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松養魚!
如果說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最接近原生态環境的魚缸,它一定不會是裸缸,大部分為草缸、各類原生态造景魚缸和南美造景魚缸,在這些魚缸中養魚,會讓我們有一種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感覺。

雖然說最近很多原生魚确實比較流行,但對于很多新手來講,由于時間和精力問題,以及個人愛好和技術水準等原因,并不願意去飼養各種原生魚類,而把目光瞄向了看起來極為飼養的各種小型燈科魚類。
使用一個極為簡單的小魚缸,适度進行草缸造景,就可以飼養它們了,同時也可以欣賞它們群遊的狀态,按理說在環境、水質上不應該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為什麼它們還是會接二連三的、不斷走向死亡呢?
比如說:紅綠燈魚、紅鼻剪刀、黑尾大勾、斑馬魚、白雲金絲、一眉道人等。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不是便宜沒好貨,而是大多數人根本不會去加以重視</h1>
除了一眉道人,在這些小型魚中的價格能夠相對貴上一些,其他的很多小型魚的價格都是極為便宜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人工大量繁殖。
特别是一些轉基因的斑馬魚,或者紅綠燈、紅鼻剪刀,我們可以随便到觀賞魚市場上去觀看、去尋找,能夠挑選到體型稍微肥碩點的,幾乎是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骨瘦如柴。
别說是新手,就是老手看了也很頭疼,這是它們第一點最不容易養活的原因。
尤其是這些小型觀賞魚,大部分都不可能是單條購買,一般的都是一買一群,十幾條或者幾十條的購買,都是在同一個魚缸裡挑選的同一批魚。
假設體質較差的話,那麼這一群魚的體質幾乎都一樣。
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後,隻要有一條魚開始拜拜,其他的很快就會尾随而去,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在觀賞魚市場或者魚店裡,它們為什麼就不拜拜,這不是很奇怪嗎?
<h1 class="pgc-h-arrow-right">死魚肯定都處理了,而且死亡速度很快,活下來的,那是沒到發病的時期或者是沒有一個發病的誘因</h1>
對于上述的這些小型魚來說,如果正式開啟了大批量死亡的程序,尤其是在觀賞魚市場,飼養密度非常之大,那麼,有可能在一兩天以内,幾乎就清缸了,可能今天我們到魚店裡去看,水面漂浮着一兩條死魚,明天再去看的話,對不起,魚已經賣完了……
但是,這些小型觀賞魚如果暫時不發病,我們不去輕易投喂的話,它們還是會堅持一段時間的,除了紅綠燈可能因為不耐受新水而大量、快速死亡以外。
其他由于過度饑餓導緻了内寄或者腸炎的小型魚,有很多在短期内并不會發病,比如說一周或者十天左右,但是絕對不能再次挪缸或者大量投喂去刺激到它們,在魚店裡老老實實呆着,到順利賣出去,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可惜的是,一旦我們把它們購買回家,突然間又再次變換了水質、水溫,或者旅途折騰、或者沒有過溫、過水,或者魚缸裡還有其他觀賞魚的病菌,進行着不斷地交叉感染,以及我們在觀察了三四天以後,認為狀态正常,直接就開始大量投喂。
這些所有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就會讓它們之前殘留在體内的什麼腸炎、内寄、鰓病等等,通通在短時間内迅速爆發,之後就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大批量死亡現象,那是我們根本就無法去阻止的,隻能瞪着眼睛幹看着,一條、幾條、直到一群魚全部拜拜……
<h1 class="pgc-h-arrow-right">為什麼有些魚友能把它們飼養的很好?魚店裡也可以啊</h1>
但我們并不是說,上述的各種小型觀賞魚,一定就沒有好魚可選,肯定會有的。
這個事情,其實魚店老闆最清楚,同樣的水質、同樣的管理、同樣的置之不理,哪一批燈科魚,它們就是很強悍,根本不會死亡。
好的時候,一個魚缸裡上千條的紅綠燈,過去大半個月,一條它也不死,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對于我們魚店老闆來說,這就是撿着了,說句實話,誰也不希望自己售賣的觀賞魚有病或者死亡的。
因為這些小型魚的發病太快,如果批發的品質不好,一般都會砸在自己手裡,還沒賣出去,已經傷亡過半了,這個責任絕對不在魚店老闆身上。
那麼說,我們就明白了,好魚不是沒有的。
隻是說,我們根本沒有遇到,或者說沒有那個耐心去選擇和尋找罷了,這才是最為主要的問題。
有些魚友會說了,哦,紅綠燈魚比較喜歡老水,一入新水就容易出問題,是以我要困水一段時間再去飼養,這個肯定是正确的。
但是它們對于這個新水的耐受度到底如何,名額又是多少?
沒有人會去為這麼便宜的魚去做認真研究的,如果它們在魚店裡遭遇到了新水刺激,我們拿回家之後,哪怕水質再好,那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它們已經緩不過來了。
不過,也有很多的紅綠燈魚在魚店裡活的可興奮了,啥事也沒有,這個會與魚店裡沒有交叉飼養和适度困水或者使用的是老水魚缸有關,但是,更為重要的,一定是這批觀賞魚的體質根本沒有問題。
由此可見,對于這些小型觀賞魚來說,一個健康的體質,會有多重要?
好魚幾乎不用管,也不怕什麼交叉感染、适度新水有些它們也能接受,但是,一旦體質過差,那就是哪哪都是問題,怎麼去調理、去投喂、去飼養,都是一個死。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就是一個原因要了命,但其他問題也要多注意</h1>
是以說,為什麼很多新魚友連個斑馬魚都養不活?
問題就在于選魚,其他才是水質和投喂以及不當混養問題,這些現象不是不重要,我們也要适度注意,否則的話,同樣的道理,好魚早晚也能給它養死。
體質較好的紅綠燈魚,一次新水刺激或者可以接受,兩次、三次呢?不一定哪一次趕上疾病集體爆發,也就全部完蛋了。
而一眉道人,有的魚友反應,這個魚是真皮實,有的魚友反應,這個魚是真難養。
原因就在于它們的好動性和打鬥性,多去注意觀察它們的遊姿和體表外傷吧。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眉道人是跳缸冠軍,在魚店裡,今天來了一撥人買個十來條,把整缸魚撈了個天翻地覆,有跳到地上的,撿起來再扔回魚缸去,明天、後天接着如此再來……它怎麼可能不患病呢?
是以,這裡還有一個選魚和買魚時機的問題。
不信,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凡是在魚店長期造景缸裡生活的一眉道人,基本不對外售賣的,保準它們一個個活的都很好,即使一年也不會死一條的,原因又在哪裡呢?
為什麼我們購買的一眉道人,回家之後不是爛嘴巴、就是白點、潰爛呢?有外傷啊。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