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長篇小說。是馮小剛導演最用心也是最能打動人的一部佳作。我最喜歡影片中的人物劉峰,是由黃軒主演。故事是以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為背景,以一群情窦初開的當代青年人為主題,在解放軍文工團發生的故事。
電影裡的劉峰,是個非常善良,非常樂于助人的活雷鋒,年年都獲得标兵。從小就被灌輸着做好事,學習雷鋒精神的劉峰,一直都是很樂于幫助身邊的人,每次出差去北京都會幫文工團的人帶着他們家裡人讓幫忙帶的東西。林丁丁的名貴表壞了,北京沒有人敢修,劉峰就自學幫她修好了;食堂内吃餃子,自己盛的餃子全都是爛的,還說爛餃子總要有人吃啊;北方的人吃不慣南方的餃子,自己又親手煮了面給北方的人吃;就連一頭豬不見了,找豬的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找劉峰幫忙,什麼髒活累活人們總是想着找劉峰幫忙,就是覺得劉峰為别人做事就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不去做就是不對的,他們總說他是活雷鋒,活雷鋒就是要幫别人做好事的。

善良的人總是為别人着想,總是為了友善别人而苦了自己,我覺得做個善良的人好累,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别人的感受,什麼好的都留給别人,什麼髒活累活都要自己去做。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學習雷鋒精神,慢慢的會發現,越善良的人越會被欺負,自己的善良要對那些懂善良的人,不懂善良的人根本不會在意你付出過什麼,他們隻在意自己得到了什麼,也不會在意過你的感受,劉峰的一生注定是吃苦的一生。
愛情雖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但是也是最令人傷心的東西。在劉峰為了能陪在林丁丁身邊而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把機會讓給了其他人。在一次事件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林丁丁為了自己的名聲,向組織告發了劉峰對自己耍流氓,組織也下放劉峰去勞改。對于電影的這個片段我感慨頗深,一個做盡好事的人,會因為一次私心的表白,會因為一次誤解而受到嚴重的批評。一個經常做好事的人,會因為一次錯誤而被否定之前所有所做的好事,别人隻看到的是你的污點,而不會在意你之前所做的好的方面。現實生活中的劉峰已經幾乎沒有了,在這個幾乎都是林丁丁的時代,我們還會有人像劉峰一樣盡心盡力做好事嗎?影片會讓人思考着人性,檢討自己的行為。
劉峰也因為林丁丁的舉報,離開了這個隻懂索取,不懂感恩的集體,我想劉峰的命運接下來會給他帶來好結果的吧。在劉峰離開的那天,隻有何小萍一人去送他,也許隻有何小萍這樣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那些口頭上說愛戴活雷鋒的,實際上并不在乎劉峰的去留,對于這個病态的時代,做個好人還不如自私點做人。劉峰參加了中越戰争,因受到埋伏,手臂動脈大出血,本應及時送回部隊接受治療,否則會失去自己的手臂,但他此時此刻還在為别人着想,他想守住這些戰死的兄弟,為的就是帶他們回家,最後雖然守住了隊友,但自己卻永遠的失去了一隻手臂。看到這裡我忍不住哭了,一個如此善良的人,一個可以不在乎自己生命的人,為什麼他的命運會這次悲慘。難道好人沒有好報的嗎?難道做好事就要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嗎?難道善良的人一生都會受到痛苦嗎?我開始懷疑自己堅持的善良是否值得了。影片中劉峰的經曆讓人思考着善良的意義,讓人自我懷疑善良。
影片中最後有一段更令我痛心,一個戰鬥英雄,一個活雷鋒,因為生活所迫開始了蹬三輪幫人送書掏生活,卻給聯防隊的沒收車輛而且還收取高額的罰金,還想要欺負這個善良的殘疾軍人劉峰,看着一個善良的人一生都如此的艱辛,我感到無比的心痛,為什麼善良的人會生活得如此的辛苦,命運女神為什麼不照顧善良的人?
劉峰的一生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的善良要對那些珍惜善良的人”影片最後也叙說了何小萍和劉峰相依為命的生活,他們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女,把彼此當成了唯一的親人,日子雖然過得不富裕,但他們很知足。也給我們上了一課,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做人要學會知足,即使不被生活所善待,即使沒人所了解,我們也要學習劉峰的優秀品質“善良”,我相信命運女神會安排一位像何小萍這樣善良的人在你身邊,陪伴着你度過這需要不斷努力的人世間。
馮小剛的這部作品描述了一代人的芳華,表現了這一代人的一生經曆,更是刻畫了一代人的心靈上的成長。編劇嚴歌苓刻畫的劉峰人物是那個時代最美好的存在,也是讓人深思的一代人的芳華。該電影會讓人自我産生諸多自己懷疑的想法,會讓我們更加去分析自己,并更加的充分了解自己,令我們對自己的生命進一步的思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