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年代毛主席和戰士一樣吃黑豆,蔣介石吃海參卻讓士兵撿垃圾吃

作者:蘭台
戰争年代毛主席和戰士一樣吃黑豆,蔣介石吃海參卻讓士兵撿垃圾吃

作者蘭台

黑豆:(學名:Glycine max(L.)merr.)是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在民國是典型的粗糧

戰争年代,毛主席與他的對手蔣介石,他們在“吃”上有什麼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毛主席在戰争年代堅持和普通士兵、從業人員一樣吃粗糧,吃黑豆,而蔣介石則坐看自己士兵餓得撿垃圾吃,他自己卻吃着鮑魚海參、珍馐美味。

1947年胡宗南占領延安後,毛主席為了吸引國民黨軍,帶着胡宗南來來回回兜圈子。

這一時期條件非常艱苦,想吃糧食都很困難,基本上是吃黑豆,而且黑豆都沒敢多吃,因為沒有那麼多黑豆。

當時包括毛主席、周總理在内,上司和戰士一樣,每天兩頓煮黑豆。

當時毛主席與周總理還要指揮全國戰争,幾乎每天通宵辦公。

從業人員都為毛主席、周總理的身體狀況擔憂。

特别是毛主席的老廚師周少林,他看到毛澤東每天那樣辛苦,又吃不好,非常擔心毛主席的身體,怕他身體拖垮了。

于是,他就想辦法弄來一點小米,蒸了一碗小米幹飯給毛主席送來。

戰争年代毛主席和戰士一樣吃黑豆,蔣介石吃海參卻讓士兵撿垃圾吃

黑豆

當毛主席看到桌上的這碗小米幹飯時,就馬上叫人把周少林找來,問周少林:“這碗小米幹飯是你送來的嗎?”

周少林說:“是!”

他又問:“你能吃上小米幹飯嗎?”

周少林說:“我吃不上。”

毛主席又說:“大家都能吃上小米幹飯嗎?”

周少林說:“吃不上。”

毛主席接着說:“既然大家都吃不上小米幹飯,你專門給我弄一碗小米幹飯叫我吃,我能吃得下嗎?我不吃,你拿走!”

周少林看到毛主席說話又嚴肅又認真,好像還有點生氣,本來還想說點什麼理由,但心想再說也沒有什麼用了,無奈隻好把這碗小米幹飯又端走了,把它放到煮黑豆飯的大鍋裡,讓大家吃掉了。

由此可知,在戰争年代毛主席一直是和所有人一樣同甘共苦,不願有絲毫的特殊,哪怕是一碗小米幹飯,他也不肯接受。

無獨有偶,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也回憶了類似内容。

當時毛主席整天吃黑豆,他擔心主席身體受不了,正好賀老總給毛主席寄來了一塊臘肉,于是李銀橋就讓廚師給毛主席做了一碗炒臘肉,想讓毛主席補充補充營養。

臘肉端上桌,毛主席卻叫李銀橋撤走。他告訴李銀橋:“你們想叫我吃得好一些,可是我怎能吃得下去呢?”

看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會說:1947年下半年情況那麼緊急,毛澤東等人吃的差一點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

在西北戰場,1947年8月沙家店戰役已經結束,胡宗南的所謂王牌軍36師被全部殲滅,旅長劉子奇被活捉,胡宗南的幹将劉戡等人見形勢不妙,都在慌慌南逃,彭德懷司令員率西北野戰軍緊緊追趕。沙家店戰役是陝北戰争形勢的大轉折。

在中原戰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縱隊13個旅12萬餘人強渡黃河天險,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黃河防線,轉入外線作戰,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在華東,粟裕将軍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被完全消滅。國民黨悍将,師長張靈甫被擊斃,此役打破了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轉變了華東戰局,被陳毅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将首級”。

也就是說1947年年底,解放戰争形勢一派大好,就算毛主席吃點雞鴨魚肉也無可厚非,可毛主席并沒有這麼做,他選擇和所有人一樣,吃黑豆。

作為對比,我們再來看看蔣介石在戰争年代吃什麼:

衆所周知,抗日戰争時期中國物資匮乏,根據很多老兵回憶,士兵們為了吃飽飯甚至去翻日本軍隊丢棄的生活垃圾。

抗戰老兵高澤沛曾回憶“跟日本比起來,我們的士兵待遇上相差太多,也可以說蠻可憐的。日本人占領後留下的垃圾堆裡,有他們丢棄的罐頭之類,我們士兵居然去撥開看。”

這種局面可比1947年解放軍差遠了,可身在重慶的蔣介石吃的是什麼呢?

根據中國國寶級烹饪大師羅國榮的徒弟,同樣是國寶級烹饪大師的黃子雲生前回憶,蔣介石多次吃過羅國榮做的菜,每次都很滿意。

戰争年代毛主席和戰士一樣吃黑豆,蔣介石吃海參卻讓士兵撿垃圾吃

蝴蝶海參

蔣是浙江人,口味清淡,師傅就給他做清蒸鳗魚、開水白菜、貴妃雞、蝴蝶海參,蔣介石都很喜歡。

《北京飯店傳奇》裡也記錄了一段,說蔣介石宴罷,連稱幾聲“好、好”,羅國榮聽不清他的甯波話,以為他在清喉嚨。

還是一旁的侍衛告訴羅國榮:委員長誇你的手藝好,不容易啊!

兩相對比,毛主席堅持和戰士們一樣吃黑豆,實在是不知道比蔣介石高到哪裡去了。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