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在主持釋出會時介紹說,值此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之際,邀請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先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先生,中國殘聯副理事長王梅梅女士,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崔述強先生,河北省副省長嚴鵬程先生,為大家介紹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體籌辦情況,并回答中外媒體記者感興趣的問題。
張建東表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重要曆史節點的重大标志性活動,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體育盛會。黨中央高度重視冬奧籌辦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深入賽區一線視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訓示,為做好籌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籌辦以來,在冬奧會工作上司小組直接指揮下,我們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等方面緊密合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冬奧籌辦,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第一,場館和基礎設施達到辦賽要求。所有12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通過國際冬季單項體育組織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等建立場館,在滿足辦賽要求的同時,充分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已成為令人矚目的标志性建築。三個冬奧村、主媒體中心等非競賽場館已經傳遞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等基礎設施投入營運,無障礙設施環境進一步提升,全面滿足冬殘奧會的要求。
第二,賽時場館化運作模式全面實行。場館是賽事運作的基本單元,也是最重要的運作主體。去年從冬奧組委、屬地政府、業主機關等各方面抽調骨幹力量,組建了場館團隊,負責每個場館的賽事組織、疫情防控、設施維護、服務保障等工作。今年2月和4月,我們成功舉辦了雪上和冰上項目國内測試活動,對場館運作各項工作進行了測試檢驗。為進一步提升場館賽時運作和保障能力,今年10至12月我們計劃舉辦10項國際測試賽和3場國際訓練周,完全按照冬奧标準進行全要素測試,預計将有2000餘名境外運動員、随隊官員等通過全程閉環管理來華參賽。目前,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短道速度滑冰世界杯、雪車和鋼架雪車計時賽等5項賽事已經圓滿結束,正在進行輪椅冰壺世錦賽。從結束的比賽來看,國際體育組織、參賽運動員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充分肯定。我們将堅持問題導向,逐場進行總結盤點,深入開展整改優化,為賽時運作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賽會服務保障全面推進。堅持“三個賽區,一個标準”,全面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已确定近百家簽約酒店,制定了住宿配置設定方案,正在開展預訂工作。完成冬奧食品原材料供應基地、餐飲服務商遴選,制定了冬奧菜單,将滿足各客戶群的不同需求。确定41家定點醫療衛生機構,組建場館醫療救治團隊。建立賽時交通運作指揮中心,明确車輛選型,進行車輛籌措。初步确定賽會志願者名單,正在開展業務教育訓練。制定實施科技冬奧行動計劃,積極推進氫燃料、5G通信、雲轉播、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示範應用,這些新技術很多都與媒體和宣傳報道相關,比如在京張高鐵媒體車廂内實作了5G信号全覆寫,大家在賽時就能感受到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帶來的便捷高效。
第四,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疫情是舉辦冬奧會面臨的最大挑戰。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與國際奧委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成立國際疫情防控工作組,與國家衛健委、北京市、河北省等組建國内疫情防控專班和專家組。我們堅持把參會各方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國際國内兩個機制的作用,制定了冬奧會疫情防控總體指導意見、總體工作方案和“一場一策”“一館一策”的防疫措施。9月30日釋出了疫情防控關鍵政策,10月25日會同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釋出了第一版防疫手冊,明确了堅持簡化辦賽、遠端防控、疫苗接種、閉環管理、有效處置、防控一體化等6條基本原則,提出了具體防疫措施。過幾天我們将召開各利益相關方系列解讀會,對具體防疫政策進行全面闡釋,其中也有專門面向媒體的解讀會,歡迎媒體朋友們持續關注。
第五,宣傳推廣和文化活動持續升溫。冬奧會既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文化的盛會。籌辦以來,我們釋出了冬奧願景、會徽、吉祥物、火炬、體育圖示、獎牌和冬奧優秀音樂作品,在北京電視台開播冬奧紀實頻道,在全國標明了一批冬奧文化廣場,舉辦了倒計時1000天、一周年、100天等主題活動。火種采集和交接工作圓滿完成,在奧林匹克塔舉行火種歡迎儀式,釋出火炬接力計劃,啟動火種展示。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給奧林匹克運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迹,中外媒體都給予了全方位報道,營造了濃厚的冬奧氛圍。同時,開閉幕式相關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第六,可持續和遺産工作成效顯著。深入實施可持續性計劃、碳中和實施方案,完成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生态修複,實作全部場館綠色電網全覆寫,在國家速滑館等4個場館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劑,北京冬奧會碳排放将全部中和。全面落實遺産戰略計劃,每個場館都制定了賽後利用方案,依托首都體育學院成立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落戶首鋼,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賽後命名已獲準許。以冬奧籌辦為契機,大力推進冰雪場地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群,“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正在逐漸成為現實。充分發揮冬奧會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牽引作用,促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産業發展互補互促、生态環境聯防聯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推動首鋼、延慶、張家口等區域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
張建東指出,同時,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與中央有關部門、北京市、河北省建立了全面融合、協調關聯的工作機制,成立運作指揮部。10月5日,在國際測試賽開賽前夕正式啟動運作,每天進行指揮排程。這一指揮體系将一直延續到賽時,随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障賽事運作高效有序。
張建東強調,今天距離冬奧會開幕還有99天。明年1月27日冬奧村将正式開村,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2月2日将開展火炬傳遞,拉開北京冬奧會的序幕。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上司下,在全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援下,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挑戰,圓滿完成各項籌辦任務,為世界奉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