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産業開始起步,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路亞已經成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漁具産品,從最初以設計荒誕博魚注意的路亞産品,到今天富含科技元素的路亞新品,面市的路亞産品無數,但是能夠廣為釣魚人所使用的卻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那麼,在曆史的長河中,是否有哪種經典的路亞始終散發着誘人的光芒呢?

1.吉特巴(Jitterbug)
弗雷德·阿伯加斯特是美國俄亥俄州亞克朗市的一個癡迷路亞拟餌的雕刻師,1926年開始在當地的漁具店裡銷售他所制作的路亞産品。吉特巴的拟餌于1938年開始推向市場,吉特巴的拟餌是模仿水體表層活動的蟲子設計而成的,因為能夠發出咯咯的聲響和獨特的搖擺動作,直到今天,這款拟餌仍為釣魚人所使用。
2.撒旦坐騎(Devil’s Horse)
按照古董拟餌的收藏标準,撒旦坐騎似乎顯得年代并不久遠,這款拟餌是由傑克·斯密斯維克在1947年設計并推出,作為一名商用機器銷售人員,斯密斯維克用木掃帚雕刻出撒旦坐騎贈送給他的客戶,以獲得推銷上的便利。
直到1949年斯密斯維克才開始全職制作路亞産品,直至今日,撒旦坐騎仍被廣泛的适用于釣取水表層的魚種。
3.溪鲑皮克(Creek Chub Pikie)
大約在1915年左右,路亞制作者亨利·迪爾斯利用業餘時間制作了各種拟餌,每一個拟餌制作完成後他都會在自己家中的浴缸裡面觀察新完成的拟餌在水中的運動狀态。又一次,一名明尼蘇達州的釣魚人寄給迪爾斯一瓶酒精腌制的鲦魚,據說這名釣魚人的意思是希望迪爾斯能夠模仿鲦魚制作出一款拟餌,而這款拟餌在1921~1950年間售出了2300萬個。1923年,喬治·帕瑞正是用這款拟餌,釣到了一條22磅7盎司(約合10.1千克)的大嘴鲈魚,創造了世界紀錄。
4.懶惰皮克(Lazy ike)美國愛荷華州道奇堡的紐維爾·丹尼爾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制作第一代懶惰皮克路亞産品,1938~1940年,紐維爾·丹尼爾斯為坎紐提茲克公司制作手工木質拟餌,直到1945年,懶惰皮克均為手工制作,之後開始采用車床制作。
即便是過了80年後,懶惰皮克在入水之後産生的擺動仍能夠吸引到魚類的注意。
5.呼啦波扒(Hula Poper)
1941年,佛瑞德·阿伯加斯特推出了呼啦波扒,在路亞市場上,這款産品很快便對吉特巴亂用的統治地位造成了沖擊,呼啦波扒是第一款帶有栩栩如生、起伏飄動膠裙的表層拟餌。
在将呼啦波扒丢入睡蓮水域時,它就成為了具有緻命殺傷力的武器,會發出嘎嘎的聲響,逗引魚兒追逐搶食。
圖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