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題: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 重新整理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共記錄到的紅蜻蜓有10種。圖為重新整理海南蜻蜓紀錄的紅腹異蜻。盧剛 攝
今年8月初,海口五源河紅蜻蜓家族裡突然蹿出一位“網紅”明星,并迅速登上熱搜榜,它就是重新整理海南蜻蜓紀錄的紅腹異蜻。根據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态監測報告顯示,五源河記錄到“紅色系”蜻蜓共有10種。
發現這隻不一樣的蜻蜓是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的項目主任袁浪興,在得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蟲學博士張浩淼的認證後,确定了這是海南蜻蜓品種新紀錄——紅腹異蜻,海南蜻蜓品種“戶口簿”上自此又增添了一個新成員。
海南首次發現紅腹異蜻報道一出來,立即引起廣大網友熱議,并迅速登上熱搜榜,“不會吧,這不就是常見的紅蜻蜓嗎?”“這種紅蜻蜓,我從小見到大。”“小時候在河邊放牛經常見到。”
……
“紅蜻蜓的種類非常多,對于本身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市民遊客來說,是很難差別其中微小差異的。”在我國蜻蜓圈有“大佬”稱号的張浩淼指出,“在海南調查蜻蜓的十多年中,我們都沒有發現過紅腹異蜻的蹤迹。”
“其實,網友提出這樣的質疑很正常,對于非專業人士或蜻蜓愛好者而言,蜻蜓鑒别比較難。”8 月24日,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在海南已記錄的 160 多種蜻蜓中,屬于“紅色系”的就有近20種,其中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的紅蜻蜓就有10種。
這10種紅蜻蜓分别為紅腹異蜻、赤褐灰蜻、網脈蜻、黃翅蜻、紅蜻、曉褐蜻、紅胭蜻、赤斑曲鈎脈蜻、黃蜻、雲斑蜻。是以,大家眼中以為的紅腹異蜻,很可能并不是本尊,才會有“從小見到大”的誤解。
“當然,對于這些新紀錄和新物種的發現,或者基礎物種的調查,光是專業研究人員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業餘科學愛好者在其中會有很大的作為和貢獻。”盧剛指出,紅腹異蜻的發現者袁浪興就是一名業務蜻蜓愛好者,因為他的堅持,才重新整理了海南蜻蜓新紀錄。
來源:海口網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