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晚風溫柔,光影沉醉。2021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的惠民放映,再次擴大覆寫範圍,在環球港、濱港商業中心“今潮8弄”、金橋國際商業廣場、上濱生活廣場、松江雲間糧倉文創園、奉賢區博物館、嘉定西雲樓等7個放映點,集中放映35部、95場海内外優秀影視作品。

圖說:90名環衛勞工受邀觀看露天電影 主辦方供圖 下同
武進路上“今潮8弄”裡這一爿露天影院,将銀幕支在了有着百年曆史的石庫門建築前。特别的是,近百年前上海第一次露天消夏電影放映,就發生在這條路上,一街之隔。據《虹口文化志》記載,上海首座露天影戲場的位址,在老靶子路(今武進路119号,北河南路趙同記花園隔壁),于1924年7月13日放映。更特别的是,昨晚這裡迎來了一群特别的觀衆——平時負責四川北路沿線保潔工作的90名環衛勞工,受邀觀看講述普通百姓愛情故事的爾冬升導演電影《新不了情》4K修複版。“這些城市美容師,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我們這座城市的潔淨與美麗,他們也完全應該享受,這夏風裡的光影魅力與城市溫度。”主辦方負責人說。
圖說:昨天放映的是《新不了情》
昨晚六點,天光還很明亮,環衛勞工門到達了“今潮8弄”大門口。他們按照疫情防控流程,秩序井然地入場,安靜等候放映的開始。在他們入場前,這裡剛剛舉辦完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紀錄片單元的創投分享和提名活動。看到這群特别的觀衆,來自五湖四海的紀錄片人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寫微網誌,發朋友圈。有人說:“都說紀錄片的劇情來自于生活,這是一次最佳記錄!”也有人說:“夏風習習,暖意融融。這特别能展現上海國際電影節、展現上海這座城市的格局,大氣又溫暖。”還有人說:“能夠在這樣一個空間,為環衛勞工精心準備一這樣一個專場放映,這是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适合漫步,城市始終有溫度最生動的寫照。”(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圖說:觀看電影的環衛勞工
記者手記|每天進步一點點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惠民放映不是第一年做,但一年做得比上一年更紮實,更細緻,更切實地惠及到百姓。
今年,惠民放映走進一個又一個“新城”,覆寫面更廣了。今年,精選了21部具有人文關懷、貼近百姓生活的電影和14部電視,進行70場電影放映和25場電視放映,類型更豐富了,題材更多樣了。今年,排片和放映,努力帶給觀衆更多的獲得感,更大的滿足感。昨天,除了組織環衛勞工專場放映外,上影節還特别邀請了衛健委從業人員在奉賢博物館觀看講述抗疫保衛戰的電視紀錄片《一級響應》。
“今天在奉賢博物館,跟一個阿姨聊天,她關注電影電視節的惠民放映好幾年,每年跟着文化雲預約,從市區跑到松江再跑到奉賢,今天在博物館她一身紅裙,戴着珍珠項鍊。”小王喜滋滋地跟我分享她工作的點滴快樂,“我們惠民放映,可以接地氣也可以有儀式感。”
是的,光影滋養心靈,也溫暖這座城市。在星光熠熠的夏夜,伴着晚風和蟬鳴,正以最親切的方式。(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