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種小動物——福壽螺,相信在農村生長的親們都見過,若果你沒見過,也應該聽大人們講過。當然啦,沒聽說的親們不要緊,下面請聽小編娓娓道來: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福壽螺,又叫大瓶螺、蘋果螺。原産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引入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海南、台灣、湖南等省),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适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産量高,中國各地均有養殖。其肉質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為人們喜愛。另外,它還是一些珍貴水産動物的飼料。如果一個人食用沒有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内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緻癡呆,甚至死亡。如此危險,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呢?你還敢吃嗎?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想要預防吃不到福壽螺,就得學會放大招,第一招:認清楚福壽螺的形态特征是怎樣的。

個體大,每隻100~150g,最大個體可達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稱。福壽螺殼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體重的48%,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高蛋白飼料。

福壽螺整個身體由頭部、足部、内髒囊、外套膜和貝殼5個部分構成。頭部腹面為肉塊狀的足,足面寬而厚實,能在池壁和植物莖葉上爬行。貝殼短而圓,大且薄,殼右旋,有4~5個螺層,多呈黃褐色或深褐色。有一個薄膜狀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具有輔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氣後能使螺體浮在水面上,遇到幹擾就會排出氣體迅速下沉。

福壽螺與田螺相似,但形狀、顔色、大小有差別。福壽螺的外殼顔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田螺則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長而尖,福壽螺椎尾則平而短促;田螺的螺蓋形狀比較圓,福壽螺螺蓋則偏扁。

具一螺旋狀的螺殼,顔色随環境及螺齡不同而異,有光澤和若幹條細縱紋,爬行時頭部和腹足伸出。頭部具觸角2對,前觸角短,後觸角長,後觸角的基部外側各有一隻眼睛。螺體左邊具1條粗大的肺吸管。成貝殼厚,殼高7cm。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福壽螺的生活習性: 福壽螺喜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叢集栖息于池邊淺水區,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莖葉上,或浮于水面,能離開水體短暫生活。最适宜生長水溫為25~32℃,超過35℃生長速度明顯下降,生存最高臨界水溫為45℃,最低臨界水溫為5℃。在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福壽螺可自然越冬。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福壽螺的生長繁殖:

福壽螺為雌雄異體、體内受精、體外發育的卵生動物。每年3~11月為福壽螺的繁殖季節,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适宜水溫為18℃~30℃。一次受精可多次産卵,交配後3~5天開始産卵,夜間雌螺爬到離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樁、水生植物的莖葉上産卵。卵圓形,卵徑2毫米左右,初産卵粉紅色至鮮紅色,卵的表面有一層不明顯的白色粉狀物。卵粒互相粘連成塊狀,每次産卵一塊,200~1000粒,一年可産卵20~40次,産卵量3~5萬粒。

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遊生物等。幼螺發育3~4個月後性成熟,除産卵或遇有不良環境條件時遷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幹旱則緊閉殼蓋,靜止不動,長達3~4個月或更長。需要注意的是,1隻雌螺經1年兩代共繁殖幼螺32.5萬餘隻,繁殖力極強。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福壽螺的危害如何啊?

福壽螺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台灣,1981年由巴西籍中國人引入廣東。1984年後,福壽螺已在廣東廣為養殖。由于過度養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釋放到野外。福壽螺适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很強,又繁殖得快,是以迅速擴散于河湖與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種類繁多能破壞糧食作物、蔬菜和水生農作物的生長,已成為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有害動物。

在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福壽螺可自然越冬,年發生兩個世代。在廣西鹿寨縣等地,福壽螺在稻田的發生密度高達16.95個/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為7%~15%,最高達64%。福壽螺食性雜、危害蓮藕,幼螺可從葉底啃食浮貼水面的荷葉,緻使荷葉葉片穿孔或缺刻,嚴重時葉片被啃食得千瘡百孔,難以抽離水面。福壽螺還危害水仙花、蘭花等各種水生植物,成為中國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

此外,福壽螺還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極易給周圍居民帶來健康問題。估計中國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萬公頃。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對福壽螺的防治是以化學防治為主,輔以人工防治,養鴨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對福壽螺的生态習性了解不夠,防治不力。特别是選用的化學殺螺劑對水體毒性大,嚴重污染水質;施藥量大、成本高、效果差。

福壽螺能夠咬斷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導緻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産達20%以上。除齧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還傳播廣州管圓線蟲【1】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會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與腦膜腦炎,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頸部僵硬、面神經癱瘓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癱瘓、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解釋:【1】廣州管圓線蟲病,又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膜炎。該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因進食了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生或半生的螺肉而感染。其幼蟲主要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腦膜和腦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緻死或緻殘。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相關報道

北京有兩人吃過“麻辣福壽螺”、“涼拌螺肉”兩道“美味”後,被診斷為“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人出現了持續兩周的頭痛,嚴重的時候頭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動,走路、坐下、翻身的時候頭痛得更厲害,同時覺得頸部僵硬、活動受限,還伴有發燒、乏力等症狀。經過醫院專家的詳細檢查後,一緻診斷為“廣州管原線蟲病”。

連平的這種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毒性強,你可能吃過

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介紹,每隻福壽螺含廣州管圓線幼蟲多達3000至6000條。輕度感染者會有輕度的頭痛以及低熱,嚴重者會有較重的神經系統病變。确診後以丙硫咪唑等藥物進 行治療。建議食用過福壽螺等螺類的人,如果出現異常反應和不适,應盡快就診。

連平的親們,請不要去田裡抓來吃啦,但是可以滅了它們,記得不要錯把福壽螺看成是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