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盤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圖譜》跟不上鳥兒遷來的腳步

作者:光明網

光明日報固原8月28日電記者王建宏、張文攀日前在甯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訪時,看到一本2019年11月出版的《六盤山鳥類圖譜》。翻開這本圖譜,17目46科200種鳥兒躍然紙上,每隻鳥兒舒展的身姿,都仿佛是林間的精靈。可是令從業人員“煩惱”的是,這本出版不到兩年的圖譜就已經“過時”了:到今年8月20日,保護區的從業人員和“鳥粉”們又發現了34種新鳥類。

六盤山區地處黃土高原,曾經“山是和尚頭,缺水如缺油”。甯夏六盤山自然保護區面積678平方公裡,橫跨固原市的泾源、隆德、彭陽三縣,是我國32個内陸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之一的六盤山-子午嶺優先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代人53年來接續增綠補綠,自然保護區森林覆寫率翻了近3倍,提高至如今的64.5%,活立木蓄積量占甯夏的一半。

生态好不好,鳥兒最知道。為了摸清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家底,20世紀80年代及2011年,保護區曾兩次組織力量對區域内鳥類進行專項調查,記錄鳥類15目36科158種,受調查技術手段限制,調查記錄隻有文字、沒有圖像。

2016年,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開展鳥類專項調查,此次調查不僅技術手段先進,且廣泛動員多方力量參與,利用高品質照相裝置和器材,曆時3年,對發現的每一種鳥類進行圖像記錄及不同時段記錄認證,共記錄到鳥類17目46科200種。不僅鳥的種類比此前增加了2目10科42種,且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鹳、胡兀鹫的身影。2019年,有關方面将這些鳥類照片結內建書,定名《六盤山鳥類圖譜》,這也是保護區設立以來,首次為鳥類著書。

“我們的圖譜趕不上鳥兒品類的變化啊!”在小南川,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郭志宏扛着攝鳥“長炮”,“咔嚓”一聲,給一隻停在溪間樹枝上的鳥兒來了張特寫。他說,這是鹮嘴鹬,堪稱“水質鑒定專家”,它們能生存的地方,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目前這種鳥在保護區有9至12隻。去年4月的一天傍晚,他還在二龍河見到了黃腿漁鸮,這一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在六盤山屬首次發現。

作為《六盤山鳥類圖譜》的主要編輯者,郭志宏的“煩惱”是甜蜜的:“生态越來越好,才會吸引鳥類和其他動物‘用腳投票’。我們歡迎鳥兒們來六盤山打卡,為《鳥類圖譜》添新頁。”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9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