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然失憶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了科學解釋

#圖文創作打卡挑戰活動#

突然失憶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了科學解釋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瞬間失憶”的經曆,比如,本來想去拿一件東西,正準備去做的時候突然忘了自己要做什麼;正想和朋友說點什麼,卻突然一臉懵逼的完全記不起剛才想說的内容;打開浏覽器忽然忘了自己剛才想查什麼……

科學家給這個現象起了個非常貼切的名字“門口效應”,形容人從一個門進入到另一個門可能會忽然忘記某些東西。科學家專門針對這種現象做了相關測試實驗,探究門口效應背後的秘密。

研究人員将被測試者分為兩組,分别測試他們在真實房間和虛拟房間裡記憶的變化,檢測是否會出現“門口效應”。真實房間中的人被要求一邊手拿盒子,往裡面放進或取出不同物品,一邊随時回答關于這些物品的問題,有時就在同一個房間内來回走動,有時則需要穿過一扇門。另一組被測試者則被要求控制視訊遊戲中的虛拟人物來完成與前一組一樣的動作指令和問題。

突然失憶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了科學解釋

實驗結果表明,不論環境真實或虛拟,人們的記憶力會在穿過房門後受到影響,人們的反應會變慢,錯誤率也會增加。

心理學家指出,這和人們的注意力與行為層次的關系有關。要完成一個行為,就要把它拆分成幾個層次。通常,一天之内,人們的注意力會根據不同的情形,在三個不同的行為層次之間上下轉換,從目标和抱負,到計劃和政策,再到最低的層次,也就是具體的行為。隻有這樣,人們才能完成更多複雜的行動,越過多個時刻、多個地點或多種行為的需要,拼湊出一個清晰的計劃。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位經驗豐富的司機,駕駛的一系列步驟你早已爛熟于心,于是,在無意識中你就可以完成這些動作,這時候你的注意力在目标層次上,你可以邊開車邊與乘客聊聊天;但如果出現不尋常狀況時,比如遇到路況複雜的交叉口或引擎出現異響時,你就會将注意力轉移到開車這件具體的事情上,暫時離開全局;當異常解除後,你就可以繼續照常開車,将乘客送往目的地。

“門口效應”之是以産生,就是因為我們要完成各種不同的事情。外界環境,包括我們所處的空間、時間、所面對的事物等在不停地變換的同時,内在環境即我們的思維、心理也在相應地變化、跳躍。我們想要做的事可能隻是其中很小的一個環節,當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可能就被遺忘了。

突然失憶不知道要做什麼 有了科學解釋

但是“門口效應”并不一定是壞事。你可以把它了解為大腦的一種調節功能,就像我們的電腦用時間長了需要定期清理記憶體一樣,大腦也需要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或臨時的資訊删除,來儲存更多的新資訊,進而記住更為有用的事情。科學家還發現,門口效應可以讓人們更專注地做目前做的事,不容易受到其他資訊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