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作者:酒館奇談

各位看官客人,大家好!我是酒館小老闆,今天我們來聊一部電影——華納近日定檔籌拍的新電影《中國藝術品大劫案》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該片是一部“圓明園大劫”中被掠文物在歐洲失竊案的電影,改編自Alex W. Palmer撰寫的2018年《GQ》雜志文章,聚焦前幾年在楓丹白露等多家歐洲博物館發生的中國文物失竊案。

2016年瑞典斯德哥爾毛王公的中國管被盜

2012年倫敦妃子威廉博物館和達勒姆的東方博物館被盜

2015年法國風丹白鹿宮被盜

2018年挪威貝爾跟 cold 博物館被盜

該文章意指分析歐洲博物館中,發生的中國文物被盜事件。不過有趣的是開篇直接開始引出陰謀論——太奇怪了,中國的偉大文物,是如何從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持續不斷被偷走的,這是陰謀嗎?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作者表示這些盜竊案件的速度快、規模大,應該是有針對性作案,這些失竊文物中有當年鴉片戰争中被英法掠奪的中國圓明園文物,是以,背後操縱并實施這一系列文物盜竊案件的,實際是中國。沒人知道是誰如今偷走了它們,又不斷有文物地回到中國。在中國,新一代富豪們收集從圓明園流失的古老藝術品,而博物館方對這些失竊事件保持沉默,人們對其安保的不信任将其放在了弱勢。文章質疑中國方面可能在盜竊行動中扮演了角色(文中受訪的中國文化藝術界多人在看到該文章出版内容後對其中說法提出質疑),并探讨誰能擁有藝術、曆史和文化等話題并多方引導指向中國。還将中國派出考古學者參與海外散落中國文物調查的正當研究稱之為“狩獵”,此行為意圖是為大規模偷盜做提前準備。作者還強調說中國在戰術上的轉變是顯而易見的,中國不再滿足于被動的坐視藝術回歸,不出意外在整個歐洲盜竊已經開始了。文章最後作者還故作難過的說,盜回被盜取的文物中國人意識不到有什麼錯。還有作者把追尋流失海外文物的中國人描述成鬼鬼祟祟的賊形象,諷刺其是炫耀型愛國主義,将各種付出努力的人身上打上标簽。

衆所周知圓明園大劫是一場國難,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援配合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法聯軍洗劫兩天後,向城内開進。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箧。他們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将受到曆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這段話代表着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土匪地痞們已不再滿足于搶劫财富,他們把園内火劫之餘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内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内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至此,圓明園大劫成了民族史上永遠的一個痛。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近日華納兄弟公司敲定了一部新電影準備籌拍名為中國藝術品大結案,要将這文章中子虛烏有的猜測拍成電影,該電影稱中國人自己偷走了中國的文物。華納兄弟還特意布置了全華藝導演和編劇陣容,編劇是歐陽萬城(《矽谷》、《太空部隊》導演)和傑西卡·高(《女浩克》、《瑞克和莫蒂》導演),導演是朱浩偉(《驚天魔盜團2》《摘金奇緣》《特種部隊2》導演)。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歐陽萬成和傑西卡·高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朱浩偉

這些華裔有名有利,雖然他們已經不是中國國籍,但他們始終是華裔血統。電影一旦上映,他們的行為就是在民族,最深的傷口上撒鹽。

中國曆史研究院更是發文怒斥華納兄弟這是真正的賊喊捉賊,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

據中國文物協會統計建國至今,我國通過司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搶救征集的方式促成了15萬多件中國文物的回歸。也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拓寬文物追索的管道,加深對文物保護的敏感度教育把更多華夏燦爛的文化接回家,前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更多有趣的内容,更多知識的科普,盡在酒館,點贊、關注我,随時掌握最新動态。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寫下你想知道的内容,下期科普可能就是你想知道的内容,我們下期再見。

賊喊捉賊!華納新片污蔑圓明園失竊文物是國人所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