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如今,在江蘇農村這片創業創新的廣闊天地,一大批新農人大有所為,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在全國新農民新業态創業創新大會召開之際,我蘇網聯合江蘇新聞廣播推出系列報道《金秋迎豐收 點贊新農人》,一起聆聽江蘇新農人的創業創新故事。
我蘇網訊 在宿遷泗陽,她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月季姐姐”,利用領先國際的快繁技術,她将一片葉子“克隆”成上萬株健康又美麗的花苗,迅速占領了花卉市場,她就是南京林業大學園藝學博士、江蘇新境界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萍。

快繁技術,讓新品種培育提質增效
鄭萍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是一名園藝學博士。6年前,她來到泗陽,着手建立花卉組培基地,月季、綠蘿、紅掌……别人一年才能培育出的苗量,在她這裡隻要3個月。
在新境界花卉公司植物組培技術研發中心,2000平方米的無菌培養間裡,豎立着幾十排實驗架,架上整齊排放着一個個密封小罐,裡面是密密麻麻、細細長長的綠色小苗。
鄭萍告訴記者:“通過快繁技術,把一些母本比較少的品種、新優品種、新培育的品種,引進之後進行規模化生産,提高生産設施建設,主配工廠,建設溫室,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培育一個花卉新品種一般需要9-10年的時間,而通過嫁接等其它方式進行繁殖,效率十分有限,一年最多遞增上百株苗,快繁技術解決了這個難題。鄭萍介紹, “一旦建立了無菌體系,能夠有新的芽誘導出來以後,它的繁殖效率一個月能翻到三倍以上,一年是可以繁殖出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株苗的,是以能夠迅速占領市場。”
科技興農,讓周邊農戶嘗到甜頭
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鄭萍的植物組培中心逐漸發展壯大,并陸續開發出與鮮花、植物相關的工藝制品、食品、化妝品等。今年,公司又擴建了600畝月季主題公園,未來還将建設一個月季博物館,每年開一次月季觀賞大會。
“從目前我們國内的花卉消費來看,雲南已經是幾百億的産業了,未來花卉的消費需求還會呈現出較大的增幅,包括今年十一會迎來一個花卉的重要消費期”,鄭萍表示對花卉行業非常有信心。
如今,許多周邊農戶都加入鄭萍的公司,一起種花、養花、賣花,嘗到了科技興農的甜頭。宿遷市泗陽縣月季種植大戶武運康說:“我們和公司簽訂了一個回收保底價收購,市場行情高,收購價格就高,市場行情不好的話,公司是保底價收購。今年每畝地收益接近2000塊,和原來相比高出了三四倍。”
政策支援,讓企業人才落地泗陽
宿遷市泗陽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副局長,縣委農辦主任王曉晖表示,新境界花卉苗木基地的建設,使得泗陽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他期待,更多有技術、有幹勁、心系農村的年輕人落地泗陽,幹事創業。
“我們泗陽對農業企業加大營商環境建設力度,出台了1112制度,一天産權證辦結到位,一天工商營業執照到位,12天施工許可證到位,今後将以更多的政策優惠,歡迎更多的農業企業來泗陽。”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昕 我蘇特稿編輯/孟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