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這張發黃的照片是已經七十多年前拍的。但是依稀還能辯認得出來:左邊的是石揮,右邊是程之。程之生于1926年比〝大哥〞石揮小十一歲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1946年上海文華影業公司投拍由桑弧編劇的劇情片《假鳳虛凰》。當時黃佐臨剛從英國學習戲劇回來不久,擔任他第一部影片也是這部喜劇影片的導演。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他邀請當時名滿上海灘的〝話劇皇帝〞,也是自已天津老鄉的石揮擔任男主角。女主角是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李麗華。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影片講述了青年的楊小毛假扮富豪愛慕虛榮,在理發店裡發生的一系列荒誕可笑的故事。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影片《假鳳虛凰》中左三石揮、右一程之

當時二十一歲的程之也是初登銀幕,也是和石揮第一次合作,在影片中他扮演一個小配角〝五号理發員〞。也是因為在影片《假鳳虛凰》的不俗表現,程之成為文華影業公司的正式演員。也因為這部影片程之結識了〝大哥〞石揮。

随後程之又在文華影業公司拍攝的《太太萬歲》《太平春》等影片裡石揮依然是主角,程之還繼續演他的配角。一來二去他倆之間也慢慢熟悉起來了。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太太萬歲》程之演個〝吃軟飯〞小流氓

幾部電影下來程之對石揮佩服得五體投他,還從石揮身上偷學了不少本事。。反過來石揮也覺得程之是個可塑之材,不僅生活十分照顧他,事業上更是提攜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兄弟〞。這時石揮開始了自已的導演工作,他認為拍電影就要做導演。接下來石揮導演的《我這一輩子》《雞毛信》《關連長》《母親》等影片裡都有程之的身影。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影片《雞毛信》是石揮的重要的一部電影作品。它講述了兒童團員海娃曆經千難萬險傳遞情報的故事。程之又是扮演一個配角國民黨僞軍班長。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雞毛信》裡程之扮演的僞軍班長,無論面部表情,還是舉手投足,石揮都言傳身教。這也讓程之受益良多,對反面角色的塑造有更深的了解。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雞毛信》裡海娃與程之扮演國民黨僞軍

成功拍攝了許多經典影片的謝晉,當時在《雞毛信》裡給石揮當副導演,由他推薦演員蔡松齡(《烈火中永生》瘋老頭華子良的扮演者)的兒子蔡元元來演海娃。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雞毛信》導演石揮與副導演謝晉的合影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這部通過秦怡作為主演,石揮作為導演的影片《母親》,使得石揮認識比自已小了十六歲,日後成為他妻子的平劇演員童葆苓。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童葆苓(右)童芷苓和小弟童祥苓(左)

童葆苓參加這部影片時才十八歲,在影片《母親》中扮演一個會唱平劇的護士小蓮。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石揮與童葆苓因為年齡相差太大,怕旁人風言風雨,石揮每出去和童葆苓約會都叫上〝小兄弟〞程之來掩人耳目 ,程之也樂此不疲心甘情願當他們倆兒的〝電燈泡〞。1957年〝反右〞運動中,石揮不忍屈辱投海自盡。一代中國最偉大的表演大家的演藝生涯就此落幕,那年他才42歲。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多年後〝嫂子〞童葆苓從美國回來探親,看望石揮曾經的〝小兄弟〞程之。

還有一部電影不得不說,就是讓石揮〝封神〞的巅峰影片《我這一輩子》。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我這一輩子》是1950年石揮自導自演的影片。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最優秀經典影片之一。石揮扮演的主人公“我”是舊北平的巡警,他從20多歲當巡警起,一直演到老年倒卧在雪地悲慘地死去。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石揮出神入化的表演把一種濃郁而凄涼的人生滄桑,表現得十分感人。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石揮二哥石毓浔(筆名楊柳青)本片編劇

石揮這次又讓跟了他好幾年的〝小兄弟〞程之在影片中扮演了個重要角色:日本鬼子來了當漢奸,國民黨來了又當上警察頭頭的胡理。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程之和石揮《我這一輩子》裡的精彩表演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程之在石揮的幫助下成功地完成任務。因為此片獲得1950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個人表演銀質獎。《我這一輩子》也成了程之的代表作。

程之和他的〝大哥〞石揮

程之與石揮、李緯在《我這一輩子》劇照

作為與石揮合作次數最多的演員,程之對他表演更是不惜贊美之詞:〝石揮的表演天分與生俱來,同時特别善于觀察與角色有關的人和事,善于捕捉角色的内心活動,并用他精心設計而又不留痕迹表演給予展現。自帶的幽默感能把喜劇的誇張和生活的真實的表現恰到好處,實在令人佩服。〞程之始終認為石揮不但是生活上照顧他的好大哥,更是他在電演表演路上的引路人,對自已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他一生的授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