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引言</h1>
熟悉美洲曆史的讀者朋友應該都知道,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的歐洲人曾廣泛應用黑奴勞作,以生産農産品或工業産品,而其所用黑奴最初都是從千裡之外的遙遠非洲運來,價錢并不便宜。
那麼歐洲人發現美洲後為什麼不奴役當地印第安人?反而花大價錢從海外購買黑奴使用?

殖民者登陸美洲
其實歐洲人在美洲的最初奴隸來源就是印第安人,以西班牙人為首的早期殖民者在建立美洲殖民地的同時,也開啟了奴役印第安人的先河,曾抓捕許多印第安人為奴,隻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才不得不進口黑奴作為勞動力。
現在請各位讀者朋友跟随小編的文章來一起了解西班牙人奴役印第安人的早期曆史吧!
西班牙征服者登陸美洲
<h1 class="pgc-h-arrow-right">哥倫布開啟了奴役印第安人的先河</h1>
早在哥倫布1492年第一次西航探險時,美洲印第安人坦誠和慷慨的品質就引起了西班牙人的貪婪,哥倫布及其同夥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了種族歧視,當他們在看到印第安人後,心中除開主人和奴隸這個概念外就沒有任何平等關系的概念。
西班牙殖民者與印第安人
雖然哥倫布對接待自己的印第安酋長表面上很禮貌,但其内心卻并不尊重印第安人,他一邊熱情的與印第安人交朋友和贈送禮物,另一邊則想着怎麼奴役這些友好的印第安人。在寫給西班牙雙王的《航海日志》中,哥倫布明确的寫下了他打算奴役軟弱善良的印第安人:
“兩位陛下可以相信,這個島嶼以及其他一切地方都同卡斯蒂利亞一樣是屬于兩位陛下的。這裡除了設定一個殖民地以外其他什麼都不需要,您可以指揮他們去做您将要做的一切事情。因為我率領船上這些為數不多的人員就能夠走遍這裡所有的海島而未曾遇到阻礙。我已經看到,我僅僅派三個船員上岸,那裡無數印第安人都隻顧四處逃散,沒有一人敢向這些船員們為非作歹。他們沒有武器,沒有自衛力量,他們是這樣膽小怕事,以緻上千人不能對付三個人。由此可見他們适于俯首聽命,适于受迫工作,适于播種以及做我們需要做的其他任何事情。”
哥倫布與印第安人
除此之外,哥倫布還在給西班牙朝廷的多篇書簡中極力鼓吹印第安人的軟弱可欺,說隻要對印第安人進行簡單的調教,就能使其變成殖民地最好的勞動力來源:
“我知道他們(印第安人)是一個能夠較好地接受解放的民族,他們對我們如此友善,真是奇事,他們沒有攜帶武器,也不知武器作何用處,因為我拿到給他們看,他們由于無知竟抓住刀口,以緻割傷了自己的手,他們沒有鐵器。他們一般都長得相當高并且模樣好看,體格強壯。起先我相信,現在我仍然相信從大陸來此島的人可以使喚他們,他們會成為好的仆人和優秀的熟練工。”
西班牙征服者與美洲印第安人
在了解美洲奴隸史之前,我曾很好奇歐洲人為什麼可以心安理得的奴役他人,特别是奴役美洲的原住民,但後來我搞明白了當時歐洲人的種族觀念,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西班牙人奴役印第安人的想法并不是憑空産生的,歐洲社會早在發現美洲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奴役他人的現象和政策。而西班牙人對印第安人的主仆概念和種族關系是以15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奴役非洲黑人和西班牙人奴役加那利群島的關切人為基礎形成的。
登陸美洲的西班牙征服者
當時的歐洲人大多都奉行奴役他族無罪的概念,歐洲社會對此也非常寬容,是以不管是西班牙人,還是其他來到美洲殖民的歐洲人,都不會覺得自己奴役印第安人有什麼不對。雖然按照《聖經》的說法,基督徒并沒有奴役他人的權利,一位和哥倫布同時代的西班牙神父,還用嚴厲的語句批判了哥倫布對印第安人的奴役:
“這裡請注意,印第安人這種天真淳樸和友好的高貴風度和他們的謙虛作風以及他們缺乏武器、缺乏自衛力量的情況,使得西班牙人對他們傲慢無禮、目空一切,并且把自己找得到的最嚴苛、最艱苦的工作強迫他們去做,使他們飽受壓迫和面臨滅亡之災,哥倫布用語言過分誇大自己,他在這裡所設想的和他嘴裡講出來的,就是他後來使印第安人蒙受暴虐待遇的開端。
西班牙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迫害
但是大多數西班牙人為了掠取利益都将《聖經》和神父的勸告抛擲腦後,以哥倫布為首的西班牙人開始用武力大規模殘害印第安人,并抓捕印第安人為奴,哪怕伊薩貝拉女王多次下令要求西班牙殖民者善待印第安人都沒有絲毫作用,哥倫布“發現”的美洲日子就這樣成了印第安人苦難的開始。
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
<h1 class="pgc-h-arrow-right">西班牙人奴役印第安人的早期曆史</h1>
公元1494年,為了鎮壓印第安人的反抗和掠奪财富,哥倫布帶領軍隊在伊斯帕尼奧拉島(海地島)上進行仔細搜尋,攻擊任何膽敢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統治的印第安人村莊,肆意劫掠印第安人的财産,還将大約1500個印第安人抓回殖民地作為奴隸。
伊斯帕尼奧拉島
而為了獲得發展殖民地的資金和證明殖民地的前途,哥倫布還特意挑選了500名“最好的男人和最好的女人”運往西班牙的奴隸市場進行販賣,開啟了臭名昭著的美洲奴隸貿易。
除此之外,哥倫布還将剩下的一千多個印第安人奴隸拉到廣場上,讓所有西班牙人随意挑選,想要多少就給多少,以促進殖民地的發展和“賄賂”那些西班牙殖民者。
哥倫布宣布占有腳下的土地
但因為當時的西班牙殖民者還不多,并且許多人此前已經奴役了一些印第安人,是以最後還剩下大約400個印第安人老弱沒人挑選,這時西班牙人才饒過他們,讓剩餘的印第安人全部滾開,結束了這樁慘劇。當時的殖民地官員記載,一些印第安人婦女為了能盡快逃離西班牙殖民者的魔爪,甚至連孩子都不要了:
“她們(印第安人女性)害怕再被抓住,為了更好地逃離我們,就把嬰兒随便丢在地上,開始像絕望的人那樣拼命逃走。有些人翻山越嶺、過河涉水逃得這樣遠,逃到離伊莎貝拉殖民地七八天路程的地方。”
西班牙殖民者獲得印第安人奴隸後,會讓其代為耕種土地、服侍自己或是進行各種各樣繁重勞苦的工作,比如淘金、挖礦等。在此過程中,大量印第安人痛苦地死去,而為了彌補殖民地的勞動力短缺,西班牙殖民者不斷地抓捕或強制印第安人為奴,以作為補充或販賣,是以許多印第安人村莊被夷為平地,大量印第安人被強制為奴。
西班牙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殘酷戰争
<h1 class="pgc-h-arrow-right">哥倫布奴役印第安人的殘酷政策——貢稅制</h1>
嘗到奴役印第安人甜頭的哥倫布,為了擷取黃金并向西班牙朝廷證明殖民美洲的前景,于1495年正式對印第安人實行了殘酷的貢稅制。
哥倫布宣布全島的印第安人都處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統治之下,而每個成年的印第安人都必須向殖民地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黃金或棉紗作為不被殺死的條件。
金沙
這種強迫印第安人貢納黃金和财物的制度就是貢稅制,是西班牙殖民者搜集黃金的主要手段!
貢稅制非常殘酷,按照規定,每個年滿14周歲的印第安人每3個月就要向殖民地政府繳納能裝滿一個“鷹鈴”的金沙或金塊,而印第安人酋長則要每2個月就向殖民地政府繳納一個裝滿黃金的葫蘆。如果印第安人居住的土地上沒有黃金礦藏,那麼就要每三個月繳納25磅重的棉紗或棉布作為黃金的替代品,否則嚴懲不貸。
ps:鷹鈴原本是一種戴在鷹類飛禽身上的鈴铛,常為銅制,搖晃時能發出聲響,内部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容納細小的物品,後來西班牙殖民者将其作為容器機關使用。
圖中歐洲人手持的就是鷹鈴
當殖民地政府稱重完印第安人繳納的稅賦,確定合格後,會給繳清貢賦的印第安人一枚蓋了印章的銅牌,讓其戴在脖子上,防止受到新的勒索或被征稅人員處死。
這種貢稅制度非常不合理,定的稅賦标準太高了,印第安人難以按時完成。
西班牙人是以自己最初從印第安人手裡收繳到的黃金和棉布作為規劃稅賦标準的來源,但問題是這些黃金和棉布都是印第安人經過數代人積存才積累下來的,是以顯得财物豐富。
伊斯帕尼奧拉島并不是什麼黃金礦藏豐富或紡織業繁榮的地區,當積存數代的财物被上繳給殖民地政府後,印第安人就拿不出更多的黃金和棉布了,隻能去河流或溪流中淘金或日夜編織棉布。
玩樂的印第安人
而印第安人的科技手段極為落後,勞動效率也低,他們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從土壤裡采集到少量黃金或是編織出一些棉布,可為了活命,印第安人也隻能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黃金或紡織棉布,連耕種土地的時間都沒有,但即使印第安人如此沒日沒夜的工作,也不能保證自己在每一次交稅日都能拿出合格的财物保命。
一些實在拿不出财物的印第安人酋長曾請求哥倫布取消貢稅制,為此他們甚至願意為所有殖民地耕種夠所有人吃的糧食,但哥倫布也隻是将稅賦标準降低了50%,并沒有進一步削減或取消貢稅制。結果,印第安人還是難以完成過高的稅賦标準。
那些沒能按時繳納稅賦的印第安人,都受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殘酷迫害,他們中的許多人被殺。為此,一些印第安人選擇了躲藏,另一些印第安人則選擇了反抗,可武力羸弱的印第安人根本抵擋不住全副武裝的西班牙人,一位目擊者記錄下了那些沒能按時繳納稅賦的印第安人慘狀:
“有些人照辦了,其他的人卻辦不到,是以陷入最悲催的生活境地,有些人跑到山裡躲藏起來,另一些人由于基督徒的暴力、挑釁和迫害行為從未停止,他們深受特殊傷害和嚴刑拷打之苦,忍無可忍,就殺死了一些基督徒,以圖報複。于是,基督徒立即采取反對他們并稱之為懲罰的報複行動。不僅對屠殺者,而且對整個村莊或整個地區都用死刑和嚴刑拷打對盡可能多的人加以懲處,絲毫不尊重人道和神性的公正原則和自然法則,他們正是在其權威下幹這種事的。”
反抗的印第安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西班牙殖民者奴役印第安人的早期政策——配置設定制</h1>
雖然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地上對印第安人使用了貢稅制,但因為當地匮乏黃金和其它财物,是以西班牙殖民政府用了幾年時間,屠戮了大量印第安人也沒能獲得大筆黃金,其非但未能賺回殖民美洲所花費的全部資金,甚至連殖民地最基本的物資供給都不能保證穩定,這使得許多西班牙殖民者聚集起來發動多次叛亂,以反抗哥倫布和殖民地政府的統治,要求更多的好處和權力。
最終,随着叛亂次數和規模的越來越大,以哥倫布為首的殖民地政府為了挽回叛亂者的支援不得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于1498年正式在美洲建立了一種名叫配置設定制的殖民制度,給予了每個西班牙殖民者許多好處和權力。
殖民地港口
配置設定制,又稱瓜分制,即西班牙殖民地政府将可以種植一萬顆木薯作物的大塊土地和土地上所生活的印第安人配置設定給每一個西班牙殖民者,這種制度讓殖民者分享到了好處,使其變成了土地和印第安人的主人。
而且殖民地政府隻負責劃分土地,并将土地配置設定到殖民者手中,至于土地如何擷取、如何經營,殖民地政府都不再過問,作為土地主人的殖民者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管他們是迫使印第安人為其耕種土地,還是采礦或服其它勞役,全都悉聽尊便。
為殖民者挖掘礦山的印第安人奴隸
配置設定制其實是一種非官方的對國王土地和臣民私自瓜分的制度,但因為能從中獲得好處,是以受到了殖民者們的普遍歡迎,并随西班牙殖民者的征服範圍擴大而傳播到美洲各地。
雖然印第安人普遍反對這種剝削制度,可為了擺脫更殘酷更難滿足的貢稅制,無力反抗的印第安人也隻能被迫同意這種制度,将自己的人身權利和土地上繳給殖民者。
而因為沒有任何法律限制,西班牙殖民者大都對自己分到的印第安人進行兇殘的壓榨,強迫他們夜以繼日的采金或是耕種土地、紡織棉布,卻隻供給印第安人少量食物。這種殘酷剝削和壓榨,就連牲畜都不堪忍受,更不用說那些身體羸弱的印第安人了。
西班牙征服者
<h1 class="pgc-h-arrow-right">伊斯帕尼奧拉島上印第安人社會的崩潰</h1>
因為飽受西班牙殖民者和殖民政府的摧殘,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印第安人大量死去,人口急劇下降,一些無法承受西班牙殖民者繁重奴役的印第安人甚至吞下從木薯裡提取的毒素自殺,以作為逃脫悲慘命運的手段。
躲藏起來的印第安人
還有一些印第安人則躲進了山裡,期望能逃脫奴役,但是在西班牙殖民者戰馬和獵狗的追逐下都遭受了逮捕和屠殺。而為了防止印第安人逃脫和反抗,殖民地政府在島上建立了多處堡壘,還派遣了大量軍隊在島上四處巡邏,印第安人在金屬武器和火藥武器的攻擊之下無力反抗,隻能引頸受戮。
西班牙殖民者和印第安人
除了上述的這些殘酷政策外,緻死傳染病的傳播也讓印第安人社會遭受了慘痛打擊。
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出血熱、瘧疾、黃熱病,還有肺結核、流感、霍亂、鼠疫、麻疹、麻風、痢疾等舊大陸的傳染病,讓印第安人難以承受,因為印第安人體内并沒有這些病菌和病毒的抗體,是以許多印第安人染病死去,人口數量銳減。
傳染天花的印第安人
最終,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印第安人社會無可避免地崩潰了!
據一位曆史學家的估計,在哥倫布未到達美洲之前,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印第安人總數在20~30萬之間,但到了1496年,因為西班牙人的肆意殘害和緻死病毒的傳播,島上的印第安人中有三分之一死掉。
而到了1508年,西班牙人的統計數字顯示,島上的印第安人數量已經下降到了6萬左右。到1510年時,島上的印第安人數量則減少到了4萬6千人,并還在不斷減少!4年以後,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印第安人隻有不到1萬4千人!最後到1548年時,西班牙人通過詳細地統計,發現島上連500個印第安人都沒有了。
至此當地印第安人的社會組織完全崩潰,文化随着人口的消失也滅絕了,其慘狀甚至使一些西班牙人都不忍直視。
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印第安人滅絕慘劇向後來者揭示了西班牙人早期殖民政策的殘酷與不合理性,之後的歐洲殖民者們都将其引以為戒,從中吸取了經驗和教訓,發展出了一些更為複雜和更為全面的殖民政策,但那些熱愛和平、恭謙順從的印第安人還是沒能逃脫被奴役的命運。
(本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觀看,我會繼續努力貢獻更好的文章!)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參考文獻:</h1>
《哥倫布航海日記》[意]克裡斯托弗·哥倫布 著
《哥倫布傳》[西]薩爾瓦多·德·馬達裡亞加 著
《西印度毀滅述略》[西]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薩斯 著
《配置設定制和委托監護制》F·A·柯克帕特裡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