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封面新聞記者 席秦嶺 徐湘東 肖洋

美姑,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是四川最後一批摘帽的貧困縣。全縣總人口26萬餘,其中,彜族人口占98%以上,農村人口100%為彜族。

美姑是涼山州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縣。292個行政村中有272個貧困村,貧困村數居全省第三、全州第一,有10.13萬名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最高達40.25%。

脫貧後,如何綠色崛起,防止規模性返貧,成了這個城市管理者重中之重的任務。封面新聞專訪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時,他開出了補短闆、抓産業、重規劃三大處方。

補齊短闆

防止規模性返貧

10.13萬名貧困人口脫貧,這對美姑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些群衆脫貧了,如何防止他們返貧,成為壓在美姑幹部們心上的一塊大石頭。

馬小甯分析,美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短闆如下:一是貧困群衆内生動力較弱,返貧風險較高;二是幹部帶動能力不足,管理人才、專業人才短缺;三是農業産業現代化發展慢,對貧困群衆持續增産增收帶動成效不明顯;四是禁毒防艾和生育秩序整治等基層治理能力提升還需加強。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

如何補上這些短闆?馬小甯指出:一是抓防返貧保障機制。認真落實“四不摘”政策,重點關注邊緣戶、監測戶和特殊困難群體,紮實做好已脫貧人口“回頭看、回頭幫”,消除“視覺貧困”,持續鞏固脫貧成效。二是抓富民強縣産業。結合省委“10+3”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建設,加快建成20個園區、300個産業基地、1000戶産業大戶,建好扶貧工廠,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增強産業扶貧帶貧減貧能力。三是抓人才教育培養。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和職業農民教育訓練水準,抓好職業教育,培育好本土人才;用好農民夜校平台,培養一批種植養殖能手,儲備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助力基層治理。四是抓特殊問題治理。加快綠色家園建設投用進度,管控好在冊吸毒人員,落實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防治措施, 深入推進生育秩序整治,培樹健康文明新風。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産業進入越來越多的鄉村

重規劃方面,他說,接下來,美姑要成立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把各地到美姑幫扶的懂規劃、财會、工民建、地質勘探、招投标等專業的隊員集中起來,為美姑的十四五規劃進行研判,拿出适合當地發展的五年計劃。

綠色崛起

将風電作為發展工業的突破口

在馬小甯看來,美姑綠色崛起和防止規模性返貧,産業是重點。他透露,工業上,美姑将發展風電作為突破口。

高高的山崗上,涼山的風一吹,帶動風車轉動,每轉動一次就為電力生産一次。風車,又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印鈔機”。涼山作為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産業基地,風能正成為衆多電力公司搶占的資源。

馬小甯說,美姑已經建成兩個風電項目,每年發電31.8萬千瓦;四川能投正在投資建設一個5萬千瓦的項目。“美姑以風能為突破口,大力通過綠色GDP。”他說,美姑要堅決踐行習總書記的兩山理論,拒絕高污染高能耗企業進駐,絕不因為GDP犧牲環境。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美麗的美姑自然風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高品質發展、碳中和、碳達峰、生态補償、生物多樣性保護、能源結構轉型等相關議題屢被提及。在國家的頂層設計中,馬小甯看到了美姑的機遇。他說,美姑産業基礎薄弱,缺乏工業支撐,這其實是一個後發優勢,未來,美姑可以賣碳排放名額,作為一筆新收入。

農業方面,美姑将以屠宰冷鍊為支撐,推動現代特色養殖大發展。規劃建設1個A級屠宰場,建成240平方米綜合性氣調庫1個、1000平方米綜合性氣調庫1個、360平方米凍庫1個,屠宰場1個,推動特色養殖向全産業鍊發展。目前,當地已建成62個标準化肉牛養殖場。未來,還将以泡菜鹹菜為支撐,推動高山露地蔬菜增效益。農業産品如何實作外銷?他說,美姑計劃借用電商管道,将美姑的有機食品推向中國人的餐桌。

建精神家園

創中國彜文化民族風情生态康養旅遊目的地

美姑的文化淵源流長,自然風光旖旎。

美姑的莫古格埠是涼山彜人先祖古侯、邛涅會盟的地方,他們在此繁衍生息,共同開辟大小涼山,被視涼山彜族發祥地,文化淵源流長。美姑是著名的“畢摩文化之鄉”,活躍着衆多大大小小的畢摩,經書裡記載了很多醫術。大風頂生活着50多隻大熊貓,在那裡觀日出、賞雲海,有一覽衆山小之意境。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大風頂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

如何盤活這些文旅資源?讓更多人認識、走進美姑,讓美姑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馬小甯說,美姑瞄準了中國彜文化民族風情生态康養旅遊目的地的目标,打好彜族文化牌,計劃在民間收集畢摩傳承下來的經書,把經書裡涉及到彜醫學的部分梳理出來、固定下來,傳承下去。對于文旅産業,他也有一些思路,比如,建雕塑、修博物館等,為涼山的彜人建一個精神家園。

迎接高速和高鐵時代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綠色崛起,交通是重要的保障。

如今,從西昌出發,驅車前往美姑縣城,171公裡的山路需要走近4個小時。盡管那裡有熊貓之鄉、摔跤之鄉、畢摩文化之鄉、美女之鄉、瑪瑙之鄉的美譽,但這些年,由于交通不便,美姑手握的這些好牌都無法發揮效應。

美姑人民急切盼望高速公路和高鐵時代的到來。

防止規模性返貧 涼山美姑縣委書記馬小甯開三大“處方”

對此,馬小甯說,樂西高速經過美姑,規劃中時速350公裡的宜西攀高鐵也計劃途經美姑。目前,在青山綠水中、溝壑峽谷間,樂西高速正加緊施工建設中。

“這兩條通道的建設,必将改善美姑交通條件和區位優勢,随着人流、物流、資訊流的進入,也将促使當地老百姓的觀念發生巨變。”馬小甯說,他相信,觀念的改變,必将會讓發展經濟成為當地的意識主流,将助推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推動美姑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要求幹部每月讀兩本書

用知識武裝幹部提高幹事創業的本領

從2018年主政美姑以來,馬小甯感受最明顯的是,當地幹部需要加強學習。否則,在新一輪發展浪潮中,美姑将不進則退。現在,美姑縣的重點任務已經由脫貧攻堅轉向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及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幹事創業,需要人才,如何盤活現有的人才資源?如何增強現有幹部的本領?

對此,馬小甯在美姑推行了讀書計劃,要求每個幹部每個月讀兩本書,用知識武裝幹部,讓幹部逐漸專業化。

這個讀書計劃并非說說而已。馬小甯要求幹部讀完書後要寫讀書筆記,談感受談對工作的啟發,并帶着從業人員調研,思考如何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如何接續鄉村振興,撰寫調研報告,并将其納入幹部考核和績效考核範疇。

“我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倒逼美姑幹部進步,推動美姑的高品質發展。”馬小甯說,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們的幹部行不了萬裡路,通過讀萬卷書可以提高認知能力。他憧憬着,通過學習,幹部們增強了本領,再遇到一個議題時,不再長時間議而不決,而是活學活用,迅速抛出幾個方案供決策者參考。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