天天看點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我願意稱《灰獵犬号》為疫情時代的“第一部電影”。

事實上,無論從制作體量還是問世意義等方面評判,它也的确配得上這個附帶着劃時代與儀式感色彩的稱号。

今年7月10日,号稱是有史以來投資成本最大(據傳高達5000萬美金)的“網絡電影”《灰獵犬号》在Apple TV+上線。

這部由湯姆·漢克斯自編自演的二戰題材戰争片,成為在漫長的疫情期間無大片可看的觀衆的“精神稻草”,上線消息放出後,紛紛對其報以強烈期待。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從結果來看,《灰獵犬号》的強勢空降,和觀衆積壓已久的觀影欲求兩相碰撞的化學反應,可謂是皆大歡喜。

電影上線至今,豆瓣近4萬使用者為該片打出8.3的高分。同類型影片中,《灰獵犬号》被觀衆劃進了“年度必看”的片單裡。

是特殊時期下觀衆對于頭部電影的“報複性好評”,還是電影本身果真具有經得起推敲的水準?

多數人選擇後者。

但很抱歉,我認為是前者。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首先需要解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報複性好評”?

僅以影院複工前後階段,先後定檔的影片為例。

複工通知發出前,大象點映作為第一出品方的《第一次的離别》宣布,定檔影院複工首日。截至目前,影片共拿到423萬票房。複工前三日,該片熱度不凡,在一衆有着紮實人氣基礎的複映影片中,位列前端。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7月17日,複工日期官宣第二天,正值影片定檔高峰,光線影業宣布動畫電影《妙先生》定檔7月31日。該片原本計劃在去年賀歲檔上映,後因同期競品、口碑等市場因素決定撤檔。此番市場複蘇初階,片方瞄準超級大片暫不入市的空擋良機,借勢敲定《妙先生》全新檔期。

歡騰、叫好、感激、期待。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結合以往的市場規律,假定沒有當下的“複工檔”,憑《第一次的離别》的體量,很難逃過影院半日遊的宿命。

另一部《妙先生》,去年賀歲檔有過幾場點映,口碑遠跌預期。

趕着特殊時期定檔的“市場弱旅”不在少數。對于像《唐探3》《姜子牙》之類的大體量影片來說,複工檔的市場熱度确有不足,但對于像《離别》《妙先生》這樣,本身缺乏絕對競争力的非一線院線電影來說,趁觀衆的觀影欲望較高,市場又相對冷淡之際果斷出擊,配合“救市”情懷加持,不失為另一種“天時打法”。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特性為影片提供了比正常運作更加高效的“包裝營銷”。

正所謂,富有時挑肥揀瘦,貧窮時饑不擇食。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複工檔中,對第一批走進影院的核心消費者而言,看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看。任何願意在此階段上映的電影,某種程度上都将會是觀衆眼中的“好片”。至于具體收益,不見得就比市場完全體時拿到的要少。

然而從“情懷”一路推演到的“好評”,并非一定符合正常的電影評判标準。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說回《灰獵犬号》。

論制作陣仗,《灰獵犬号》不輸當下任何一部借勢定檔的新片。該片原本就打算登陸院線,後來因為疫情爆發,影院停業,利益權衡之下,才做出轉網的決定。

很顯然,這是大銀幕的又一次嚴重且不可逆的損傷。

可别拿《大赢家》之流的轉網院線片來對标《灰獵犬号》,前面說過了,不是一個量級的。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論故事體裁,《灰獵犬号》提供了正宗的二戰視點,講述了一位驅逐艦艦長率領麾下艦隊與德國潛艇群艱難斡旋,護送戰時物資——海戰,是故事的主要篇幅。

論視覺場面,影片極盡戰争片的張馳排程,駕駛室内緊貼人物的移動攝影,搭配急促緊密的對白,暗沉猩紅的燈光,淩厲冷峻的剪輯,以及敵軍突破電台,偶爾傳出的一兩句肮髒嘲諷,營造出千鈞一發的幽閉窒息感,螢幕之外亦不難切身體會到戰士内心的瀕臨瓦解。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另一方面,片中不時穿插的高空遠景和依靠純熟CG技術渲染的海戰情境,所營造的視覺氛圍,不亞于任何一部好萊塢超級戰争大片。雖作為“網大”示人,卻并未被印象中的低俗制作陣仗框住手腳,真金白銀咣咣敲打,砸出鋪天蓋地的海戰轟炸,腦補銀幕效果,屢屢顱内高潮。

毋庸置疑,《灰獵犬号》是在一條極其成熟的電影工業鍊上打造出的樣本産品。

好不看好?好看。

爽、燃。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但電影終歸要有故事,如果以往我們對于故事性孱弱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有着相當理性的低容忍度,那麼如今,在面對一部除了“倒計時”線索貫穿之外,基本沒有任何情節推進的電影時,我們就不該突然大度。

《灰獵犬号》改編自C·S·福裡斯特所著的小說《好牧羊人》。可即便是依托于現成的故事藍本,本片劇作依然甚顯蒼白。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主角艦長,幾乎沒有任何塑造筆墨,簡短的前情提要過後,便開始在駕駛艙内揮斥方遒,滿屏的專業術語和戰術指揮,帥是有被帥到,但始終無法擺脫臉譜化的嚴重痕迹。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二來,由于影片對于海戰的呈現過于集中,觀衆幾乎沒有時間對艦長這個角色進行揣摩。以至于在戰火平熄,故事行将落幕之際,強烈不适于突如其來的主弦律高光。

從一線退下的艦長移步休息室,脫下沾血的拖鞋,平靜睡去,艙外的日光照射進來,似一雙來自天堂的眼睛,注視着,籠罩着褪去铠甲的救世英雄。

眨眼之間,戰争片轉型成為主旋律傳記片,卻由于缺乏足夠的前情推演做鋪墊,落了個畫蛇添足的既視感。

定位模糊、表達偏移,導緻結尾嚴重翻車。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在大部分時間裡,《灰獵犬号》有着明确的類型表達,爽感十足的影像沖擊力,的确為疫情中長時間無大片可看的觀衆,帶來了久違的視覺盛宴。

可冷靜下來回頭一看,全片要故事沒故事,要人物沒人物,空留幾場叮鈴咣啷的海上博弈,熱鬧過後,不免空洞乏味。

有觀衆說,在疫情時期看到這樣的電影,應該感激。

我不否認,确實感激,也深感慶幸。

可這樣的行為,和評價一位演技拙劣的流量演員時,說一句“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有何差別?

湯姆·漢克斯《灰獵犬号》,憑什麼所有人都為它喝彩?

時期的特殊性,不應該成為“不好”的遮羞布,也不能令我們淪為“好評”的傀儡。

世事如此,電影亦然。

我知道你有多努力,可是不好,就是不好。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

銳影Vanguard編輯 | 小魏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