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這可能是我看過最長的一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長達四個小時的電影終于看到了藍光高清版,這是楊德昌最好的電影,也是我看過最完美的電影,無可挑剔。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整個電影龐大而細膩,沒耐心的人看起來會覺冗長,但好在劇情巨細無遺,足夠豐富。

台北六十年代城市的街頭頗有大陸七八十年代的光景,電影裡人們的裝着很時髦,看着開頭有點酸,而如今在看台灣基建更像大陸2000年的街景,不禁感歎時光如梭。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回頭再來說說電影,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悶,剛一開始故事的環境就讓人透不過氣,因為那段曆史就足夠沉悶。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當時國民黨帶着一衆人來到台灣,這群人住在了一個叫眷村的小鎮,這裡的孩子成為了故事的主角,而故事取材于真實案件——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主角小四在建國中學讀書,對于同學們拉幫結派的行為他一開始置身事外,他就是别人口中說的好孩子,父親是公職人員,母親是個國小老師,小四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飾演小四的演員是張震,從沒想過張震還有如此稚嫩的時刻,因為在家中排行老四是以叫小四,家裡一共五個孩子,都算安分,小四父親也是個正直的人,正常來講小四不會走彎路,可種種原因讓這個少年逐漸轉變。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小四是個老實的孩子,同學滑頭抄他的試卷,小四卻和滑頭共同受罰,這時父親找到了學校,在教務處和老師理論起來,他認為這樣做是不公平的,很剛的父親和老師撕破了臉。

一件小事,卻因為小四的父親得罪了老師,小四被記大過,但是父親并不介意,因為他認為正義和原則是應該堅守的。

這件事對小四的影響很大,以至于小四以後做事都帶着剛勁,這就是少年心中的正義與堅守,是一種理想。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小四結識了小馬和honey,其中honey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他是幫派的老大,穿着水手服的帥氣少年,他對小四的影響很大,因為honey也是一個外省人并且能融入本土成為老大,他和小四講《戰争與和平》講了很多故事,可以說honey是小四的偶像。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Honey代表了一種浪漫主義,有着激情與理想、原則與正義,是以honey可以當老大,殘酷的是honey被死敵山東推到了汽車下慘死。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Honey說:我隻怕兩種人,一種是不要命的,一種是不要臉的,你是哪一種?我看你不是不要命哪一種吧。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Honey的死讓小四的精神世界幾乎崩塌,他所敬佩的人,他所堅持的真理究竟是什麼?

而此時他的父親遭到了政治迫害,當年的台灣光複事件下的白色恐怖,父親處境岌岌可危,每一件事都要小心翼翼,當小四再次被叫家長,父親的态度變成了委屈求全,小四心裡完全不能接受,自己昔日敬佩的父親形象也崩塌了,他生氣的用棒球棍擊碎了燈泡。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在下一代成長的過程裡,卻發現父母正生活在對前途的未知與惶恐之中,少年往往以組織幫派來壯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

小四從小打小鬧開始了校園暴力,為了安慰自己躁動的内心,他開始追求小明,曾經Honey的女朋友。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小明因為家庭原因,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到處打工維持生計,這種不安全感讓小明過早地成熟,她依靠着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她的目的很簡單隻是為了活的容易些,借助男人來抵禦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不安全感。

是以最後小明選擇了和小四的朋友小馬談戀愛,小明一次次地拒絕小四,小四仿佛難以了解,或者根本看不清真相。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當小四知道小明頻道換男友之後,覺得小明下賤,這種行為讓人瞧不起,他阻止着小明的行為卻遭受了小明的嘲諷。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原來你跟他們一樣,對我好就是想改變我。你好可笑啊,你以為你是誰啊?我和這個世界一樣是不可改變的……”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在牯嶺街小四狠狠地将尖刀刺在小明身體裡,小明死去……

這是一個少年信念的崩塌,一開始他們追求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這個世界并非他們想象的樣子,他們融入不進這片土地,就連他們的長者都要蠅營狗苟卑微的生活,他們的血氣方剛在壓抑掙紮,卻還不忍心信念的崩塌。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于是他們用暴力來解決解決所有問題,用暴力來拯救這個信念的崩塌的世界,挽救自己的理想,而真實的世界是殘酷的,光靠憤怒是無法改變事實的,是以青春戛然而止。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而小四延續了他父親的執着,小四的父親在審訊室中奄奄一息,毫無尊嚴卻依舊堅持着信念,因為他沒犯過錯是以沒必要承認錯誤,這是他的人生信條,這是他的赤子之心。

小四在最後還央求小明改變,他堅信自己是對的,看來他對這個世界還是了解甚少,他是如此的理想主義。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最終成為悲劇,這是時代的烙印,是現實的悲劇,是理想主義的反抗,對于現實世界的不公,要麼像honey一樣死去、要麼像小明一樣接受改變,要麼像小四一樣憤怒的反抗,而每個人注定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堪稱慘烈的青春片,張震最好的一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通過故事影射了台灣的一段悲情時代,這是一段壓抑的曆史,更是人們對絕對理想的追求,可是詩和遠方離我們還有多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