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存的哺乳動物中,齧齒類動物的數量占到了總數的百分之四十,是特别多也特别常見的一個團體。鑒于人們對寵物開發的一片熱忱,既然齧齒動物數量和種類這麼多,被人們馴化為寵物的也沒有理由不多。倉鼠、松鼠、龍貓、花枝鼠、土撥鼠,都是目前寵物界很受人們喜愛的齧齒動物,當然,這裡面還少不了豚鼠。

鼠類能成為現代人喜歡的寵物,自然說明了它們确實有不少優點。第一,鼠類基本都是體型較小的動物,作為寵物的話最大的也就是土撥鼠,中等一點的是豚鼠和龍貓,大部分都還是倉鼠、松鼠這樣不超過一個巴掌大的體型。體型小吃的就少,也不會占用很大空間,這對于城市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人群是相當友善的一個優點。
第二個優點就是它們很可愛。從外表上來說,它們有毛絨絨胖乎乎的身材,一雙黑豆豆般的小眼睛,和柔軟順滑的毛質。從行為上來說的話,齧齒動物吃飯時都喜歡站着用雙手捧着食物啃啃啃,還總是忙忙碌碌傻乎乎的,其中倉鼠還喜歡在臉頰裡藏食物,觀察它們的行為真的很有趣。雖然齧齒動物的智商有限,但是它們也有自己的小聰明和小想法,這也是它們的優點。
既然選擇豚鼠作為主角,那就多說一點關于豚鼠的事情吧。豚鼠在寵物界有很多名字,豚鼠隻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名字還有天竺鼠(比較常用)、荷蘭豬(也比較常用)、荷蘭鼠等,英文名字是Guinea pig(直譯幾内亞豬)。這挺好玩的,因為豚鼠大多數的名稱都跟實際情況不同,因為它的原産地既不在天竺,也不在荷蘭,更不在幾内亞,而且它也不是豬。
實際上,豚鼠的原産地在南美洲地區的安第斯山脈,它們的曆史很曲折,身世很複雜。豚鼠最早從野生狀态被人們馴化是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算下來也有七千年了, 真的很悠久。在當時的南美洲部落,豚鼠主要被用來圈養食用,進行祭祀活動和作為社交禮物互相交換。十六世紀豚鼠被帶到了歐洲,成為了上流社會人群的寵物,被繁育者們開發出許多品系,包括各種顔色和各種被毛類型,甚至還有無毛豚鼠的存在。
現如今的豚鼠,也不隻是在寵物界活躍,在國内外都還有人養殖豚鼠來食用,或者把毛皮制作成衣物飾品。另外,豚鼠還是著名的模式生物,被應用在醫療界,為人類的壞血病、肺結核、1型糖尿病等病症的治療方法做出了相當傑出的貢獻,人類真的應該感謝這種小動物。
豚鼠作為寵物,與主人的互動性也很優秀。大部分豚鼠的膽子挺小的,在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時可能會很緊張,但是隻要熟悉了家裡的環境,熟悉了鏟屎官,它們就能變成特别治愈的小可愛,可以随便捏随便揉。
豚鼠是群居動物,互相之間也有不少社交行為和禮儀,飼養兩隻或者兩隻以上會對它們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就算鏟屎官忙着,它們也可以互相陪伴,如果隻養一隻可能會産生抑郁的情況,嚴重了還會産生刻闆行為或自我傷害。在瑞士,如果隻飼養一隻豚鼠的話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
但是這種情況千萬不能套用在所有寵物上(特别是倉鼠),因為實際情況不一樣,豚鼠在野外就是群居動物,隻養一隻不合适。而倉鼠是徹頭徹尾的獨居動物,而且個體領地廣泛,領地意識極強,如果養好幾隻的話對它們來說并不是同伴,而是來搶地盤搶食物的敵人,是以養倉鼠最正确的方法就是隻養一隻,養超過一隻就必須要分籠。
一群豚鼠圍在一起吃飯,雖然個頭不一樣大,但每一隻都是軟軟的毛球球,這圓滾滾的小背影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