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車圈子裡,有一個品牌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它不會參加各類摩托賽事,也不會頻繁釋出新品,但地位就是誰也撼動不了。這就是有着百年曆史的美國機車品牌——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

哈雷厲害的地方在于把一個品牌硬生生熬成了一個文化,一種信仰,一段精神傳承。據說在美國有一句諺語:“年輕時有輛哈雷·戴維森,年老時有輛凱迪拉克,則此生了無他願。”足以見得在美國人民心中,哈雷已經成為了機車文化,乃至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怪不得那麼多美國大片裡總能見到它的身影,像什麼《逍遙騎士》、《敢死隊》、《終結者2》哈雷都斬獲了露臉機會。就連前幾年的國産電視劇《大丈夫》裡都有哈雷的名号出現,雖然裡面被叫做“大哈雷”的那台機車實際上是台川崎。
好了,接下來回歸正題,說說這次我借的這台2019款 Forty-Eight,它也被大家親切的稱為“X48”(英文打着太麻煩,以下簡稱X48,這樣還顯得親切又懂行)。既然說到外号了就多說兩句,關于這個外号的由來我也不清楚,反正從我開始接觸機車的時候這個名字就已經流傳很久了,我專門去打聽了一下,有這麼幾個說法:
因為續航短,騎48km就得加油。
1948年投放市場的。
曾經發動機功率是48kW。
……
反正答案多種多樣,無所謂了。
以前的X48被歸類到運動車系,和883LOW、883硬漢同為入門車型,不過不久之前哈雷對車系進行了重新劃分,X48和它的兄弟們被劃入了巡航車系,和肥仔、街霸、突破者等價格尺寸出入很大的車型成為了同宿舍好友,這波操作着實讓我有點迷,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麻雀變鳳凰?
好像又跑題了,接着歸回正題,X48這款車是雖然小,但顔值沒得挑,标志性花生米油箱有着不同的裝飾,這台試駕車是糖果藍色,上面有一隻老鷹的圖案,有點哈雷車主會那個LOGO的意思,除了藍色還有很多選擇,光糖果色就有紅色灰的紫的各種五花八門的顔色。不喜歡糖果色也可以選經典的黑色,感覺比汽車的色彩搭配還要多。
圓圓的大燈很有複古意味,裡面藏着一個哈雷的LOGO,光源是鹵素,這要放在别的車上我可能會噴一下不會與時俱進,放在哈雷上不噴是因為确實鹵素比LED燈更能和複古造型結合。
原車是羊角把,操控很好,這台車的車把改高了,不過不算太高,騎上去不至于讓别人聯想到大馬猴。以前我有一個騎哈雷的哥們,他就給自己的路王改了一個特高的把,他又是典型的五短身材,大老遠過來跟飚着一根單杠似的。儀表盤有些簡陋,隻能顯示速度,轉速多少隻能靠耳朵聽,擋位多少得自己數。
儀表下面的那排可以顯示N擋、機油燈、轉向燈這些基礎資訊。後視鏡在車把下面,正常應該是左右都有,這台車隻有左邊有,不知道右邊那個是不是誰試駕的時候給摔掉了。這種後視鏡我覺得還是挺個性的,就是看的時候老得往下瞟,姿勢不那麼光明磊落。
49mm前叉支架運用管筒式阻尼技術,能很好地吸收颠簸,後減震是液壓的,有螺絲調節裝置,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自己調節。鑄鋁材質車輪看上去很大,實際上隻有16英寸,顯大主要是因為輪胎厚,前胎規格是130/90,後胎規格是150/80。車座高度隻有710mm,很輕松就能上去,不至于拉胯,可惜的是隻能坐一個人,現實版“車手不需要女人”。
X48用的是1202CC風冷發動機,最大扭矩91N·m,變速箱有5個擋位,在3200rpm就能爆發最大扭矩,起步加速的時候還是挺快的,但就僅限于起步那一下,再之後你就能看到起步被你甩掉那些小排量仿賽的尾燈了。不過咱不跟他們計較,咱玩的是範兒,騎快了碰見熟人都認不出你,還怎麼扮演繁華城市裡的複古獨行俠。
這台車騎起來就是一個字——沉!方向沉,離合沉,刹車沉,哪哪都沉。怪不得騎哈雷的人都很壯碩,沒有個強壯的身體還真馴服不了它,我就吃虧在太瘦弱了。
這台車我從專賣店騎到公司将近40公裡,中途得歇個5分鐘,要不然即使腰能堅持,左手的手指頭也受不了,或許是我左手平常有些缺乏鍛煉。反正騎完之後兩三天感覺渾身有點不得勁,如果你第一次騎哈雷,建議提前鍛煉一下身體,或許可以更快适應。
騎行姿态屬于豪邁型,雖然你自己看不到,但是能感受到。騎仿賽的時候腿都是往後收,時間一長就覺得有點僵硬,騎哈雷你能很自然的伸開,座椅設計的也寬,還是挺舒服的。刹車盤尺寸超大,前後都是雙活塞,制動力調的不算太強,也就是足夠刹住車的。
X48這台車大家诟病最多的還是這個隻有7.9L的花生米油箱,一般車加滿油能騎200,甚至300公裡,X48加滿了也就騎個80公裡左右,進加油站的次數一點不輸納智捷。不過我覺得無所謂,這款車本身也不是為了長途騎行準備的,騎的就是個範兒,是彰顯個性和品位的道具,不要在意那麼多細節,細節在意太多就和哈雷的精神不比對了。
作為美式摩托的代表車型之一,你可以說X48古典,因為它出世的半個多世紀依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設計;你也可以說它暴力,嬌小的身材卻藏着一顆公更新的心髒;但我認為它更多的是包容,包容身高、體型、駕駛技術,騎上它你會擁有意想不到的自信,就算隻是低速遛彎也是路上的焦點。有人說哈雷總是一成不變,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哈雷真的變年輕時尚了,它還是那個我們心目中的哈雷?真的會有更多人買單嗎?
I don't believe it.
特别鳴謝:哈雷·戴維森 北京路野征途為本期内容提供的試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