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全國首部社群教育立法不謀而合,麓湖群島計劃初見成效

1月12日,麓客+2018城市創想禮社群開放日在麓湖生态城藝展中心圓滿落幕,這不僅是社群帶領業主追求更美生活方式的載體,也是一場從社群共創、社群活化到城市建構的智慧實踐。

業内人士表示,從建築形态、社群配套到社群組建等多個次元來講,一如麓湖的總設計師羅立平剛剛釋出的“群島計劃”,麓湖生态城的一切以“人”為核心,希望所有認同美好家園,認同“麓客”價值觀和理念的人們,彼此充分連結,為城市和社群注入永續發展的動力。而社群教育,正是連結的開始和有效實踐。

麓湖開啟社群教育形式

與全國首部社群教育立法不謀而合

2017年2月1日,《成都市社群教育促進條例》開始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部專門針對社群教育的地方性法規,也是成都市實作“建構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城市”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麓湖攜同麓客共同打造社群型學習空間“麓客學社”,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專屬的學習交流空間。

而早在2013年,麓湖已經開啟社群教育形式,建構新型社群組織,并推動社群組織的學習交往和跨界連結。

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麓客們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組建了大大小小數十個麓客分會,藝術會、雅集會、時尚會、悅己會、悠遊會、讀書會、旗袍會……發展至今已有30個不同興趣主題的麓客社群。

在這30個社群自組織的基礎上,麓湖建構了一個以熱愛為驅動力,以課程為核心的新型社群交往方式。讓每一個社群成員可以突破認識半徑、學習半徑和社交半徑,并以此為基礎,展開美好生活,共建美好家園。整個2017年,麓客學社共上線16個系列課程,近200場課程及沙龍,吸引8000餘人次深度參與。

麓客社群:社群教育創造美好生活内涵

此次“麓客+2018城市創想禮社群開放日”即是麓客社群對2017年的總結和對2018的暢想。通過麓客學社這個社群教育平台,讓人人可學習,可成長,學習成長的價值又反哺社群建設和家園共創。讓每一個個體感受到充分的社會參與感與貢獻力,這也正是積極生活态度和幸福感的來源。

在麓客+城市創想禮上受邀演講的麓客藝術會會長羅文濤認為,“一個女人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群,一個社群影響一個社會,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找到心裡的那束光。”

在社群開放日的分享中麓客茶美學會會長劉海遙分享到,“家門口的學堂,又是有趣的學堂,何樂而不為啊,我們能夠參與其中,也是覺得挺興奮,也挺有趣的,也很有成就感,這是共創的一個概念”。

麓客雅集會會長唐文婷一直用音樂來連結社群,“大家能夠走到一起,有一種共同的價值觀,我們通過這樣的學習,連接配接了每一個人,然後在這種學習中大家有更深的溝通和了解,我覺得麓湖建立了一個有溫度,有營養的社群。”

麓鳴讀書會台灣行,就是一種社群教育走出去的先例。台灣山窗螢悠遊山野學會創始人、麓鳴讀書會總顧問黃菁先生表示:“成立讀書會是為了連結更多的家庭,家庭教育是社群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愛與陪伴,愛與榜樣就是最好的教育。”

社群教育連結社群智慧 開啟群島計劃

在剛過去的2017年12月,麓客社群的學員們剛剛結束了他們親手操辦的“此處生活——麓客社群2017年度成果展”。近15個社群分别展示了過去一年的學習成果,他們用自己的這份熱愛,創造出了獨屬于麓湖的社群文化,以及豐沛繁茂的麓式生活方式。

對于未來,麓湖的總設計師羅立平提到,人,才是一座城市中最核心的土壤,而設計師與開發者不過是園丁。隻有土壤被激活,抱着同樣的價值觀,充分參與,這個城市才能真正煥發出生生不息的活力,這就是“群島計劃”,希望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孤島”狀态,通過連結和共創,重構城市、社群與人之間的關系。

社群教育也成為“群島計劃”的第一個探索實踐,每一個社群以及社群個體在學習和連結的過程所迸發出來的智慧,将是麓湖非常珍視的活化因子。

在這樣一個學習連結過程中,麓湖将幫助所有參與者成長、連結、創造,成為價值共同體,給每一位共創者提供各種支援平台和孵化平台,提供全新産業發展機遇,促使城市不斷更新,自我更新,給城市的永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