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作者:見星娛樂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7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聯合貓眼娛樂、優酷出品,指紋任編劇,金牌導演張黎執導,電視劇《盲區》在廈門全劇殺青!

法制劇《盲區》講述了最高法青年法官魯南(夏雨飾)在一個刑事案件死刑複核工作中被庭長臨時抽調南津市去幫忙參詳一起多年奇怪的碎屍案件。魯南(夏雨飾)趕赴南津卻發現這起離奇的碎屍案與斯塔瑞進出口貿易公司總經理田洋(李修蒙飾)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在時限内拔開迷霧,探尋真相 ,魯南(夏雨飾)憑借自己的極限操作,以田洋(李修蒙飾)為突破口,竟然順藤摸瓜還原了一個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案情真相和其背後的國際走私集團驚天大案。

記者日前來到廈門市《盲區》劇組釆訪了該劇主演李修蒙。為了形容劇情和自己這部劇中的表現,李修蒙在我們面前先把手舉高,然後放下來,在低處畫了一條高低起伏的波浪,随後他平靜地說 :大概就是這樣了。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以下是李修蒙的自述。

文:于恩懷

編輯:西慶

大約是今年五月份,有一天我要睡覺了,經紀人孫良打電話給我說有這麼個事兒:“你檔案已呈張黎導演備選,拍攝一半兒角色入刑,需要剃光頭,如果你被選中,你願意剃光頭嗎?”我幾乎想都沒想就連說了起碼十個我願意我願意叭啦叭啦。。。。(笑)

好像都又過了一周,我把這事兒給忘了,有天晚上我又要睡覺,電話響了,那邊告訴我導演和制作人最後拍闆兒決定就是你了。我問:“什麼時候開拍?”同僚說:“後天就拍你,你今天連夜先讀一遍劇本,劇組明天安排你飛往廈門。” 就這樣,第二天我下飛機後立即開始試妝,晚上十一點多我在劇組辦公室第一次見到了張黎導演,我向黎叔深深地鞠了個躬。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2003年5月份我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沒多久非典爆發,我跟幾個朋友無所事事,終日在展覽館和後海那片兒遊蕩。有天回家,打開電視看見電視台正在播《走向共和》,我就大概看了不到十分鐘,直到現在我也無法形容那十分鐘給我帶來了一種怎樣的内心沖擊和情緒震撼。那個時候我好像還有寫點日記的習慣,我應該在日記裡寫過《走向共和》的觀後感,并且拿這部劇激勵過自己。從那時候起,我及我這一輩從業人員,事實上都在時時刻刻關注着張黎導演的一切動向,大概意思就是黎叔的作品等于行業絕對标尺。

第二天中午就開始拍我了,第一天的片場在一個俱樂部,進到現場我發現自己很緊張。其實說實話,做為職業演員,我拍任何一個戲都會有緊張感,但是我喜歡并且可以利用這樣的緊張感,因為緊張可以使自己更加專注和投入,進入表演狀态也可以立刻釋放出多餘的緊張。但是這一次我發現自己沒有了方向,在鏡頭面前對力量的配置設定顯得有些笨拙和明顯的遲饨。

我說不清楚為什麼,那種感覺五味雜陳。但是我立刻告訴自己:攝影片場是我最熟悉的地方,燈 、攝影機 、移動軌道 、戲劇邏輯這一切的一切什麼都沒改變,隻是一起工作的人和要呈現的故事變化了而已。我隻需要帶着一顆專注的心去工作便好,其他的完全聽黎叔指揮。果然,調整過後很快就完成了。

而且這不是我第一次與第五代電影人一起合作,我非常清楚這一代電影人的身上是有着強烈且明顯的使命感,我甚至覺得他們是拿國家棟梁這種級别的标準來苛盡要求自己。你去看他們的作品 ,現在又在這裡近距離接觸與工作,這樣的感受是非常明确且強烈的。這種精神和标準完完全全展現在他們對作品的精細打磨和風骨上來展現。

你問我這次和黎叔合作的感受,其實非常簡單,我就是來學習的。在片場我感覺導演精力十分旺盛,他一直穿梭在監控和現場中間,任何細節都會親自示範,不厭其煩,不知疲憊。我1979年2月出生,他應該比我大二十多歲,但是我感覺他的體能精力比我旺盛好多。(笑)

你應該知道他是中國最傑出的電影攝影師出身,這次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整個拍攝過程中固定機位非常少,攝影機永遠在一個運動狀态之中,現場攝影師扛着攝影機到處跑,我感覺這個戲攝影師運動量和活動範圍比演員還大。(笑) 實際上他的片子攝影機與鏡頭語言也要參與并協助演員的表演。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和這種大師級别的前輩在一起工作最重要的是學習别人那種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待工作的标準,其實就是你打算制作一個怎樣品質的東西?你願意為了這個品質付出多少汗水?忍受多少孤獨與艱辛?這個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想,這些方面的體會和經曆會一直烙印在我身上。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盲區》殺青!演員李修蒙淺談與國寶級導演張黎創作感想

和夏雨之前在北京不同場合見過兩次但是不熟,小時候看他的《陽光燦爛日子》是觸動許多人進入電影行業重要元素之一,也包括我,他是我非常欣賞的男演員。

我在片場屬于話很少的那種,一個不太愛唠嗑的工作環境非常适合我。因為我不知道怎樣用語言去向别人描述自己應該怎樣工作,這個是我的弱項和短闆。但是我十厘清楚并明确自己應該怎樣去做。再有就是我總覺得同僚之間應該保持一個“美麗的距離與分寸”,這樣或許會撞出更多花火與靈感。

廈門啊、、(陷入沉思)廈門這地方這氣候太不殘酷了,太不艱辛,太不苦難了。什麼适者生存,什麼競争在這兒貌似沒有市場。(大笑)在這我幾乎沒見過一張喪臉,每一個人感覺都顯得很從容不迫,而且文明程度非常高,能感覺的到這裡的人幸福指數爆表,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幸運的,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常來。(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