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作者:吾球商業地理

城市頭條/山西

沒有不被水流過的土地

沒有不被商業塑造的城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曾經,刀削面為熱幹面加油,現在輪到熱幹面為刀削面加油了|來自網絡】

山西,你給我們加了這麼多年“煤”,今天,得輪到我們給你加“油”。“吾球商業地理”此時才刊發山西的稿子,也是希望能讓全國人民看到,我們的關懷并沒有随着時間的推移而冷卻。而且,我們希望這種關懷能一熱再熱。

——吾球商業地理

作者|周為筠+朱亞棟

主編|王千馬

圖檔|除特别說明,均來自網絡

編輯|大腰精

制作|粉紅女佩奇

從山西在國慶期間的暴雨卻“無人問晉”,到今天全國援助山西,山西真是經曆了一個大落大起的心路曆程!

不過,說到無人問晉,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隻是今年北方極端天氣集中,前有河南暴雨事故剛剛吸引全民注意力,而後北方又普遍過早降溫,雨雪天氣提前來臨以及國慶假期的空閑,以至于全民都疏忽了,精力都忙着休假去了。而在這個檔口山西和陝西一部分出現極端暴雨天氣,确實讓全民沒有反應過來!

但說回來,這也掩蓋不了山西在今天變得如此“小透明”的事實!近來出現在新聞中的山西,不是喬家大院亂收費,就是煤礦事故!但不管如何,我們都不能遺忘山西,因為它是我們中國人的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01 人說山西好風光</h1>

山西,三晉之地,也被稱為表裡山河!

都說三千年中國看陝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山西的确曆史文化厚重,不愧為古代文化的博物館。到處是古城大宅、寶刹禅院、石窟碑碣、古塔古墓、險堡關隘。溝溝壑壑裡的黃土地,埋着幾千年華夏文明……

山西隸屬于華北地區,曆史上一直是我國重要的“邊城”!山西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漢民族的“天然長城”!山西簡稱“晉”,又被稱之為龍城!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山西大緻地理位置|來自網絡】

不管是從春秋戰國開始的諸侯争霸和兼并天下統一的對内戰争中,還是漢民族對外的反擊侵略的抗擊戰争中,山西一直是戰争的前沿哨所!從秦漢的雁門,雲中,代郡一直到明清的大同,山西,宣府,它一直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略的前沿!直到近代以來山西這片表裡山河也是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前沿的陣地!這些在曆史耳熟能詳的山西地名是山西作為中華民族鋼鐵脊梁的象征!

中華有難,三晉之地首當其沖!直到今日依舊有娘子關下平陽公主的傳說和平型關裡硝煙戰火的遺迹!也許太原城下從來就不缺英雄和美女的傳說,龍城飛将和宮女秀女的邊塞結合讓山西這座充滿粗狂的地域城市也能盛産如同武則天這樣的美女,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壓得無數英豪汗流滿巾!

如果檢索一下,你會發現山西的名人中,有晉文公、武則天這樣帝王,有蔺相如、狄仁傑、文彥博、司馬光這樣名相;有廉頗、衛青、霍去病、關羽、薛仁貴、楊業這樣名将;有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柳宗元、白居易、米芾、白樸、關漢卿、鄭光祖、羅貫中、傅山這樣名家......每個名字背後陳列着不朽的文治武功,可謂人類群星閃耀。

雖然位于北方,但山西從來不缺乏好風光!正如平遙老藝術家郭蘭英所唱的:“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而山西的省會太原正是落腳在太行和呂梁餘脈之間,穿城而過的汾河水,也正好把城市分為新城和老城。

在中學課文上,我們大多學過吳伯箫散文《難老泉》,知曉周代桐葉封弟和春秋戰國三家分晉的故事。

很多人慕名而來,重溫晉祠裡沉澱的曆代無數典故。傍晚時偌大的晉祠庭院空寂,夕陽下古樸的亭台樓閣格外肅穆,虬龍般蜿蜒盤旋的參天古木林立,唐大将尉遲恭别墅改建的十方奉聖禅寺禅音缭繞,周柏唐槐讓你有種穿越曆史的滄桑感。

此外,晉祠裡還有張姓和王姓宗祠,據說天下張王出太原。種姓源頭就在這裡也不奇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3">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h1>

說起來,這也是因為山西有呂梁太行,又有黃河的拱衛,加上晉北長城,讓它在戰亂時代保留了較為完好的人口!

元末明初,為了恢複生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人口儲存較好的山西人遷徙到人口銳減比較厲害的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北京、江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中!其中以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人口遷徙最為出名!

洪洞縣大槐樹從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間,大約四十多年中,共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以至于如今全國各地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山西明初移民的後代!

我外公家據說就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徙到陝西然後再一路移民到甘肅的,記得小時候我外公就給我講過一次關于大槐樹的故事!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洪洞大槐樹|來自網絡】

當然,山西人棄土離鄉,也和當地資源條件匮乏有關——山西80%的地形都是山地,這意味着山西人民要想依靠土地活下去是難上加難的——以及寒季相對過長有關!

這也催逼出山西人闖天下的冒險精神:“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門口。”這首凄凄慘慘的《走西口》傳唱已久,道出無數新婚夫婦生離死别的悲苦,也哭訴近代山西人出外謀生的艱辛。内蒙古標頭的朋友說,標頭人祖籍大多是山西的,是走西口來的標頭。

兒時學趙樹理的山藥蛋派小說,極具農民本位思想和地方色彩,土得掉渣裡洋溢着生活的熱情。漸漸山西在我眼裡是一片貧瘠的土地,靠農業學大寨的埋頭苦幹,是開荒種地的一面旗幟,是農民總理陳永貴、鐵姑娘郭鳳蓮般偉大形象。

但與此同時,由于冒險、勤儉,又讓不少山西人在商業時代聚斂了不少财富。

是以說起山西,你很難判斷,它到底是有錢,還是沒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4">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h1>

中學時代讀到餘秋雨的《抱愧山西》,發現我對山西也同樣太多誤讀。

曆史的山西是富裕的,平遙、祁縣、太谷一帶富甲天下。這主要是因為山西地形的特性和古往今來作為“邊城”的便利,進而催生了山西因戰争邊城所帶來的物資需求,壯大了山西的商業底蘊基因和文化,讓山西因為邊城而享受到作為戰争紅利的後勤物資供應和早期口岸貿易榷場的直接商業紅利!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那些古建築|攝自周為筠】

山西商幫也是以從明初開始高速發展一直到清末民初,他們專門從事邊境貿易,逐漸充當了南北貨物交易,長途轉運的角色,形成了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祁縣喬家、平遙李家、靈石王家等巨商家族,而鹽業和票号業務成為山西商幫主要起家業務,尤其票号業務更是長期在清朝充當着中央銀行的作用。

就是在山西票号徹底沒落的民國,山西籍商人的代表也在江浙财閥縱橫的南中國執掌着國民政府的“财權”!山西籍商人開拓北方商業市場的壯舉讓我們都有所而聞,不管是“走西口”,還是“喬家大院”,山西籍商人在明清時期徹底崛起都伴随着吃苦耐勞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雍正王朝》中,很多朝廷官員對山西的評價就是“山西老摳聚财”!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對晉商的評價|來自影視截圖】

然而,時移世易,伴随着世界路權時代終結海權貿易興起,作為中國代表的江浙和閩粵商幫徹底代替山西商幫馳騁世界!而如今的山西也因為國土整合和海權貿易的變遷,由邊城變為内地!

這座明清時期發展鼎盛的商業重鎮也是以被沿海城市所取代!但命運其實對山西也不薄,因為煤炭資源的存在,山西成了中國的“煤”都!

關于山西煤炭,早在《山海經》中便有記載,“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玉,多涅石。”“贲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垩,多涅石。”這“涅石”就是古代對煤炭的稱呼。其中,孟門大概指的今河東煤田南部的吉縣山區,“贲門之山”則泛指太行山地區。在無數載的寒冬中,這種”涅石“曾經溫暖着山西人,并可以用來”溫酒及炙肉“。此外,還用來于冶鐵、冶銅、燒石灰、燒磚、制陶,還能從煤中提煉黑礬、硫磺。這也讓山西産生了“旺火”的習俗,光緒《平定州志》中便記載,“上元之夕,家家燒炭,至夜煉(燃)之達旦,火焰焰然,光氣上屬,天為之赤……”

煤炭蘊藏量大,以及開采時間久,讓山西在整個中國進入近代化大轉型的時期内,再次脫穎而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5">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h1>

今天的中國都需要感激山西這些年來做出的貢獻。

尤其是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國家在煤炭開發方面實行“強化東部,戰略西移”的戰略決策,進而确立了以山西為中心的全國能源基地的戰略地位,山西更是成為新時期以來向全國發達省份、經濟快速發展地區實施“西煤東運,北煤南調”最便捷的煤炭産地,晉煤在市場的份額一度達到80%。

依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為40.4億噸。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産量38.4億噸,山西煤炭産量10.63億噸。山西煤炭産量占到全國煤炭産量的27.68%,滿足全國煤炭消費的26.3%。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為了兄弟省市,山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來自網絡】

沒有山西的煤炭,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不會發展得那麼飛速。哪怕面臨着這席卷而來的暴雨,山西還在努力承擔十四省區市四季度煤炭保供任務。山西将充分發揮産煤大省的使命擔當,努力增加煤炭産量,動态穩定煤炭價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支援各兄弟省份經濟建設。

這讓人不禁敬山西為一條漢子。它把貢獻給了别人,卻把問題留給了自己。換句話說,這些年來,山西成也煤炭,敗也煤炭!

由于沒能從煤炭工業中盡早轉型,進而導緻很多城市深受“資源的詛咒”,到處都是如臨汾霧霾般灰撲撲的天空。

這也使得山西擠出了民營經濟和創造活力,終結了一度輝煌的輕工業,如今大而不倒的煤業成為了轉型的沉重包袱。

而這場暴雨,也讓我們看到了山西這些年因為過度開采煤礦的後果,那就是自然生态在這次暴雨中徹底“趴窩”,通過新聞媒體曝光的情況來看,昌源河大橋隻剩下孤零零的兩條枕木,而無數的地塊塌陷導緻的損失更是數不勝數!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被沖垮的晉中昌源河大橋|來自網絡】

賈樟柯和他電影的出現,更讓人看到另一個山西,《小武》《站台》《任逍遙》《山河故人》,閉塞而又紛亂的小縣城,古色古香的大廈和荒涼的土地,帶有濃厚鼻音的山西話蹦出來生硬有味,拉着黑乎乎煤炭的卡車和路上揚起的黃土……鏡頭裡描繪的山西基調是灰色的,人物的命運都是被抛棄嘲諷和疏離的。

但與此同時,一些一夜暴富的煤老闆,也以誇張的作派引得他人側目!讓我們對山西也五味雜陳!

但不管如何,我們今天都需要感謝山西,不僅因為山西人的精神鼓舞,山西人在商業上的貢獻,更因為它曾經無私地支援了整個中國的現代化!溫暖了整個中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在山西人自嘲“無人問晉”,災難面前,他們終于盼來了關注和援助。連日來,來自廣東、河南、四川等省的救援隊,已先後啟程馳援山西;位元組跳動、阿裡,京東,拼多多等企業,都為山西捐贈了數千萬元。截至目前,已有12家網際網路公司,捐款3億餘元人民币支援山西。

正如新華社所說“全國人民欠山西人民一句‘對不起’!”,或許熱搜和溫暖會遲到,但是不會不到!這是中國的傳統,曆次災難面前全國人民都是攜手同行,從來不會把誰落下!最近山西抗洪的熱搜和抗疫物資短缺的熱搜就在表達着全國人民的關懷!

“吾球商業地理”此時才刊發山西的稿子,也是希望能讓全國人民看到,我們的關懷并沒有随着時間的推移而冷卻。而且,我們希望這種關懷能一熱再熱。

盡管山西對外物資求助背後是“刀削面”的倔強,正如這段話說的“山西太乖了,每次都是自己爬起來,低頭看看傷疤,說一句加油,然後推起自己的小煤車”,但是中國從來都是一個整體,這是對敵打出來和曆次大災大難考驗出來的團結!

中國人民從來不會忘記我們親人,因為團結和齊整,我們才叫中華民族!

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也從來沒有大難臨頭各自獨飛的場景,無人問晉不是中國的傳統,中國需要的從來都是“晉善晉美”!

此處應該有掌聲。沒有的話,點個贊也行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

我們欠山西一句對不起?山西,對中國真的很重要01 人說山西好風光02 洪洞大槐樹是中國人的“根”03 晉商:在邊城貿易中躍起04 今天,我們需要回報山西

- THE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