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愛說:好死不如賴活着。
為什麼好死不如賴活着,有一天,看了一部韓劇,突然有點頓悟的感覺。
隻有活着,才有改變的機會。活着,就有未來可能會變好的希望。死亡,就是結束,再沒有翻盤機會。
但是,這不是一部溫馨治愈的劇,隻是某個點,突然讓我有了這種領悟。電視劇的整體氛圍是陰郁恐怖的,不适合晚上一個人觀看。
它就是2018年的一部懸疑驚悚劇:《赤月青日》。

女主是金宣兒,《我是金三順》的主演。男主是李伊庚,剛剛因為《加油吧,威基基》有點名氣。
女主車友景是心理醫生,卻醫者不能自醫,總是能看見一個穿綠裙子的小女孩兒。
在一次意外之後,小女孩兒,更是經常出現,帶着她揭秘一個又一個的命案,找到那些被虐待的小孩子。
車友景因為意外,心理壓力過大,有點抑郁。她丈夫出軌和男主的女朋友在一起了。
男主是姜智賢,一名刑警,因為種種偶然,和女主一起探尋一個個命案。這所有的命案現場都會留下一個詩人的詩句。所有被殺的人似乎都曾經虧待過小孩兒。
車友景有一個女兒,她經常拜托繼母照顧女兒,女兒和繼母相處得挺好。車友景有個親妹妹,因為車禍成了植物人,躺在病床多年。繼母悉心照顧,甚至要把車友景爸爸留下的房子賣了,給她妹妹繼續治病。
結局會讓人郁悶,令我有點質疑,為什麼要有案件的公訴時效,難道過了這個時間,犯人就變好了?
并不是所有的壞人都能得到嚴懲,也不是所有的好人都能得到好的結局。
讓人郁悶的是,壞人犯了錯,即使受了懲罰,隻要活着,他還有機會。而死去的人,卻永遠地被剝奪了這種機會。
編劇陶賢貞曾寫過《村莊:阿雉阿拉的秘密》,是同樣風格的電視劇。這兩部作品,整體比較陰郁,始終被恐怖緊張陰冷的氛圍籠罩,劇情也有點詭異。
一個電視劇,如果最後依然不是積極向上的主旋律,就注定不會被很多人喜歡。不管一開始多麼壓抑,它總要最後給人溫暖的東西,才能被更多人喜歡。
不過,有時候看看這些,會讓人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