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隻多音天蠶蛾 (polyphemus moth , )顯著大的羽狀觸角
觸角(antennae)是大多數節肢動物長在頭部的并且是可搖動的感覺器官。在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中,昆蟲綱的所有昆蟲都有一對觸角,但是蛛形綱(Arachnida)的種類沒有觸角。昆蟲的觸角是分節的,它通常位于頭部複眼上方或複眼之間。
一、昆蟲的觸角有什麼功能?
觸角是昆蟲重要的感覺器官,但是不同昆蟲的觸角,其感覺功能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觸角可以用來探測氣味和味道、風速和風向、溫度和濕度、甚至也可感受觸覺。一些種類的昆蟲的觸角上有聽器,是以它們具有聽覺的功能。觸角除了其感覺功能之外,在有些種類的昆蟲中,觸角還具有非感官的作用,例如抓捕獵物等。
二、昆蟲觸角的主要類型
由于昆蟲的觸角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形态在不同的昆蟲種類間也有很大的差異。在昆蟲世界裡,觸角的形态千變萬化,但大體上可以分為13種不同的類型。了解昆蟲觸角的形态特征,對人們識别昆蟲會有很大幫助。
1. 具芒觸角(aristate antennae)
家蠅的具芒觸角
具芒觸角形似袋狀,側邊長有芒狀剛毛。最典型的具芒觸角見于雙翅目(Diptera)的蠅類。
2. 錘狀觸角(capitate antennae)
蝴蝶的錘狀觸角
在錘狀觸角頂端 部顯著膨大為錘狀或球狀。“capitate”這一術語源自拉丁語的“”,意為“頭”。典型的缍狀觸角見于鱗翅目(Lepidoptera)的蝶類。
3. 棒狀觸角(clavate antennae)
一種理葬甲的棒狀觸角
“clavate”這個術語源自拉丁語的“”,急為“棒”,棒狀觸角沿端部逐漸變粗呈棒狀,與錘狀觸角不同,錘狀觸角是在端部突然膨大為錘狀或球狀。 典型的棒狀觸角見于鞘翅目(Coleoptera)的一些甲蟲,如埋葬甲(carrion beetles)。
4. 絲狀觸角(filiform antennae)
螽斯的絲狀觸角
絲狀觸角細長如線狀,觸角的每節粗細程度均勻一緻,不會沿尖端突然變細。“filiform”源自拉丁語的“”(意為“線”)。具絲狀觸角的昆蟲如:蛩【讀作qióng】蠊目(Grylloblattodea)的蛩蠊(rock crawlers)、螳脩目(Mantophasmatodea)的螳螂(gladiators)、缺翅目(Zoraptera)的缺翅蟲(angel insects)、蜚蠊目(Blattodea)的蜚賺(cockroaches)等。
5. 扇形觸角(flabellate antennae)
“flabellate”源自拉于語的 “”,意,為“扇子”。在扇吠觸角中,末端部分橫向拓寬為長的裂片彼此疊放,看起來就像折疊的紙扇。典型的扇狀觸角見于鞘翅目、膜翅目(Hymenoptera)和鱗翅目(Lepidoptera)的一些昆蟲中。
6. 膝狀觸角(geniculate antennae)
螞蟻的膝狀觸角
膝狀觸角從中部或近中部曲折如膝狀。“geniculate”源自拉丁語的 “”,意為“膝蓋”。典型的膝狀觸角見于螞蟻和蜜蜂等昆蟲。
7. 鰓葉狀觸角(lamellate antennae)
一種甲蟲的鰓葉狀觸角
“lamellate”源自拉丁語的“”,意為“薄的鱗片”。這種類型的觸角端部扁平嵌套如鰓葉狀。典型的鰓葉狀觸角見于一些甲蟲中。
8. 念珠狀觸角(monofiliform antennae)
白蟻的念珠狀觸角
“monofiliform”源自拉丁語的“”,意為“項鍊”。念珠狀觸角看起來像一串珠子。這種觸角每節似大小均勻的小珠。最典型的念珠狀觸角見于等翅目(Isoptera)的白蟻(termites)。
9. 栉狀觸角(pectinate antennae)
一種甲蟲的栉狀觸角
顧名思義,這類觸角形似梳子。梳狀觸角的各節朝一側延伸,使整個觸角看上去像把梳子。雙栉狀觸角看起來像是雙面梳子。“pectinate”一詞來源于拉丁語的“”,意思是“梳子”。栉狀觸角主要見于一些甲蟲和鋸蜂(sawflies)中。
10. 羽狀觸角(plumose antennae)
蠶蛾的羽狀觸角
這類觸角每節有羽狀分枝,看上去就像鳥的羽毛。“plumose”源自拉丁語的“”意為“羽毛”。典型的羽狀觸角見于鱗翅目的蛾類。
11. 鋸齒狀觸角(serrate antennae)
一種叩頭蟲的鋸齒狀觸角
這類觸角像鋸子一樣,在各節一側有缺齒狀凹凸呈鋸齒狀。“serrate”一詞來源于拉丁語“”,意思是“鋸子”。典型的鋸齒狀觸角見于一些甲蟲。
12. 剛毛狀觸角(setaceous antennae)
蜻蜓的剛毛狀觸角
“setaceous”源自拉丁語的“”,意為“剛毛”。剛毛狀的觸角呈剛毛狀,從觸角的基部到頂端逐漸變細。典型的剛毛狀觸角見于蜉蝣目(Ephemeroptera)的蜉蝣(mayflies)和蜻蜓目(Odonata)的蜻蜓和豆娘。
13. 具刺觸角(stylate antennae)
一種食蟲虻的具刺觸角
“stylate”源自拉丁語的“”,意思是“針刺“。這類觸角的最後一節的端部具一尖刺,有的可延長呈須狀,但尖刺隻是從末節端伸出,而不是從側面伸出,這是具刺觸角與具芒觸角的根本差別。典型的須狀觸角見于短角亞目(Brachycera)食蟲虻(robber flies)、 鹬(yù)虻(snipe flies)和(蜂虻bee flies)。
美麗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