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極周邊的島嶼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

赫德島(Heard),位于印度洋南部,距澳洲大陸西南陸地4,100公裡,距南極大陸北部1,500公裡,與麥克唐納島間相距40公裡,麥克唐納島位于赫德島西部。1953年,兩島被認為澳洲外延領土的一部分。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兩島是由石灰石和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赫德島的地形以山脈為主,還有小島,礁石,和岬。島上80%為凍土。赫德島氣候為寒帶海洋性氣候,伴有強勁的西風。兩島的風物優美,是一處未遭到人工破壞的地區,展示了生物和地理的進化過程。

17世紀中葉,美國人約翰·赫德和英國人威廉,麥克唐納分别發現赫島和麥島。赫德島面積390平方公裡,島上的一座名為大學鐘(Big Ben)的活火山占地面積380平方公裡,山高2745米,火山坑深70米。無長住居民,時有澳洲探險隊上島。赫德島公元1833年被來自英格蘭的捕海豹者彼得·凱姆普發現,但最終約翰·赫德上尉在1853年被認定為赫德島的發現人。1855-1880海豹捕撈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捕撈船隻在此會做一年或更長時間的停留。1874-1947年間,一些為做科學考察會在島上做一到兩天的短期停留。1947年11月,澳洲在赫德島上建立了一個科學研究站(1955年3月停止工作)。1947年,英國放棄對該島的主權,該島成為澳洲海外領地。在關閉該島之前,澳洲當局組織了無數次科學考察,70年代中期幾次私人考察在該島進行,1985年到島嶼的遊艇也正式開通。1996年2月制定了對兩島的管理計劃,不經許可任何人不準進入島内,以免對自然與環境造成損害。

赫德島是唯一靠近南極火山活躍的島嶼,可以觀察不斷發展的地貌過程和冰河動态。赫德島擁有地球上比較稀少的處于原始狀态的島嶼生态系統。因為它未受到不同種類的動植物以及人類,對它的影響

南極周邊的島嶼

赫德島俯視圖

南極周邊的島嶼

赫德島

凱爾蓋朗群島。

印度洋南部的島群。在南緯48°30′—49°30′、東經68°42′—70°35′之間,由主島凱爾蓋朗和300多個小島組成。陸地總面積6,129平方公裡(主島面積5,732平方公裡)。多高原和山地,由火山噴發岩形成。主島中的羅斯山,最高峰海拔1,960米。山地表面絕大部分被冰川覆寫。近海低地多湖沼,沿岸有陡峭的峽灣。氣候潮濕,酷寒,多風暴。年平均氣溫約4℃。凍土帶植被,有凱爾蓋朗甘藍。動物有企鵝、海豹、鲸。礦産有褐煤。1772年法國人凱爾蓋朗到達後成為法國領地。1950年在主島的法蘭西港建立永久性基地和科研中心。

克羅澤群島。

為印度洋南部的島群,是法國南極領地的一部分。南緯46°、東經50°-52°。位于凱爾蓋朗群島西方,主要包括5個部分。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分别是:阿波特爾群島(Apótres)、科雄島(Aux Cochons)、潘關群島(Pingouins)、波塞西翁島(La Possession)和東島(I'Est)。 面積500平方公裡。1772年發現。最大的島為波斯島,面積約150平方公裡。多陡峭的山峰,高達1,500米。山上有冰川。氣候嚴寒,由20個島嶼組成。有強大的風暴。植物群與動物群屬南極區系。島上無常住居民,僅有十幾位科學家。法國克羅澤群島上設有氣象站和地理研究所,進行海洋微生物研究和原子能研究,并在這個群島上設立核試監測站。

南極周邊的島嶼

克羅澤群島

南極周邊的島嶼

克羅澤群島俯視圖

阿姆斯特丹島

南極周邊的島嶼

阿姆斯特丹島俯視圖

南極周邊的島嶼

愛德華王子群島

  愛德華王子群島(Prince Edward Islands)位于東經037°51′09〃,南緯46°46′23〃。屬于南非。位于印度洋中,靠近南極洲。由兩個小島組成,兩個小島分别為馬裡恩島和愛德華王子島。

愛德華王子島面積約45平方公裡,馬裡恩島約290平方公裡,兩個島均因火山活動而形成。1663年愛德華王子島被一艘荷蘭船發現,1947年被并入南非版圖。由于該群島遠離陸地,島上現無人居住仍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1960年南非政府開始對兩個島上的生物進行科學考察,将它們作為研究、監管及保護遺傳資源的地點。愛德華王子島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是信天翁、企鵝和虎鲸等多種海洋生物的家園。2009年南非宣布要在愛德華王子群島設立南非第一個近海海洋保護區,建成後它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之一。整個保護區由禁捕區、限制區和控制區組成。在禁捕區中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捕魚活動,在4塊限制區内有3塊可以進行以科學為目的有限捕魚。

  在馬裡恩島上,有南非駐紮的馬裡恩島站。馬裡恩島站是衆多南極科學考察站之一。

南極周邊的島嶼

愛德華王子群島俯視圖

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為英國南極領地的一部分。南喬治亞島面積約3592平方公裡;而南桑威奇群島則距離南喬治亞島東南約750公裡,面積約311平方公裡。在南緯56°18′-59°30′、西經26°-28°30′之間,威德爾海北面。距離南極大陸最近處約2,000公裡。南桑威奇群島為小活火山島群,由7個主島和其他一些小島組成,陸地總面積約310平方公裡(120平方英裡)。島上多山,覆有冰雪。

這條由11座島嶼組成的390公裡弧線身世可謂不同凡響:300萬年前,火山噴發将島嶼澆鑄成型,年輕的島嶼位于地殼移動最快的闆塊之上(每年可移動7厘米),讓這裡的地質構造活躍且難以捉摸,常年有熔岩流動,時而跌落冰冷的海中,蒸騰起一片不知是熱是冷的霧。2005年的一次火山爆發,還為其增添了40公頃陸地。

1775年,詹姆斯·庫克船長在尋找傳說中的南部大陸時發現了這片群島,面對“濃霧、暴雪、嚴寒和能讓航行陷入危難的一切”,庫克船長毫不猶豫地把南桑威奇群島抛在了身後。在庫克船長的南大洋航行中,他肩負着一項使命:尋找神奇的南部大陸并宣布其為英國所有。但海途遙遙,庫克船長隻找到了一系列島嶼。1775年1月,庫克來到了南喬治亞島,他開始的時候滿懷希望,認為南喬治亞會被證明“是神奇大陸的一部分”,但後來發現并非如此;覺察“這個島不值得探索”後,他繼續加緊航行。他在記錄中寫道:“大自然給予這個地區的嚴寒、陰冷和荒涼遠非想象能及。”

1775年1月的最後一天,船的前方霧氣散去,陸地出現了!庫克寫道:“由于堅信在極點附近會有一片陸地,充當布滿廣闊南大洋的冰山的根基,是以我得出結論,我們看到的、後來被我命名為‘三明治大陸’的陸地是一群島嶼,或神奇大陸的一角。”事實證明,這隻是一群島嶼,這也是南桑威奇群島得名的由來,“三明治”的英語音譯即是“桑威奇”。

誠然,南桑威奇群島人迹罕至,連勇于探索的庫克船長都放棄了,但卻不是鳥不生蛋的地方,這裡甚至是衆多動物的樂園。數量及種類最為可觀的是企鵝:300萬隻紋頰企鵝、5.2萬多對長眉企鵝、5萬對阿德利企鵝和數以千計的白眉企鵝。再加上飛翔的海鳥:巨鹱,僅在小小的坎德爾默斯島上就有1500對;銀灰暴風鹱10萬對;還有花斑鹱、雪海燕、暴風海燕、鸬鹚、賊鷗、海鷗和燕鷗。此外鳍足動物有:海狗(在紮沃多夫斯基島上有大約500隻幼崽)、豹形海豹、南極象海豹、食蟹海豹和韋德爾氏海豹——它們都被以南大洋的磷蝦為基礎的食物鍊滋養着。

1775年由英國探險家詹姆斯·科克船長發現。原無人居住。1819年俄國人别林斯高晉等曾到此。1976年阿根廷人員不顧英國反對,占領其中的圖勒(Thule)島,1982年3月19日,50個阿根廷人登陸南喬治亞島并升起阿根廷國旗,此後英國和阿根廷的關系急劇惡化。同年4月2日,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下令出兵占領福克蘭群島,引爆福克蘭戰争,但最終以英國勝利而告終。過去它們本是福克蘭群島的屬地,直至1985年時才建制為獨立的英國海外屬地。

南極周邊的島嶼
南極周邊的島嶼
南極周邊的島嶼

布韋島

南極周邊的島嶼
南極周邊的島嶼
南極周邊的島嶼

布韋島俯視圖

紐西蘭亞南極群島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包括五組群島。這些群島都位于紐西蘭南島的東南海面上。除了在坎貝爾島上有個氣象站有科學研究人員外,其他島都無人定居。這些島嶼都被加入了世界遺産,總稱為亞南極群島。

面積764.58平方公裡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安蒂波德斯群島(Antipodes Islands),包括安蒂波德斯島(Antipodes Island)、博蘭斯島(Bollans Island)、向風群島(the Windward Islands)、奧德-裡斯島(Orde Lees Island)、背風島(Leeward Island)、南島(South Islet)以及其他一些小島

奧克蘭群島(Auckland Islands),包括奧克蘭島(Auckland Island)、亞當斯島(Adams Island)、恩德比島(Enderby Island)、失望島(Disappointment Island)、玫瑰島(Rose Island)以及其他一些小島

邦蒂群島(Bounty Islands),包括東部群島(the Eastern Group)和西部群島(the Western Group)兩組群島,以及其他一些小島

坎貝爾島,包括坎貝爾島(Campbell Island)以及圍繞坎貝爾島的岩礁,其中有紐西蘭的最南端雅克馬特島(Jacquemart Island)

斯奈爾斯群島(The Snares),包括東北島(Northeast Island)、海島(High Island)、布勞頓島(Broughton Island)、阿勒特礁(Alert Stack)以及其他一些小島

這些群島位于南極大陸和亞熱帶之間,夏季溫度一般在12°到5.5°之間。它們被西風帶顯著的影響,那裡有着十分涼爽的溫度。最北的斯奈爾斯群島年平均溫度是11°,最南的坎貝爾島年平均溫度是6°。降雨量在大多數島嶼上都很高,大約1200毫米到1500毫米一年。而且那裡時常是陰天。在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島西方的海域有一個上升洋流。

除了邦蒂群島沒有高等植物以外,其它島嶼都有相當高的植物多樣性,是亞南極地區最高的。斯奈爾斯群島、安蒂波德斯群島以及奧克蘭群島的兩個島(亞當斯島和失望島)的植物從來沒有被人類或者外來動物影響過。陸地植物大約有250類,其中35類是當地特有的。奧克蘭群島有233種維管植物,其中196種是當地的,6種是特有的。奧克蘭群島有着該區域最南端的森林,主要有卡拉塔樹(Metrosideros umbellata)和一些開花的桃金娘科植物。椤樹(Tree ferns)在這裡到達了它分布的最南端。斯奈爾斯群島也被廣闊的森林覆寫着,在坎貝爾島和安蒂波德斯群島隻有一些灌木叢。海洋植物沒有陸地上那麼高的多樣性,但最近在安蒂波德斯群島發現了一種新的公牛藻(Durvillaea)。亞南極群島的海洋生态系統有着極高的多樣性,有相當多的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在有記錄的120種鳥類中,40種是海鳥。其中五種是當地特有的,包括南方皇家信天翁(Diomedea epomophora)、吉布森信天翁(D.exulans)、安蒂波德信天翁(D. exulans antipodensis)、坎貝爾信天翁(Diomedea melanophrys impavida)和白冠信天翁(D. cauta steadi)。世界24種信天翁有10種在這裡繁殖。還有4種企鵝在那裡繁殖,其中斯奈爾斯冠企鵝(Eudyptes robustus)和豎冠企鵝(E. sclateri)是當地特有的。陸生鳥類的特有現象也很高,包括褐水鴨(Anas aucklandica),以及坎貝爾島上的一個亞種坎貝爾島水鴨(a. nesiotis)。其他特有陸生鳥類包括奧克蘭秧雞(Lewinia muelleri)、安蒂波德斯長尾小鹦鹉(Cyanoramphus unicolor)、鹬(Coenocorypha aucklandica)、大山雀(Petroica macrocephala)等。奧克蘭秋沙鴨(Mergus australis)被認為已經滅絕了,它最後一被見到是在1902年。這些群島是胡克海獅(Phocarctos hookeri)的家園,那裡估計有12000—14000海獅在繁殖,其中95%在奧克蘭群島。南方脊美鲸(Eubalaena australis)在坎貝爾島和奧克蘭群島附近海域繁殖。在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島的溪流中生活着一種淡水魚—考阿羅魚(Galaxias brevipinnis)。無脊椎動物也有很高的特有性,包括36種鱗翅目昆蟲,還有一個特有的沙螽屬(Orthoptera)。海洋無脊椎動物特有性不是很高,不過還是有奧克蘭蜘蛛蟹(Jacquinotia edwardsii)等特有種。

這些群島位于紐西蘭東南海面的大陸架上。斯奈爾斯群島和邦蒂群島是由花崗岩和變質岩構成,而南面的三組群島是由火山岩在距今2千5百萬年前到1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多數島嶼的土壤有厚達8米泥炭層,但邦蒂群島隻有裸露的岩石。坎貝爾島和奧克蘭群島有着顯著的冰山作用的遺迹,布滿了深水港灣。邦蒂群島則是一群小的岩石島,沒有什麼可安全停泊的地方。

紐西蘭亞南極島嶼分布圖。

南極周邊的島嶼

奧克蘭群島

南極周邊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