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煙台稅務“燃燈者”孫傑:一盞燈,照亮一片天

金秋港城,涼意漸深,暑氣将止。

距離6月28日那個讓人心痛的日子已經過去90天了,人們對原芝罘區稅務局稅政一股股長孫傑的懷念之情,卻未随着暑氣消散。再次推開那間他吐盡最後一口蠶絲的辦公室,斯人已去,隻有陽光照樣打在他倒下的那把椅子上。

煙台稅務“燃燈者”孫傑:一盞燈,照亮一片天

孫傑生前工作照。

堅守稅政崗位42年,他僅在兒子結婚時請過半天假,連做膽囊手術都是抽周末時間。他總是最先到辦公室最晚走,把全部精力用在鑽研稅收政策為企業解惑減負上。他濃縮的一生,活成了稅務系統的“活字典”,活成了納稅人心中的“好公仆”,活成了當之無愧的“燃燈者”,燃盡自己,照亮世界。

一本有問必答的“活字典”

在芝罘區稅務局的同僚眼中,孫傑是煙台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進出口退稅等稅種政策的權威,堪稱“活字典”。隻要是貨物勞務稅方面的問題,他都能給出最權威的解決方案;特别是遇到新政策出台、舊檔案調整時,他會逐條鑽研,總是全局第一個把政策吃透的人。

2016年,國家推行“營改增”,一時間相關政策一個接一個地出台,讓很多企業财稅人員感覺“頭大”。“很多政策我們都吃不透、拿不準,搞不明白就來找孫傑,他一點架子都沒有,每次都耐心解答,政策的出台背景、條文内涵、前後政策有效期節點統統都解釋得非常清楚,說他是稅政‘活字典’毫不誇張。”銀都實業有限公司财務負責人李淑美跟孫傑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不管是上班時間還是休息時間,他都是有問必答。”

芝罘區稅務局毓璜頂稅務分局局長王黎跟孫傑共事三十多年,最佩服的就是他忘我的工作狀态。她說:“要吃透層出不窮的稅收政策,再給納稅人繳費人講明白并指導具體的申報工作,需要付出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是一種平凡中的偉大。”

1979年11月19日,是孫傑職業生涯的起點,這一年他16歲。“我倆同年參加工作,各由一個師傅帶着入門。孫傑不停地向他的師傅請教各種問題,非常認真,那時起就滿滿鑽研的勁頭。”同僚張海津回憶道,“我的師傅張寬厚是位老革命,評價孫傑時說過,‘這個孩子,‍‍特認真、特負責,将來一定是把稅政好手。’”

42年如一日,孫傑用奮鬥擦亮了人生底色。作為我國曆次稅制改革的親曆者、參與者和實施者,他就像一部稅收工作的“百科全書”,憑着過硬的業務素質,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曾當面撕碎不法分子托關系開據的虛假發票,為國家挽回稅款幾十萬元。他深入調研,編寫了十幾個行業的風險防範指引。

一個衆口稱贊的“好公仆”

2021年6月28日,一個周一的早晨,跟孫傑同一個辦公室的林汝秋,像往常一樣徑自推開了辦公室的門。習慣了孫傑總是最早一個來最晚一個走,同屋的人從來都不帶鑰匙。然而這次她卻沒看到孫傑,隻看見桌上鋪展的書和材料,她以為孫傑打水去了,她也去打了一杯水,再回屋發現他的椅子倒了。走過去,才發現孫傑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由于心源性猝死,孫傑的生命定格在了58歲,定格在了他奮鬥不息的稅政崗位上。聽聞孫傑去世的消息,常跟他打交道的企業财稅人員都扼腕歎息:我們失去了一個人民的好公仆。

“這不僅是煙台稅務系統的損失,更是我們企業的重大損失!”瑞康制藥有限公司财務負責人曲成輝發自肺腑地說。

“真是太舍不得他走了,從孫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習慣了有不懂的稅收政策就問他,他總是不厭其煩,真心替納稅人着想。”煙台善吉商貿有限公司财務負責人曲明華告訴記者。

除了惋惜,張裕集團财務負責人郭翠梅最大的感受是内疚,“我還欠他一碗友善面呢!”

去年5月底,已下班回家的郭翠梅接到緊急通知,公司董事長受中國葡萄酒協會的委托要在全國兩會上送出一份關于減輕葡萄酒業稅負的提案,其中要核實一組稅負資料,并且第二天一早就要交上去。“我當時特别着急,可又不知從哪兒入手,涉及到的稅種和資料實在太多了,我就給孫科打電話‘求救’,沒想到他讓我去辦公室找他,要幫我一起改。”郭翠梅說,當時立馬感覺有救了。

倆人見面時,已是晚上7點多。到了以後,郭翠梅才知道孫傑飯還沒顧上吃就從家裡趕了過來。“那咋辦?我給你去買個友善面吧。”郭翠梅問道。

“先幹活,幹完活再說。”孫傑說。說罷,孫傑就開始梳理基本情況,指導郭翠梅應該從哪些角度核實。“我們将近100個子公司,‍‍每個口徑算起來都挺複雜。我們一邊說、一邊核,‍‍忙完差不多11點了,我累得不行了。”郭翠梅說,孫傑讓她早點回去休息,‍‍他再把把關,斟酌一下文字。

淩晨1點多,郭翠梅的手機響了一聲,她打開一看,孫傑把定稿發了過來。“看完之後我心裡的石頭落了地,這才想起來孫科連友善面都沒吃上,為了我自己的事熬到淩晨。”她說,“那個晚上讓我終身受益,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孫科,他總是把我們企業的事兒放在第一位。”

郭翠梅反複問自己,那碗友善面該怎麼還。“我現在能做的,就是‍‍記住他對我的幫助,把他‍‍給我的這種能量傳遞下去。”她說。‍

一個永不松勁的“工作狂”

“活字典”和“好公仆”的背後,是孫傑一顆敬業與奉獻的赤誠之心。

從稅42年中他很少休假,更别說請假,唯一一次請假是參加兒子的婚禮,隻請了半天。他幾乎把全部時間投入到了工作中。他總是最早一個來到辦公室,中午從不午休,晚上最後一個走,擠出來的時間都用在了稅政業務上。

每次企業财稅人員來找孫傑解決問題幾乎都要排隊,因為找他的人實在太多了,尤其是2016年營改增前後。振華集團财務處長崔建霞清楚地記得,營改增期間的一個下午,她去找孫傑,結果他辦公室裡都是來找救兵的企業财務人員。她看見孫傑累的臉發黃,走路都得扶着桌子。

崔建霞心疼地說,明天再來。沒想到,孫傑說:“你們别走,我明天還有會,再晚就把你們企業的事耽誤了。”

“當時我的心就顫了一下,那是滿滿的崇敬與感動,孫科這是拿命在為納稅人服務啊。”崔建霞動情地說。

“他太愛自己的工作了,眼裡隻有工作,感覺對工作比孩子還親,他兒子結婚就請了半天假,像嘉賓出席婚禮一樣,什麼流程都不知道。”孫傑的妻姐陳彩雲說,當時她還挺生氣,埋怨他。

孫傑和妻子都是稅務人,工作都很忙,孩子是陳彩雲幫着從小帶到大。孩子平時見不到父母,隻有兩人都不加班的周六晚上,孩子才能回家吃頓飯。“以前我真是不了解他,公務員哪有這麼忙的?按時上下班就行了,哪裡需要天天加班,大年三十都隻能晚上回家吃頓飯。”陳彩雲說,孫傑後來跟她解釋過,說他的工作很多人看不到,但他的付出最終會讓大家享受到,多幹點、幹好了,他才問心無愧。

常年加班、作息不規律,孫傑患上了嚴重的腰間盤突出和高血壓。“好幾次,我看到孫科長一邊用手扶着腰,一邊拖着腿上班,血壓頂到200也來上班,高燒不退也來上班。不論身體情況如何,他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好像永遠都在機關。”同僚劉莎莎心痛地說。

王黎曾問過孫傑,拼了一輩子了,退休以後最想幹什麼。

“我想睡覺,多年沒睡過囫囵覺了,想把這些年缺的覺都補上。也好好陪陪家人,這些年虧欠他們太多。”孫傑回答道。“他太累了,透支着生命為納稅人服務,現在可以好好休息了。”王黎哭着說。

孫傑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照亮了這個世界。

YMG全媒體記者 任雪娜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王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