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族閃蝶、歡樂女神閃蝶、大藍閃蝶、光明女神閃蝶、翡翠鳳蝶、愛神鳳蝶、天堂鳳蝶、巴黎翠鳳蝶……這些“洋蝴蝶”憑借華麗絢爛的“容貌”蜚聲全球。

但在上海動物園今天(9月25日)開展的蝴蝶放飛活動上,在上海土生土長的“蝴蝶老鄉”們用過硬的“顔值”挽回了尊嚴。
今年9月26日至10月31日,上海動物園将舉辦第九屆蝴蝶展。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内,約30種近7萬隻色彩斑斓的活體蝴蝶将陸續放飛。
與往屆蝴蝶展不同的是,今年放飛的蝴蝶大部分是上海本地的鄉土種,随着城市自然環境的不斷改善,大家在郊外甚至自家小區都能看到這些美麗的小精靈。
比如身披“豹紋”的雄性斐豹蛱蝶、黑色“禮服”上布滿綠色鱗片的碧鳳蝶,又比如以柑橘果樹等芸香科植物為寄主的柑橘鳳蝶,其黑色翅膀脈絡配上黃色的翅底,仿佛是用毛筆沾墨勾勒而成,還有跻身世上拟态最逼真昆蟲之列的枯葉蛱蝶,其靜息時很難看出與枯葉的差別。
在現場,記者還看到許多植物的枝幹上懸挂或粘有各種造型的蝶蛹,正常情況下,十多天就能羽化,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到破繭成蝶的奇妙過程。園方表示,将定時補充新鮮蝶蛹供遊客觀賞,總量将達到數千隻。
“我們想以蝶為媒,傳播鄉土生态文化,讓市民遊客在逐漸了解掌握蝴蝶品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蝴蝶與自然的關系,比如知道它們以何為家,認識與蝴蝶密不可分的蜜源植物。”上海動物園園長裴恩樂表示,近年來,園方在雲南、江蘇等地設有蝴蝶養殖基地,着重培養了一大批鄉土品種的蝴蝶。
同時,上海動物園還與綠化園林機關緊密合作,用兼具觀賞性和生态功能的蜜源植物,如三角梅、五色梅、龍船花、香彩雀、八寶景天、鼠尾草、繁星花、馬利筋等,為蝴蝶營造了美觀又舒适的生境。
除了花草,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也對蝴蝶的繁衍生息有重要影響。上海動物園兩爬館技術員李清表示,上海動物園的蝴蝶館内,溫度常年保持在26℃至28℃,并定期開啟噴淋,将濕度控制在70%左右。
考慮到蝴蝶喜愛“甜食”,館内設定了多根支架,頂部放有盤子,内置甜橙、香蕉等水果切片或蜂蜜,為蝴蝶在自然擷取花蜜之外,補充豪華的自助餐。
不過即使這樣,仍會有一些挑剔的“顧客”不予理睬,它們隻對個别品種的植物情有獨鐘。比如斐豹蛱蝶,就偏愛紫花地丁、三色堇等植物,這些植物被稱為寄主植物。
欄目主編:陳玺撼 題圖來源:陳玺撼 攝
來源:作者:陳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