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月28日下午,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藝術脫口秀《LuTalk·東方城市之光》迎來了今年首組嘉賓:上海平劇院傅希如和江蘇省昆劇院施夏明,兩人是各自劇院和劇種的當家小生演員,也是京昆劇藝術的當代傳播踐行者。而特别巧合的是,兩人在近年又都主演了一部和“梅蘭芳”有關的原創新作,并都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是以,這一次活動,也是一次京昆“梅郎”的特别聚首。

活動現場
兩位京昆“梅郎”不僅顔值甚高,而且十分能侃,在這場藝術脫口秀活動中,兩人就傳統文化的守正與創新、戲曲的時尚化傳播以及文藝與城市的關系幾個話題,與現場近200位觀衆等進行了探讨和分享。活動也是以顯出京昆合璧,美美與共。
據悉,《LuTalk·東方城市之光》是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聯合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共同策劃主辦,不定期邀請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名人名家,從不同角度解讀城市文化,提煉城市精神,傳播城市文明,此前,馬未都、葛劍雄等多位名家都受邀參與。
演繹梅蘭芳重新思考守正與創新
《東方城市之光》此次同時邀請傅希如和施夏明,皆因平劇大師梅蘭芳而起。
傅希如
施夏明
傅希如在一部原創平劇《梅蘭芳·蓄須記》扮演了中年梅蘭芳,該劇去年年底曾在東藝上演,表現的是大師蓄須明志這一家喻戶曉的愛國故事。據傅希如本人介紹,出演梅蘭芳是他的圓夢之作,他曾為此一口氣推掉了16場戲。而在演繹梅大師的過程中,他也更深刻領悟了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可謂缺一不可。
施夏明與傅希如都扮演了一代大師梅蘭芳
而施夏明也将在今年4月攜新編現代昆劇《梅蘭芳·當年梅郎》演繹青年時期的梅蘭芳,并将于今年4月參加第12屆東方名家名劇月演出。
《梅蘭芳·當年梅郎》是一出原創昆曲現代戲,在這場脫口秀講座中,施夏明說,“之前有很多觀衆一聽到昆曲現代戲中‘現代戲’三個字,立馬就會嗤之以鼻,會覺得昆曲排什麼現代戲,能講好現代的故事嗎?”
施夏明表示,昆曲排現代戲确實有很多挑戰,尤其在這部戲的戲中戲裡,他還特地學習了平劇梅派經典《霸王别姬》。
“但是我們也是以誕生了一些思考,就是昆曲真的完全不能演現代戲嗎?我們真的找不到折中的點嗎?我們昆曲真的沒辦法為現代的這些感人的人或事,去演繹、去流傳,真的不可以嗎?我覺得我們江蘇省昆劇院也是用這幾年不斷地探索來展現我們劇院的态度,一個劇種給自己的定位如果隻能演傳統,隻能演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東西的時候,從這一刻開始起,它就不會再進步了。”
也是以,施夏明最後總結,“昆曲在當代不僅僅是活化石的狀态,它更應該承擔起當下的人和事,并且把當下的美好傳播給衆人、訴說給衆人,我想這就是我們在年輕人當中去推廣昆曲的方式。”
文藝工作者是城市的靈魂工程師
城市發展始終是《LuTalk·東方城市之光》的重要話題之一。而說起城市與文藝的關系,傅希如和施夏明觀點出奇一緻。兩人都覺得,文藝在當下,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了一個不可或缺的作用。
施夏明說,“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在淘寶上買東西随随便便下個單,隔天快遞就到了,想吃什麼東西外賣30分鐘送到了。大家物質生活不斷地豐富和滿足的同時,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上面的生活,我們文藝工作者所承擔的其實就是給大家提供一份精神上面的大餐。”
傅希如還分享了一段去年新冠疫情期間的心路曆程,“疫情最開始我感覺到百無一用是演員,醫生在前線救人,交警維持秩序,大家都能創造自己的價值,可演員能幹什麼呢?”後來,在奚美娟老師的開導下,他領悟到演員可以通過作品鼓舞人心、激勵人心,引導正确的方向和理念,“精神力量是巨大的,不比物質給予的少。我們文藝工作者可以說是靈魂的工程師,城市帶給大家便利的生活物質條件,但是精神上的升華就要靠文藝工作者來給予。”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