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作者:學習軍團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潮湧中部滿眼春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潮湧中部千帆競,奮楫争先正當時。

中部腹地,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中部地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崛起,譜寫出創新驅動、區域協同、綠色崛起的新篇章。

自主創新引領發展新格局

中部地區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彙聚着全國1/10的土地和近1/3的人口。從單個省份來看,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每個省份各有獨特的資源特色和發展潛質。

在新發展階段,中部地區如何書寫高品質發展的時代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中部六省,強調科技創新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的重要意義,為中部地區謀新篇、開新局指引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勞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内忙碌(2020年3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考察中國科技大學時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當時我在中科大讀博,總書記說的一字一句,至今刻在我腦海裡,鼓舞着我們加快創新。”“90後”中科大博士方餘強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然激動。現在他已是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幹。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在進行內建聯調測試(2020年1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在這家年輕的量子科技公司裡,中科大一幫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博士,懷揣“科技報國”雄心,從十幾個人、不到一百平方米的辦公室起步,進軍量子科技産業的“無人區”。

在2019年召開的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在湖北,他提出“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在江西,他指出“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在安徽,他鼓勵“要對标世界一流,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在湖南,他強調“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高瞻遠矚,殷切期待,激蕩起中部地區創新發展的澎湃動力。

“九章”量子計算機、“人造太陽”、緊湊型超導回旋質子加速器……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中部地區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創新動能日益強勁。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光纖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内,從業人員對光纖進行檢測(2016年12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你現在看到的,就是光纖光纜行業最核心的光棒制造。”在位于武漢的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纖預制棒PCVD工藝工廠中的房間,一根管道正在封閉的軌道上來回穿梭。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那種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須依靠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作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産業發展主導權。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丹說:“如今,我們的光棒直徑已達23厘米,單棒拉纖可達1萬公裡。中國光纖在國際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科技創新蓄積起噴薄而出的發展勢能。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經濟總量達到11.8萬億元,為支撐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區域協同增添發展新引擎

在中部腹地,長江、黃河一路奔湧,孕育厚重的中華文明。邁向新時代,區域一體化加速重塑中部新格局:在長江中遊,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鼎足而立;黃河沿岸,鄭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形成“掎角之勢”;東部,安徽承東啟西,加速融入長三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全國“一盤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層次。

九大科學裝置、九大創新中心、兩大萬億産業叢集……在今天的湖北東部,一條由中國光谷出發,連接配接武漢、鄂州、黃石、黃岡、鹹甯五個城市,沿長江經濟帶延展的科創大走廊正在加速建成。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觀衆在江西省展區參觀(2019年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2020年,年産6000萬片觸摸屏及液晶顯示模組的萬年聯創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産。項目雖地處江西上饒市萬年縣,卻關聯“南昌光谷”。“大南昌都市圈”推動“跨城産業溢出”,成為拉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火車頭”,創造了江西全省約50%的GDP。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從業人員在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中車株機城軌事業部總成工廠中的房間工作(2020年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十四五”開局之年,湖南省将實施長株潭一體化戰略作為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舉措,成立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上司小組,明确了規劃同圖、設施同網、三市同城、市場同治等“十同”任務清單。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這是2020年6月17日拍攝的實作綠色轉型發展後的湖南株洲市清水塘部分城區新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湘東 攝)

一個個城市群、都市圈,恰似一個個區域經濟“發動機”。據初步統計,僅位于中部地區的長江中遊城市群,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已超過70000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

加料、測溫、取樣……中國寶武馬鋼集團智能化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300噸轉爐啟動“一鍵煉鋼”。17.5分鐘,一爐優質鋼水“新鮮出爐”。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在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中國寶武馬鋼集團熱電南區充氣膜全封閉煤場内,機械裝置在作業(2020年12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希望你們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特别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能夠把握機遇、順勢而上,和長三角有機銜接,進一步發展壯大。”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中國寶武馬鋼集團優質合金棒材工廠中的房間,冒着高溫察看生産運作情況。

親切的關懷,激勵着企業不斷奮進超越。當年,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實作了“億噸寶武”的曆史性跨越,印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和區域合作的巨大潛力。

中國寶武馬鋼集團董事長丁毅說:“我們将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中順勢而上,力争‘十四五’末實作4000萬噸鋼配套生産規模、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

中部地區崛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多個區域發展戰略疊加,為中部地區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集聚配置資源提供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的河南萬邦國際農産品物流城,從業人員在搬運蔬菜(2021年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天還沒有亮,河南萬邦國際農産品物流城裡的水果經銷商陳娜就忙了起來:“平均每天從我這裡發出的水果約10萬斤,銷往附近幾個省份和海外市場。”

2小時高鐵圈、2小時航空圈,中原腹地河南“陸、空、網、海”路路暢通,“買賣全球”加速。

如今的中部,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加強合作,基礎設施加快聯通,産業合作穩步推進,民生公共服務逐漸共享,區域協同發展美好藍圖正加快變為現實。

綠色崛起描繪美麗新中部

2019年5月21日,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生态保護和修複,強化環境建設和治理,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綠色發展的美麗中部。”

中部六省水道縱橫、山巒疊翠,屬于中國的“生态重地”。實作中部地區綠色高品質崛起,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萦繞于心、謀劃于胸。

走進山西右玉縣,一列列整齊排列的樹木,宛如一幅幅壯觀畫卷。70多年前,這裡曾被外國專家斷言“不适宜人類居住”。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公司,勞工在操控寬幅精密帶鋼箔材的加工裝置(2020年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習近平總書記先後6次對“右玉精神”作出批示訓示。2020年考察山西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這是2016年5月18日拍攝的長江九江段沿岸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如今,綠色已成了右玉最厚重的“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漁政執法船隊從長江武漢段江面駛過(2020年12月31日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于2021年1月1日0時起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開展生态修複和補償、推行河(湖)長制、出台生态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一項項制度體系構築中部綠色崛起的長效機制;建設河流生态廊道、探索排污權和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推進綠色低碳示範區建設……一個個創新舉措倍增中部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這是2019年12月9日拍攝的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仁和康源軟籽石榴基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幹渠從田間穿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加大生态保護力度,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資源保護”,“要把水源區的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劃出硬杠杠,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守好這一庫碧水”。

“有水不養魚,有山不放牧,有礦不開發。”在河南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南水北調總幹渠穿村而過。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說,為了守護一渠清水,村裡取締了水産養殖,在幹渠沿線造林推進以綠護水,同時也換來了軟籽石榴這個綠色富民産業。

綠水青山之間,越來越多這樣的轉型發展。曾在巢湖以捕魚為生的于玉能如今有了新職業:護水員,負責巢湖藍藻打撈。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這是2019年11月22日拍攝的安徽巢湖邊一處鳥類翔集的濕地。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市肥東縣十八聯圩生态濕地蓄洪區巢湖大堤羅家疃段考察時說,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寶貝,是合肥最美麗動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濕地保護好,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巢湖生态保護。我每天幹的活,就是讓水更幹淨,讓八百裡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于玉能說。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鎮江閣外逐浪嬉戲(2020年8月3日攝)。新華社發(雷勇 攝)

長江三峽青山疊翠、江水碧綠;鄱陽洞庭兩湖候鳥翩跹、煙波浩渺;淮河沿岸生物多樣、濕地見長……在美麗中國的版圖上,中部地區的“顔值”不斷提升,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畫卷正徐徐鋪展。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劉菁、楊玉華、王菲,參與記者:餘賢紅、劉良恒、侯文坤、牛少傑、王勁玉)

來源 | 新華社、解放軍報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中部地區崛起譜寫新篇章

監 制:歐 燦 張曉輝

編 審:嚴 珊 周 舟

責 編:韓 傑 張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