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升正部級一把手後,他面臨四大難題

作者:新京報政事兒

近日,中共中央準許:苟仲文不再擔任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據國家體育總局官網總局上司最新資訊顯示,苟仲文為黨組書記,已經滿65歲的劉鵬不再任局長、黨組書記。

1日下午,閉幕的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經過表決, 增補劉鵬、耿惠昌、蔡赴朝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劉鵬并被任命為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另據中新網報道,10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召開總局幹部會議,會上宣布了體育總局局長任免決定。苟仲文出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不再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職務,但截至“政事兒”發稿,體育總局官網未更新局長資訊。

同樣是10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召開傳達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大會。

黨組書記苟仲文指出,廣大體育工作者切身感受到了總書記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領袖風範,駕馭全局、敢于擔當的雄才偉略,心憂國家、情系人民的高尚情懷,虛懷若谷、以身作則的人格魅力。體育戰線的廣大黨員衷心擁護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核心、全黨的核心,堅定不移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習近平總書記上司核心。

晉升正部級一把手後,他面臨四大難題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此前,苟仲文也曾負責體育方面的工作,去年就曾出任北京市青少年校園足球上司小組組長,帶領該小組統籌上司全市的校園足球工作。不過,這隻是其仕途履曆中的一個“小插曲”。

生于1957年6月、現年59歲的苟仲文,被稱為“專業型官員”。他畢業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擁有管理學博士和研究員級進階工程師身份。2008年出任北京市副市長之前,一直在電子工業和軟體業領域工作,曾任原資訊産業部副部長、工信部副部長等職。

在京工作8年來,苟仲文曾分管教育、科技、經濟和資訊化、品質技術監督、知識産權等方面工作,其任職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書記期間,北京采取了多項教改新舉措,在全國率先公布中考、聯考改革方案等。

此前,體育協會改革已經啟動,體育協會改革是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整個“十三五”時期,中國體育管理體制要“變身”,向政社分開、事企分離、市場引導資源配置設定的方向轉變。

這個“大變身”,是新任體育總局一把手苟仲文的首要任務之一。除此之外,足球改革、“健康中國2030”、預防賽事腐敗等,都是苟仲文面對的問題。

體育管理體制“大變身”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4月,中職聯公司與中國籃協的第二次談判陷入僵局後,盈方中國原董事長馬國力接受采訪時,講了這樣一段話,引起關注。

馬國力認為籃球真正的改革阻力來自體育總局,“籃管中心是想把聯賽做成真正職業化的公司來營運,也承受着來自俱樂部的壓力。而體育總局作為直管部門,卻沒有想好中國體育市場化應該怎麼改。籃管中心把方案遞上去後,就等着體育總局一句話。”

上述言論引發了讨論,有人支援,也有人質疑,不過,各界普遍認為,中國籃球的“管辦分離”體制改革是其中的關鍵問題。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新華社去年底刊發的“聚焦十三五”系列報道,其中一篇聚焦體育圈,分析了中國體育界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當中國代表團在奧運獎牌榜上排名迅速攀升、在亞運獎牌榜上一騎絕塵的同時,舊有體制的積弊也逐漸暴露”,文中稱:競技體育金牌含金量不足,影響力大的基礎大項和職業項目積弱不振,反映出資源配置脫離市場和培養方式的局限性;體育産業發展滞後、結構失衡,一些民間社會體育組織與體育主管部門出現辦賽糾紛等問題,反映出體育行政部門習慣于壟斷資源、與市場争利。

上述問題的核心均指向管理體制與經濟社會和體育發展現狀的錯位,是以,體育管理體制改革是破解問題的一把“鑰匙”。文中強調,“未來五年,是決定中國體育管理體制能否實作根本扭轉的關鍵時期。”

可見,管理體制改革這副重擔,現在已經落在了苟仲文的肩上。

晉升正部級一把手後,他面臨四大難題

苟仲文

足球改革重任

作為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和試驗田,足球改革一年前就已啟動。

去年3月,國務院釋出《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三步走”戰略,指明了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一個月後,中國足球改革上司小組正式成立,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擔任組長,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劉鵬擔任副組長。

去年8月,《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出爐,足球改革邁出重要一步,中國足協開始與體育總局脫鈎。

今年4月至5月,《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先後印發。

半年後,發改委在10月19日至28日短短10天内,連發兩個檔案:關于抓緊落實《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和《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有關工作的通知,和《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重點任務分工》。

發改委連發兩文推進足球中長期規劃落地,可見對于足球産業的高度關注。中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更是幾代國人的夢想。路線圖早已落定的足球改革,怎樣推進才能讓國人圓足球夢?這也是苟仲文的重要任務。

晉升正部級一把手後,他面臨四大難題

根治賽事腐敗

2014年11月,中央第十一巡視組向國家體育總局回報巡視情況時,指出了賽事腐敗問題,“比賽違背公平原則、弄虛作假,破壞賽風賽紀現象比較嚴重;賽事開發經營混亂,缺少必要的規範和監督”;賽事不正之風問題,“賽事審批和運動員裁判員選拔選派不規範、不公開、不透明”。

與中央巡視組回報問題相驗證的是,近年來,賽事腐敗屢有發生。2001年至2002年,足壇曾掀起一陣“打黑風暴”;2009年至2011年,足壇“反賭掃黑風暴”更是震動全國,謝亞龍、南勇、楊一民等一批足球高層官員獲刑。

十八大以來,體育總局多名官員落馬,前遊泳運動管理中心花遊部部長俞麗、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沈利紅、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潘志琛、原副局長肖天等。肖天已于今年9月受審,被控受賄796萬元。中紀委通報肖天的問題時就提到,肖利用賽事審批、體育産業經營等方面謀利。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中央巡視組回報問題兩個多月後,國家體育總局去年1月釋出的巡視整改報告,剖析了賽事腐敗誘因,“金牌至上的政績觀扭曲了體育精神”;“面對金牌帶來的政治榮譽、經濟利益,少數上司幹部出現了完全錯誤的政績觀,公然違背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甚至铤而走險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此後,體育總局将根治賽事腐敗作為重點之一,多次強調“以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賽事腐敗問題增量”,“堅決摒棄以往賽事中'金牌至上'的政績觀”。

不過,徹底改變“唯金牌論”的政績觀,根治賽事腐敗,這對國家體育總局而言是一場“持久戰”。

“健康中國2030”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就在苟仲文執掌體育總局局長一周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于10月25日正式印發。

綱要提出了一系列健康中國建設主要名額,到2030年,人均壽命達到79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5.3億人;92.2%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标準》合格以上等等。同時提出了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公共設施,到2030年,基本建成縣鄉村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在城鎮社群實作15分鐘健身圈全覆寫等目标。

同一天,國務院釋出《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産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支援健身休閑産業發展,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産業發展格局,産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可見,國家層面正在建構全民健身藍圖。體育工作已經不僅是增強人民體質、為國增光,還要為國家增利,為百姓造福。那麼在“健康中國2030”目标下,體育産業如何影響“健康中國”?如何夯實社群體育“基石”,補足場地、運動設施等短闆?這也是國家體育總局的任務。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報記者王姝 校對: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