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作者:申典啟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大家好,我是申典啟,實地走訪世界各地,關注全球華人的旅行者。 土耳其第三站,我在費特希耶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費特希耶是一個位于海灣内的城市,是以這裡有大量的遊船和遊艇。

這讓我回憶起在夏威夷時的遊艇之旅,我當時在遊艇上一邊看着星星,一邊喝啤酒,一邊聊天,一邊聽着海浪的聲音,然後在微微搖擺的遊艇中睡了一夜。

港灣不小,找了幾個俄國人幫我拍照,幾個俄國人來自聖彼得堡,然後跟我解釋這裡是俄羅斯的文化中心,雖然他不是首都,但是他比莫斯科有文化……

我說,聖彼得堡就在芬蘭旁邊啊。

他說,你竟然知道。

我說,我不僅知道,我還去過呢……我去過的俄國城市多了……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鄂木斯克,喀山,薩馬蘭,伏爾加格勒,阿斯特拉罕,達吉斯坦,莫斯科,聖彼得堡,俄占的克裡米亞……

他驚了,他說80%的城市他都沒去過,大部分俄羅斯人一輩子也不會選擇去車臣……

然後他問我來費特希耶幾天,你的旅程有多久,一周?兩周?一個月?

我說,我來費特希耶兩天,然後去土耳其别的城市。我總共在外旅程有2年,我可能兩年後回到中國。

他張大嘴巴,怎麼樣才能有你這樣的生活?

我說,你會犧牲很多東西的,這都是取舍。

他說,我們住在南部的海灘那邊,主城區沒啥好玩的,就打個車過來瞎逛逛,晚上回去南部的海灘。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全球有很多地方都有遊艇區,特别是發達國家,比如說美國的夏威夷、加州灣區、邁阿密、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西班牙…… 以夏威夷為例,在美國買一艘二手的小遊艇不貴,幾萬十幾萬人民币即可。 不過船位費會很貴,因為你的遊艇需要停靠在港内,一年的船位費可能超過了你買遊艇的價格。

很多海邊的人喜歡周末或者晚上,直接帶着幾瓶啤酒,走到碼頭自己的船上喝酒放松,這已經成為很多國家沿海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我記得我在夏威夷的時候,在船上度過的一晚,夜晚海邊的天空能見度非常好,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然後倒上在超市買來的冰鎮啤酒,一邊喝酒一邊看着星空。 船有點輕微的搖晃,但是不影響睡眠,會有海濤的聲音伴你入眠……

費特希耶的遊艇區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國家的國旗,包括德國、美國、俄羅斯…… 在棧橋上遇到幾個俄國人幫我拍照,土耳其海邊城市随處可見俄國人,英國人,波蘭人……

費特希耶街頭随處可見中文,這依稀可以想象出兩年前疫情還沒爆發時,這裡中國遊客密集的景象。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費特希耶山上的古希臘陵墓

費特希耶是一個被大山和大海夾住的一塊盆地,你如果從費特希耶主城區向東南面的大山望去,就可以看到這些成片的陵墓,它修建于公元前350年。名字叫Tomb of Amyntas。

這讓我想到了甘肅天水麥積山的佛窟,也是在一塊岩壁上鑿開各個洞窟,裡面有擺放神像。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1、不可立塑像

現在這裡已經看不到任何神像了,在奧斯曼帝國時期綠化之後,偶像、塑像、有人物形狀的畫都會被銷毀,因為這和可蘭經是有教義沖突的,這也是為什麼伊拉克有段時間一部分地區被isis占領,當地的博物館的大量古迹被摧毀,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也是違背了他們不可立塑像的教義……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神廟很多遺迹都被儲存下來了,并且被保護了。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2、msl國家和異教徒國家的人口大置換

土耳其西部沿海一帶一直是希臘文化的範圍,直到上世紀20年代,希土戰争後進行人口大置換,大量的土耳其西部沿海的希臘裔被迫遷往獨立的希臘境内,大量的土耳其裔也被迫遷往土耳其境内。

不僅土耳其和希臘,在全球msl和異教徒發生人口大置換的地區很多。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印巴人口大置換,印度教徒遷往印度,回教徒遷往巴基斯坦。

如今還有一些軟性的人口置換,比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馬來西亞通過保護馬來人的政策,讓境内的華人逐漸搬空移民到新加坡和大洋洲北美,這種軟性人口置換速度不快,但是通過長久的時間就能達到人口完全置換的結果。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伊茲密爾世俗派阿肯

今天晚上和一個來自伊茲密爾的小哥聊了幾個小時,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綠色的眼睛,可能因為光線的原因,看不太出來,然後我開了閃光,感覺顔色呈現不出太多,總之肉眼看上去是綠色的。

我跟他說淺色瞳孔在土耳其雖然有,但是比例比較小。阿肯說他的爸爸媽媽都是灰色瞳孔,他和他妹妹則可能是隔代遺傳了外祖父的綠色瞳孔。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阿肯因為家人工作的關系,他兒時的成長幾乎就在不斷的移動搬家,在不同的城市中居住,不過他居住時間最長的城市是伊茲密爾,是以他認為他是伊茲密爾人。

同時,他是一個标準的世俗派。

阿肯給我的感覺是極其謙遜,禮貌……以至于我跟他聊起埃爾多安,他都是很委婉的搖搖頭,他不想談公共事務的問題。

接着我們就開始聊到了宗教,我問他有宗教信仰嗎?阿肯說,他是msl。

我問他,那你咋喝酒了?

他說,我隻能算名義上的msl,我信仰上帝,做好事,其他的生活方式之類的沒有任何宗教的影響。

我問他平時有做禮拜祈禱之類嗎?

他說,完全沒有,他一生隻去過三次清真寺,都是旅遊的時候去的,他去教堂的比例更多……

我問他吃過豬肉嗎?

他說,在荷蘭旅行的時候吃過,但是那家不是很好吃。

我問,既然你都吃過豬肉了,你認為你還是msl嗎?

他想了一下說,其實我們很多土耳其人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好像都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即使不信教,但是大家都是名義上的msl。(最近這段時間和很多世俗派的接觸,我發現,他們對待這些話題包容度挺高的,包括我問吃不吃豬肉,都會如實回答。)

他說,吃豬肉其實就是不習慣,像前段時間我有一個哈薩克斯坦的朋友他是吃馬肉的,我也很難接受吃馬肉,跟什麼肉無關,就是接受完全沒嘗試過的的食物會比較困難。

我跟他開玩笑說,你在荷蘭那家做的豬肉不好吃,中國對豬肉的做法很多,你會愛上豬肉的。

他說,或許我真的會愛上吃豬肉,誰知道呢?

我越來越覺得土耳其很多世俗派,就是中國人的名義上的佛教徒那種,對宗教禁忌完全無感,更不會因為一些禁忌暴跳如雷,宗教在世俗派群體中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然後阿肯給我介紹了土耳其好多不同的城市,他給我介紹了土耳其東西部的差異,西部沿海的人比較像歐洲人。我說我想去土耳其内陸走走,拜訪一些宗教派的土耳其人,跟他們聊聊對待一夫多妻制和女性地位的看法……

他給我介紹了他最熟悉的西部城市,其實他東部城市去的也挺少的。

極其謙遜禮貌,信仰上帝做好事,是标準的世俗派但對宗教禁忌無感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