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 一根小釘子釘進了腳部,即使拔出釘子卻仍留下隐患,導緻腳趾内壞死,經過多次手術,挽救了已經"飛蛾"的空腳趾。
五個月前,48歲的黃先生在一個建築工地上被意外釘在左腳的大腳趾上。由于疼痛嚴重,黃先生在現場附近的一家診所拔掉了指甲,然後給他注射了幾天的消炎針。人們認為,經過幾天的休息,傷口會愈合。但黃先生沒想到,大腳趾的狀況卻一天比一天糟糕。由于感染嚴重,加上他的糖尿病,傷口難以愈合,治療4個多月後轉入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看到傷口繼續惡化,可能需要截肢,黃先生再次被轉到醫院。

在X光檢查下,患者的左腳和大腳趾骨壞死。醫院地圖
"大腳趾腫得比鴨蛋還大,裡面的組織完全壞死。據黃先生治療黃先生第四醫院腳踝手術區主任方振華介紹,黃先生的探訪,大腳趾的骨骼和肌肉都已壞死,隻有一小部分皮膚和皮下組織仍然活躍。"就像一個爛洋芋,外皮看起來不錯,但一切都很糟糕。方振華主任說,在這種情況下,截肢是一種更加"簡單而殘酷"的待遇。但是大腳趾的喪失對功能有很大的影響,患者和醫生都希望保持腳趾并保持其功能。為此,醫生設計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治療方案,首先要控制感染,然後找到一種方法來種植骨骼來恢複腳趾功能。
多次清理和灌注骨水泥,等待以後的骨植入手術。醫院地圖
為了控制感染,醫生在近2個月的治療過程中,三次清洗黃先生大腳趾壞死的骨、皮下組織。因為腳趾内大部分組織是壞死的,在産生後留下空腔,傷口難以愈合,醫生用骨水泥填充腳趾。"這可以防止骨髓腔持續出血,成為細菌培養皿,并為未來的骨植入物留出空間。經過多次清理,更換骨水泥,黃先生的傷口感染終于得到控制,傷口逐漸愈合。然後,他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來等待傷口生長,然後進行骨植入手術。
大腳趾幾乎截肢,治療前後近半年,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小釘子。據方振華主任介紹,小傷口導緻大感染其實比較常見,尤其是深而窄的傷口,有利于細菌生長。另外,黃先生患有糖尿病,即使是小傷口也很容易使感染惡化,這樣的患者,任何傷口都不能掉以輕心。方振華主任提醒說,不小心被釘子、竹子等較髒的物體刺穿了腳部,早期抗炎非常重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擴大清理,盡可能消除潛在的感染風險。如出現發紅、發熱等發炎症狀,請務必及時就醫,進行專業治療。(記者陳孟遠謝偉、記者李莉)
編輯:費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