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文:野人五

編輯:tudou

圖檔:網絡

星期五言:大家好,我們今天來談一個沉重且嚴肅的話題——故意殺人。這裡說的不是電影,而是現實。

近來,國内頻頻發生故意殺人案件,從上海到福建,從河北到江蘇,從吉林到安徽……如果你善于關注此類案件,便不難發現,這種事情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多年來屢見不鮮的。如果你觀察的夠細緻,會發現這些案件的肇事者很難用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或階層劃分,他們從知識分子到農民工,從無業遊民到普通的公司職員,從未成年到中老年不等。換句話說,這些殺人行為跟肇事者的受教育程度、地域所在,以及社會身份沒有任何必然的關系。這是個整體的社會現象,讓人細思極恐。

故意殺人不等同于蓄意謀殺,後者多半是想要逃脫法律制裁的,是對求生有強烈欲望的,而前者則不然——我們都知道,死刑在中國是一個常态化的刑罰,“殺人償命”幾千年來也是被華夏大衆普遍認同的懲罰措施,這一點那些故意殺人者是不可能不知曉的。是以,大家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在剝奪别人生命的同時,也剝奪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這種行為,從某種程度上講無異于“自殺”!

***

提起自殺,我想起法國作家加缪在其“荒誕”論述中的話,他說:“隻有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自殺。”他又說:“我看見許多人死了,是因為他們認為人生不值得活下去。我也看到另外一些人為了那些本應使他活下去的思想或幻想而反常地自殺了……我由此斷定,人生的意義是最緊迫的問題。”

誠然,我認為加缪這裡所說的“人生”便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環境與社會了。進一步說,如果一個的行為是帶有一定自殺性傾向的,那麼他便是對自己生存的環境與社會産生了懷疑,進而對生命的意義産生了懷疑。

好啦,既然說到這裡,談及故意殺人,我們就無法回避“環境與社會”的問題了!在我看來,環境在這裡便是人情世故,社會便是制度。注意,這個制度應該是更為廣義的,說體制也不為過。這兩樣東西是一個人走向自殺、他殺的外因,同時也是一場故意殺人悲劇的另外兩個當事環節。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面對一起社會故意殺人案時隻談三者其一而無視另外兩者,那勢必是片面與非理性的,勢必對解決社會沖突、避免悲劇發生是無效無意義甚至起反作用的。

那麼當下我們的輿論媒體面對此類案件又是什麼态度呢?顯然,多數人是停留在一個好壞對錯的道德觀基礎上去評判的。而我們要知道:道德觀審判不等同于法律審判(它是感性的),法律審判也永遠不等同于絕對公正(它是死的),任何一個健康健全的社會是不會妄圖通過一種單一的方式去限制犯罪的。反之,社會上的瑕疵和沖突就會越來越多。

社會瑕疵和沖突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棘手的問題,也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此新的問題又來了——面對如此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該怎樣參與其中并為此做出點積極的作用,進而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呢?

“星期五文藝”不敢亂施計謀,但本人認為:認清社會優劣是人、環境、制度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概念,是解決問題的大前提,是讓我們的思維趨向理性、公正的大前提。畢竟,我們的目的不是純粹宣洩情感,而是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不是嗎?!

以下推薦十部電影所涉及的“故意殺人案件”多半發生在民主體制下,這一來說明他們的體制是有很多瑕疵的,二來說明他們并不能單靠一個法律法規解決沖突,其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到了不得不借助整個社會包括媒體、學者、藝術家乃至大衆共同作用的地步。

“星期五文藝”上片——

1、《全金屬外殼》(1987)

原名:Full Metal Jacket

國家:美國

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一個即将踏上越南戰場的美國大兵,沒等結束軍營裡的訓練,便一槍打死教官,然後吞彈自殺……

★ 相關連結:淺談庫布裡克八部驚世駭俗的電影

2、《火柴廠女工》(1990)

原名:Tulitikkutehtaan tyttö

國家:芬蘭

導演:阿基·考裡斯馬基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孤僻内向其貌不揚的火柴廠女工,在屢屢遭受欺騙與傷害後,選擇了殺人……

★ 相關連結:描寫“底層社會”的10部電影

3、《鳗魚》(1997)

原名:うなぎ

國家:日本

導演:今村昌平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一個普通上班族男士,在發現自己老婆的奸情後,斷然将其亂刀捅死在床上,随之去警察局自首,未來的路,他将何去何從?

★ 相關連結:為何這些電影要探讨“死刑”...

4、《大象》(2003)

原名:Elephant

導演:格斯·範·桑特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兩名高中生,手持槍械進入校園,将同學和老師一個一個射死,最後自爆……本片改自真實時間,發人深省。

★ 相關連結:啟示:關于青少年犯罪的10部電影

5、《凱文怎麼了》(2001)

原名: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國家:英國

導演:琳恩·拉姆塞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又是一起美國校園暴力事件,又是一起未成年犯罪……不同的是,導演将這起犯罪追溯到了其父母相識到懷孕時期。同樣發人深省。

★ 相關連結:要不要孩子?先把這部《凱文怎麼了》看懂再說吧!

6、《雷德怒潮》(2008)

原名:Red

導演:拉齊·馬凱(等)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一個退伍單身老人和他的狗相依為命,直到愛犬被幾個孩子殘忍殺害……在尋求一切法律、道德手段無果,反倒被欺人者反咬後,老人走上了殺人的不得已之路。

★ 相關連結:「推薦」從10部電影反思複仇與暴力

7、《第三度嫌疑人》(2017)

原名:三度目の殺人

導演:是枝裕和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一個人能如此冷靜地殺人,自首,并全力配合警方、檢方調查,這是一種什麼心理?這種行為背後又藏着怎樣的社會隐患?這部電影借一幢謀殺案深度探讨了犯罪殺人乃至死刑這個複雜的社會行為。

8、《犬舍驚魂》(2018)

原名:Dogman

國家:意大利

導演:馬提歐·加洛尼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一個小人物;一個膽小鬼;一個窩窩囊囊的父親,最終走上了殺人之路,這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相關連結:《犬舍驚魂》人物與電影結構的關系

9、《燃燒》(2018)

原名:버닝

國家:南韓

導演:李滄東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比起那些被逼無奈的殺人,這部電影最後的殺人者的動機更顯得模糊與匪夷所思了。啊,人心是多麼的複雜,是多麼的需要我們去研究。換言之,那些選擇殺人的人是多麼的需要“幫助”。

★ 相關連結:用“偵探形而上”解讀南韓電影《燃燒》

10、《我在你床下》(2019)

原名:アンダー・ユア・ベッド

導演:安裡麻裡

10部“另類犯罪”電影推薦

「推薦語」一個宅男、猥瑣男、窩窩囊囊的單身男,最終毫無顧忌地殺死了一個跟自己沒有直接沖突素未交際過的男人……如此簡單的殺人案件,背後卻藏着如此複雜的心理過程。

★ 相關連結:從電影《床底》視角看性暴事件

關注【星期五文藝】,擷取更多經典電影資訊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