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動投案成常态 要“打虎”“拍蠅”也要精準問責

作者:中國青年報

2020年,及時回應人民群衆關切,向群衆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亮劍,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在黨中央堅強上司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寫、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定不移“打虎”“拍蠅”。

2020年12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消息: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原副院長馬林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已經是一年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的第36個主動投案的廳局級幹部,相比2019年的28個,增加了四分之一。不僅如此,2020年,還有青海省原副省長文國棟、江蘇省委原常委王立科2名省部級幹部主動投案。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這樣一種主動投案從零星變成常态,說明了腐敗的存量這塊堅冰開始化解了,一些不收手不收斂的腐敗分子開始收斂收手了。更重要的,這也是我們反腐敗取得更進一步成果的一個很好的标志。

主動投案成常态 要“打虎”“拍蠅”也要精準問責

主動投案成為常态,背後是反腐敗高壓态勢的保持。2020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懲腐力度不減、腳步不停,聚焦資源、土地、規劃、建設、工程等領域,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從嚴查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開通報顯示,2020年,共有464名廳局級及以上幹部接受審查調查,其中中管幹部18人。

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壓倒性勝利,不僅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還要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202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正式施行;2020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官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依法反腐的制度籠子越紮越牢。

與此同時,2020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加強以案促改,通過警示教育,築牢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江西省撫州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李仲學:開展警示教育,給廣大黨員幹部繃緊黨紀國法這根弦,也給問題幹部敲敲警鐘,提醒他們問題擺在那裡遲早會被發現,不如回頭是岸、主動投案,還可以依規依紀依法适用從寬處理的政策。

“對主動投案者依規依紀依法從寬處理”,這是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的明确要求。2020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實事求是運用“四種形态”,不僅對主動投案人員從寬處理,對調查中能夠主動交代問題的幹部同樣依規依紀依法予以從輕處理。第一個依據政務處分法處理的中管幹部——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和,就是在接受審查調查過程中,“能夠主動交代組織未掌握的違紀違法問題,上交全部違紀違法所得,認錯悔錯态度較好”,受到了從寬處理,開除黨籍,按照四級調研員保留退休待遇。

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宋偉:在政策的範圍允許之内,而且他選擇了主動投案、主動自首、主動交代問題,我們再對他進行從寬的處理的話,應當是減少存量、遏制增量,去鞏固我們的反腐敗壓倒性勝利的很重要的一個管道。那麼這個過程當中也能夠看到,在一體推進“三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過程當中,實際上我們進入到了一個政治生态逐漸淨化的一個過程,正在更好地發揮标本兼治的作用。

主動投案成常态 要“打虎”“拍蠅”也要精準問責

精準問責助疫情防控 容錯糾錯為幹部擔當

“主動投案”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反腐高壓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的效果,而問責則是利劍常亮、對腐敗持續震懾的法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要求,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迅速行動,在疫情防控中,對疫情防控不力的人員精準審慎追責問責,同時區分違紀情形,防止過度追責,以監督執紀問責的實際成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

2020年10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青島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隋振華被停職,病例集中暴發的青島市胸科醫院院長鄧凱被免職,兩人均接受進一步調查。這是繼湖北、黑龍江、内蒙古等地後,地方衛健委主要官員再次被問責。“從嚴從重從快”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執紀問責的标配。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快是在法規規定的時限之内最快,嚴是在法規規定的标準之内最嚴,重是法規規定的懲處的程度範圍内最重。在這樣一種特殊的時刻,确實要通過從嚴從重從快來展現我們抗擊疫情的決心和意志。

2020年初,湖北省紀委監委在疫情防控緊要關頭,就專門以紅頭檔案的形式,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發出戰時“嚴5條”紀律要求,對瞞報謊報、臨陣逃脫、截留物資等5類情形從嚴從快查處。湖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張欽等人因在捐贈款物接收配置設定中的有關問題被問責;備受關注的武漢女子監獄刑滿釋放人員違規進京一事,湖北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等9人被追責。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共處分廳局級幹部34人,縣處級幹部592人。

湖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 張忠凱:怎麼樣盡快控制住疫情,這對于當時的湖北省的廣大黨員幹部應該說是個嚴峻的考驗。人民群衆對疫情防控中的一些不良的言行反響也很強烈,舉報也很多,我們從嚴從快來查處這些行為也是要呼應社會的關切。如果在防控工作中間我們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那就是人禍。問責核心的問題是(讓)他們在所在崗位上面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職責,履行好應該履行的責任。

江西省紀委監委在追責問責中,把幹部的問題詳細劃分為是能力不足“不會幹”、客觀條件限制“幹不了”、時間倉促“沒幹好”,還是缺乏擔當“不願幹”,根據不同情形分别處理。不但要精準問責,還要保護有幹事創業積極性的黨員幹部。2020年下半年,北京市出台《關于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實施容錯糾錯工作辦法(試行)》,從6個方面明确了容錯的情形。北京市紀委監委駐市園林綠化局紀檢監察組,就據此對頤和園副園長周子牛作出了容錯免責決定。

主動投案成常态 要“打虎”“拍蠅”也要精準問責

事情的起因是紀檢監察機關接到了信訪舉報,稱分管副園長周子牛以公謀私。經調查,周子牛代表頤和園與某公司簽署了文創開發合作協定,執行中他發現協定存在隐患,有損頤和園的相關權益,于是他中止協定,這才被合作方告到了紀檢監察機關。

北京市紀委監委駐市園林綠化局紀檢監察組組長 洪波:在簽署合同和談判一些要約當中,确确實實有失誤。這種情況應該是在文創産業起步階段,處于探索階段,是以在推動過程中就忽略了對利益的把握,不是因為他還有其他目的以權謀私導緻合作不下去。

經過反複分析讨論後,紀檢監察機關給出的結論是:周子牛在頤和園文創工作中的失誤屬于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錯誤,不存在謀取私利問題,決定容錯免責,給予批評教育處理。查清事實,嚴肅問責,對創業探索中的失誤免責,就是要用問責這把尺子,丈量清工作中不作為和敢作為的标準。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隻有精準判别才能做到精準問責,堅決不能讓流血流汗的幹部再去流淚。對于敢擔當能創業的幹部要鼓勵和保護,這就是精準問責的内在含義。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