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被誤認成薄荷,卻是“荔枝草”,若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

癞蛤蟆,這個是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了。

夏季的時候,農村的院子裡到了野外就常有癞蛤蟆跑進來。這種動物因為背上坑坑窪窪的,看起來有點惡心。尤其是對于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說,看到它更是會有點害怕。

但是癞蛤蟆雖然長得醜,卻也有極高的價值。

常被誤認成薄荷,卻是“荔枝草”,若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

而在農村裡有一種植物,它的葉子就長得很像癞蛤蟆。在多數人的眼中,它也是一種雜草,遇到了基本都是直接鏟除了。

殊不知,它卻有極高的價值,不光是極品野菜,而且還能入藥。若大家在野外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有價值。

它就是農村小有名氣的“癞蛤蟆草”,也叫荔枝草,你們可認識它呢?

荔枝草是一種什麼草?

就算是你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很多人也應該見過它。荔枝草在我國的分布很廣,并且在民間它的小名就有數十個。

其中流傳較廣的有荔枝草、青蛙草、皺皮草、癞子草、癞團草、癞疙寶草、蛤蟆草、豬婆草等。

這是唇形科鼠尾草屬的一種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也是非常好辨認的一種植物,基本上見過一次,就能記住它了。

荔枝草可和我們當水果吃的荔枝沒有什麼關系,可能是因為它的葉子很像荔枝的表皮一樣是皺縮狀的吧。這種植物常被人誤認成是薄荷,隻因它們的葉子有幾分相似。

常被誤認成薄荷,卻是“荔枝草”,若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

荔枝草的葉子是長橢圓形或者是披針形的,在邊緣上有圓鋸齒或者是鈍齒,背面有金黃色腺點,兩面均被短毛。

而且這種植物生長快,植株較高大,一般都能長到20-90CM,它的主根很肥大,但是卻不長。直立向下生長,在上面也有不少短的柔毛。

在國内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除了新疆、甘肅、西藏和青海等少數省份以外,其他地方都能見到這種植物。

隻因它有極強的生命力,耐貧瘠也耐幹旱,還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常生長在山坡,路旁、溝邊,田野潮濕的土壤上。

常被當成雜草卻有較高的價值

因為這種植物生命力強,植株較為高大,葉子很有特色,讓人過目不忘,是以它也成為了一種出鏡率很高的野草,很多的農民都是把它當成雜草。

對于生長在院子附近、田野邊上和菜園子裡的荔枝草,一般都是直接鏟除掉了。

常被誤認成薄荷,卻是“荔枝草”,若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

殊不知,這種植物長得雖然不漂亮,但是它的價值卻不小。它不光是可以當野菜吃,而且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算得上是一種隐藏較深的“寶藏植物”。

關于荔枝草在民間還有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雪見草,這是在《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一個名字,李時珍甚至還叫它為“還魂草”,“紫菀花”。而在《本草綱目拾遺》中也對這種植物有着較為詳細的記載。

作為我國民間的一種中藥材,它是全草都能入藥的,主要是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的作用。在過去廣泛用于跌打損傷、支氣管炎、無名腫毒和流感咽喉腫痛等。

一般都是在冬季,或者是春節選擇沒生苔幹的荔枝草嫩草幹制以後來入藥。如果真的需要入藥,請謹遵醫囑。

值得一提的是,荔枝草還是一種不錯的野菜,在春天的時候,當地裡的荔枝草嫩葉長出來之後,就會有些老農采摘它們來炒雞蛋吃,或者是用它來泡水喝。

常被誤認成薄荷,卻是“荔枝草”,若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

在北方有些地方,更是喜歡用荔枝草的嫩葉做餡料來包餃子吃,總之吃法很多樣,尤其是荔枝草煎雞蛋,更是流傳較廣。

荔枝草的吃法參考

荔枝草的吃法還是很多樣的,而無論哪一種吃,都是比較簡單的。其中荔枝草煎雞蛋就很經典,估計不少農村長大的小夥伴以前也吃過。

在春天的時候,采摘荔枝草的嫩莖葉,清洗幹淨了,把它用刀切碎了。然後取兩三個雞蛋,和适量的荔枝草葉子攪拌了,起鍋倒油,用油煎熟了就可以吃了。

除了煎雞蛋以外,也可以和面粉一起來煎餅吃。方法也是差不多的。就是把荔枝草切碎了,然後和适量的面粉、水一起攪拌均勻了,倒入鍋裡面煎成餅就能吃了。

這樣的吃法,不僅美味、營養,而且還有很好的藥膳作用。像過去遇到小孩子咳嗽了,一般都會用它煎雞蛋給孩子吃。還有一種更加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直接用荔枝草的葉子來煮水喝,把它當成茶飲而趁熱喝下去,對于一些感冒引起的咳嗽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常被誤認成薄荷,卻是“荔枝草”,若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

結束語

正所謂:不懂是草,認識是寶。荔枝草長得雖然有點醜陋,但是它的價值卻不小。如果大家野外遇到了,記得薅一把帶回去,既能用它來煎雞蛋、面餅、包餃子,也可以把它曬幹了,以後留着用來泡水喝,對于喉嚨痛、嗓子不舒服都是有效果的。

各位朋友們,你們可認識這種植物呢?以後見到了可不要把它當雜草全部鏟除了,留着總是有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