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教導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著名烈士、原中原野戰軍獨立二旅參謀長王相怡(王華軒),就是有希望的中華民族的英雄,有前途的偉大中國的先鋒。我們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王相怡烈士的英雄戰績和高貴品質,驚天動地,感人至深,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樹立了值得永遠學習的光輝榜樣!“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我們要永遠繼承先烈們的遺志,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把踐行英雄精神,變成“實幹興邦、強國富民、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取之不竭的巨大磅礴力量!
著名革命烈士王相怡(王華軒):原第二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獨立二旅參謀長。男,漢族,1918年6月出生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老湖鎮澗流村一個貧農家庭。他自幼聰明、一生勤奮好學、品學兼優、才華出衆、文武精通。
他濃眉亮眼,五官端正,非常英俊,1.85米高大魁偉的個子,有堅如鋼鐵的革命意志;他看上去文質彬彬,敬重上級,對待同志和戰士和藹可親;對待敵人,卻懷有刻骨的仇恨,猶如猛虎下山,天下無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具有極為堅毅剛強的性格,又有善于應變的才能與智慧;他還有傳說中的像許世友上将那種飛檐走壁之特異功能(撰稿者曾聽烈士79歲的親侄王吉祥、親外孫王學文和給該烈士生前當過警衛員的于2016年94歲去世的王相才生前多次說過。)王相怡無論做黨的地下交通情報工作,還是參加地方武裝和八路軍之後,總是謀略超人、英勇善戰、常打勝仗、屢建奇功。這與他自幼處處留心皆學問、刻苦用功讀書、善于思考、才華出衆、智勇雙全密切相關。王相怡從7歲起,先後跟着澗流村最有學問的王傳和、王淵玉兩位私塾老師讀四書、五經,對于《百家姓》《三字經》《孟子》《龍文鞭影》等書,他早就能背誦下來,并能深刻領會,使他明白了怎樣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在二位老師的親筆示範、手把手地熱心教導下,使他從小似乎就懂得了書寫章法,練就了一手好毛筆字。
1938年3月,王相怡由時任中共東平縣工委書記的萬裡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當時日本懷着吞并中國的狼子野心、已經侵占東平,以殘酷的“三光”政策,到處燒殺搶掠禍害百姓;在民族遭受危難之中,為了救國救民,他挺身而出,冒着敵人的炮火入了黨,投身到抗日救國的艱苦鬥争中去。他起初利用澗流村王吉房家閑着的3間堂屋,招收了本村30多名青少年,以“教燈學”讓文盲識字作掩護,後來在萬裡提出的“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從抗戰”的口号鼓舞下,改辦成了“抗日國小”。他以此為陣地,宣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守土有責,盡忠為國”“好男要當兵,好鐵要打釘”的道理;形成“母親教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氛圍;宣傳《中共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等黨的抗日救國主張;教唱自編的“臘月裡來冷清清,我送哥哥去當兵”以及《黃河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就這樣,他邊教文化,邊培養和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進而廣泛發動群衆,鼓舞鬥志,壯大抗日武裝力量。他入黨後實際上置身于萬裡在澗流村建立的黨的隐蔽戰線,而且真有作為。因王相怡當年在多個文化學校學習期間閱讀了不少進步書刊,接受新鮮事物快,他看過多遍《共産黨宣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革命戰争》《為動員一切力量争取抗戰勝利而鬥争》等,他潛心尋求革命救國的真理,使他懂得了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的道理。他文化水準高、政治思想素質好,又非常機智靈活,很快就成為萬裡建立的澗流村“黨的地下交通情報站”和“三八黨支部”的骨幹成員。由于工作出色,王相怡被站長和書記王相彬推薦提升為澗流村“黨的地下交通情報站”的副站長與“三八黨支部”的宣傳委員。由于他的宣傳鼓動,澗流村很快湧現了抗戰光榮、參軍光榮的群衆性熱潮(在抗日戰争與解放戰争中澗流村之是以成為有15個革命烈士是全縣革命烈士最多的光榮村,這與萬裡當年在澗流村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和王相怡當年所做的宣傳鼓動并帶頭參加了地方武裝和八路軍密切相關)。後來,王相怡加入了萬裡上司組建的地方抗日武裝即東(平)汶(上)人民抗日自衛隊、東平湖西昆山抗日遊擊隊等,經常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憑借其對毛主席“16字遊擊戰術”的靈活運用,發揮自己高超的應變能力,英勇善戰,善于聲東擊西、攻其不備進行奇襲而制勝。是以深得萬裡、趙效三的賞識而被委以重任。在萬裡的上司下,他把抗日的烽火燃燒在老東平縣城的城北城南、東平湖的湖西湖東…就這樣,他經常深入敵占區象“戰神”一般地打擊日本鬼子、消滅漢奸敵僞軍。
1947年6月,蔣介石的軍隊為了阻止劉鄧渡過黃河南下反攻,除在花園口炸堤将黃河水放入故道,使滾滾黃水流經梁山地區造成水患外,其第55師74旅81團600多人駐守在梁山縣鵝鴨廠村,并以此為據點,為非作歹,禍害百姓,抗擊我軍。我冀魯豫軍區獨立二旅奉命于6月22日将其包圍。在攻打鵝鴨廠村這個有圍牆和碉堡的日僞頑固據點時,牆内架着五挺機槍,火力很強,攻打時犧牲了幾個戰士也沒拿下;事後,時任十五團參謀長的王相怡看到戰士們的犧牲十分悲痛,怒火萬丈;但他很快冷靜下來,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後來經過周密思考,生出妙計,前邊用自己的警衛員王相才帶領兩個膽大心細的梁山籍戰士男伴女裝拿着“炖雞慰勞”投其所好,吸引迷惑敵人,來了個說時遲那時快的“小雞換崗”,機智靈活地幹掉了兩個哨兵;圍牆後的他在炎熱的夏天裡把上衣脫掉、光着膀子帶着一個綽号叫“機靈鬼”的神槍手,搭人梯大顯飛檐走壁之功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上圍牆,利用爬上牆的葡萄遮掩着隐蔽接敵,将敵方機槍手統統擊斃,繳獲了敵人幾挺機槍、多箱手榴彈、其它槍支多隻。從此八路軍和地方武裝得以補充才從火力上壓倒了敵人,使大部隊得以順利通過。王相怡指揮的鵝鴨廠戰鬥是在梁山打的,他也真的有梁山108将的英雄好漢味道,打起仗來像武松打虎一樣,不,像猛虎下山一樣;不,像猛虎長了翅膀一樣,排山倒海、銳不可擋,無敵于天下!他在這次指揮殲滅死不投降的頑敵時作戰前動員時喊道:“同志們!戰友們!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今天是在梁山打仗,我們要發揚‘梁山好漢’和‘武松打虎’的頑強戰鬥精神!如果有人貪生怕死不英勇殺敵就是可恥的孬種!相信同志們戰友們都是‘敢于打死老虎的武松’!都是‘名垂千古的梁山英雄’!沒有一個貪生怕死的孬種!大家為國為民立功的時刻到了!都跟着我沖啊!”就這樣,在王相怡智勇雙全又很果斷地指揮下,以所向披靡、氣吞山河之勢,個個英勇殺敵,于6月22日拂曉,又端掉了一個敵人頑固守衛死不投降的老窩,鵝鴨廠戰鬥勝利結束。斃敵300餘人,俘敵120餘人,俘還鄉團80餘人,繳輕機槍2挺,子彈8箱,獲步槍400餘支。這次王相怡可謂大顯神威,榮立特等功,由獨立二旅十五團參謀長直接提升為中原野戰軍獨立二旅參謀長。
王相怡一生忠于中國共産黨,愛國愛民,無私奉獻,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而英勇奮鬥,屢立戰功。為早日建立新中國,于1948年農曆11月15日,身為中原野戰軍獨立二旅參謀長的他,在指揮淮海戰役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中,不幸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王相怡烈士的崇高遺志和英雄精神,已有他的後代來繼承和發揚!他的紅色基因得到了傳承,兒女和子孫後代都繼承他的遺志、弘揚他的英雄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肩挑使命,奮發圖強,力争上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黨和國家與人民作出了如此突出的貢獻!
王相怡烈士的精神将在東原大地上代代相傳,成為激勵東平高品質發展的紅色動能!(王允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