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個體的成功其實都是基于時代的脈絡,就像NBA籃球界的情況一樣,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聯盟整體爆紅規模下,對于體毛犯規,詹姆斯B.哈登的得分能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這并不是說硬了, 但根據近年來NBA的規則,他确實更有可能成為進攻型擊球手。

同樣,在過去這個時代,因為打法和聯盟的整體風格,一些球員的天賦确實被埋沒了,也許他們在15年前并不是特别優秀的球員,但也許今天,頂級都是大牌!注:以下球員均為未入選全明星賽的球員
喬納森。本德爾:老球迷一定還記得2004年NBALIVE的BUG球員,作為1999年的5号新秀,本德爾身高214厘米,身體強壯,運動能力很差,加上腳步靈活,他甚至可以用手打三分,放到今天,至少是低位版的信哥,但在那個時代,大個子要有回手單打的能力, 需要和對手的強人在内線作戰,能持球前場進攻是本德爾的特點,但在那些日子裡,本來就不是210厘米的球員應該做到的,雖然他身居很高的位置(他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高中生),但本德爾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因為傷病和球隊的定位問題而無緣無故地度過。
提姆。托馬斯:不陌生,托馬斯,1997年首輪7号新秀,也是個奇異天才,身高208厘米,卻有着精準的三分投籃能力,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高達37%!今天,他可以作為4号位球員為球隊打開空間,但當時,他被稱為"三無四",打大前鋒沒有體魄,打小前鋒沒有速度,其實球時代和舊時代最大的差別就是4号位的功能轉變。
拉弗倫茨:如果你今天說,拉弗裡茨的人是大洛佩茲的強化版(雖然沒有達洛那麼強),正如1998年的3号秀,拉弗倫茨身高211厘米,雖然是一個大中鋒,但他也有出色的三分能力,更有價值的是他的架構力量不模棱兩可,職業生涯平均1.6蓋帽, 包括01-02賽季的3.0,他在場上蓋帽方面是聯盟第二,今天絕對是一個超級優秀的大個子,但在那些日子裡,擁有平坦後袋的拉弗裡茨還不是頂級内線後衛之一。
凱特爾斯:基特爾斯被稱為蚊子兄弟,據說是因為基特爾斯的小臂長,當時籃網三駕馬車圍繞着基特爾斯不溫不火,那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3D球員"概念,但3D球員的屬性,基特爾斯非常合适,蚊子的職業生涯平均三分球命中率為39%,在那個年代, 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他也是一個高效的側翼球員,擁有出色的臂章和奔跑能力。
大流士。邁爾斯:說起邁爾斯,有點傷心,他的天賦肉眼可見,身高206厘米,速度和後衛一樣快,擁有出色的臂章和機動性,他的防守效率非常高,但當時,他其實有一些"三不四",當然,他的不是三不是四主要是沒有投射能力, 但其實他在職業生涯後期就練習過三分球,但他的膝蓋卻沒能讓他在NBA打球,邁爾斯是2000年的秀号。21年來,最多隻有10人可以同時與邁爾斯匹敵,但他并沒有等到現在前鋒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