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作者:華人爸媽在海外

前幾天,一個朋友說了自己送孩子去學琴的經曆:“一開始,我隻是想着讓她培養個興趣,并沒有什麼非達成不可的目标,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像‘考級’倒成了學琴的主要目的了,初心漸漸就忘了,家長、孩子都陷進了‘過級’的那種氛圍裡,這樣其實挺損害孩子的興趣的。”

聽完我思考了很久,中間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素質教育是現在中國教育圈的熱門話題,但我想如果我們的心态沒有擺正,可能隻是空有“素質”的課程,而沒有素質的結果。當然了,我也能了解家長們要“成績”“結果”的那種焦急心态,但我相信素質教育要結出“好果”,我們必然要從過于功利的心态中跳出來,更多地去關注學習過程是否快樂,而不是盯着考級不放,因果不能倒置。

我的朋友Gwen,曾經做過很長時間的馬來西亞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手,走遍7大洲,目前還在北京負責創意工坊的音樂部分,了解多個國家的音樂教育的她,對孩子的音樂啟蒙有什麼好辦法,又怎麼看待素質教育?我們不妨一起聽聽。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受訪人</h1>

Gwen,中文名叫王桂華, 第三代馬來西亞華人,前馬來西亞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手、藝術策展人,2015年來到中國定居,現在生活在北京。

“學音樂是為興趣,不是為考級”走了這麼多國家和地區,我發現每個國家對于音樂的看法都蠻不一樣的。我在馬來西亞、英國、中國居住的時間相對長一些,這三個國家的孩子們學音樂的方式和風格也都不大相同。中國的音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實是很先進的。很多大學從九幾年就開始跟海外互相輸送交換生,了解西洋音樂、東南亞民族音樂的機會特别多,我當初就是因為交換項目去到西安音樂學院進修的。但是很奇怪,除了真正的音樂從業者,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裡其實很少跟音樂發生關系,音樂啟蒙也相對昂貴,并且年紀越大放棄音樂的越多。

沒錯,現在去到音樂輔導學校,你可以看見很多學齡的孩子在啟蒙,但如果留心,你會發現,國中的孩子非常少,高中的孩子幾乎是沒有。中國的普通家庭學樂器像是在曆劫,考級是懸在空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3、4歲開始學琴,很多孩子還沒來得及培養起對音樂的熱愛,就早早走上了考級之路。我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說是很多鋼琴學校還有“考級險”,不僅有考級專屬陪練,考不過還能秒退費。即使考過了,孩子已經恨極了音樂,家長也“有證忘琴”,不會再對音樂有所要求,轉而去抓應試成績。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和來自澳、美、加、南非的朋友一起上Culinary class,攝于意大利)

而在馬來西亞,就拿鋼琴舉個例子吧,入門鋼琴課價介于50~300馬币(80-450元人民币之間)一堂課,吉隆坡這種大城市和中國的二線城市的價格是差不多的,一堂課30分鐘,時長還是比較短的,孩子能坐得住。

不僅是在校外,在學校裡也有管弦樂隊和合唱團,有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參加。我當年在華人獨立中學的時候,就加入了這兩個社團。除了西洋樂器,華小和獨立中學還有國樂團,都是一些中國的民族樂器,參與的人也不少,很普及。

說老實話,在音樂教育方面,我覺得馬來西亞總體受英國的影響很大。在英國,家裡就有音樂傳統,那邊的社群音樂教育非常普及。我當時住的那個社群有4個業餘樂團,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去參加。我曾經還認真思考過,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在意音樂。想來想去,覺得跟英國的地形和環境有關。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幾百年曆史的老教堂改建而成的居民房,在倫敦的家)

英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多雨,天氣也比較濕冷,人們都很少在戶外活動,所有娛樂活動隻能在室内進行,比如說看書、打桌球還有音樂。甚至還是以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空間,叫drawing room,不是客廳,也不是餐廳,就是個專門在家解悶的場所,英國人吃完飯就在裡面消遣,彈彈琴、聊聊天。是以,不會樂器,怎麼打發時間呢?

而且,他們那邊的音樂演奏會比較多,像是逍遙音樂節(The 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 presented by the BBC,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BBC Proms)這些大型古典音樂會,還有我剛才提到的業餘樂團,也會組織社群的音樂會,玩音樂就像吃飯喝水般十分自然。

是以,他們的小朋友學鋼琴或者學樂器很少真的去考級,也不會說學了就要成為音樂家,隻是單純的欣賞。投入的成本也不會很高,學樂器的價格也很便宜(一對一的鋼琴課20磅左右),門檻很低,這樣的方式,反而促使了音樂成為很多人閑暇時的志趣。

我受英國音樂教育的思想影響比較大,音樂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工具,學音樂應該是快樂的,是以在北京,我也聯合了幾個朋友一起做工坊,專門做arts and culture,我負責音樂這個部分,讓2-8歲的孩子可以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下面去欣賞音樂,發生興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h1>

我曾經做了很長時間的職業大提琴手,每天的生活就是練琴、演出之間的循環,一天24個小時,拉琴能占8小時,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但老天爺有時候也是蠻愛開玩笑,我意外傷到了左臂。

搞音樂最重要的就是手,我的胳膊恢複不到原來的程度,到現在坐久了還會疼,自然不能再拉琴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幾乎是别無選擇的轉到了幕後,專門策劃、籌備演出和藝術展覽。可是我本身隻是一個大提琴手,我的知識也都是跟音樂、演出相關的,藝術版權是怎麼回事?籌備演出要準備什麼?這些我都一知半解,需要學的實在是太多了。于是我思來想去,又申請了英國的學校,決定重返校園。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工作照,與同僚)

那是我第一次去歐洲國家,在那之前,我隻在西安做過2年的交換生,沒怎麼長期離開過家,但很神奇,我當時一點都不擔憂害怕。說得誇張一點,我從小生長的環境,就已經足夠複雜了。

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其實容納了三種完全不同的文化——馬來本地文化、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這三種文化也代表着三種民族,共生卻都堅持保有着自己的傳統。比方說在教育方面,其實有兩套系統,一套是國家系統,一套是私立的系統,華人和印度人的民族學校就屬于後者。

國家辦學我們叫政府學校,不需要交學費,全馬來語教學,也學英文,但是中文就變成了選修課。大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都很重視中文教育,往往不會去選擇弱化中文教育的政府國小,上的都是華小、升中學時就去獨立中學(全國60所)。

但是獨中畢竟是私立學校,政府隻會撥很少款,大部分都是靠華僑們的捐助,是以學費還是相對貴一些的,老師也會比政府學校好一些。對馬來西亞的華人孩子來說,從小中文、英語、馬來語都是必修課,我們在語言上都基本沒有什麼障礙,再加上我本身在家裡和父母都講粵語,手握着3種語言+1門方言,走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地方都完全不虛。

我記得有一次曾經遇到過很好玩的情況:出門吃飯看到旁邊桌子上坐了一桌人,長相是印度裔的樣子,但一張口,他們廣東話講得很好、國語也講得很好、英語也很流利,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幾乎是不能想象的。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婆婆、老公、我,攝于美國佛羅裡達)

因為多元化的語言環境,我在英國、中國居住的時候,從來沒有感覺到什麼語言障礙。後來讀書的時候認識了我先生,我們一起遷居到美國,也從來沒有不習慣,我甚至把所有居住過的地方的特色食物做了個結合,整理出了自己的食譜,走到哪裡都能吃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

或許這就是馬來西亞孩子的共性,拼的就是适應能力,永遠不知道“怕”。

從小生長在馬來西亞的孩子,别的就算不會,熱情必須滿分。氣候熱,文化多,大家穿得也鮮豔。最近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式,馬來西亞運動員還因為穿得五顔六色在微網誌上被讨論了很久。

馬來西亞大提琴國手:很多人讓孩子學音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受訪人馬來西亞華人上課學什麼?尖尖的話:

奔放又随性的他們不太喜歡任何的“固定制度”。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如果家庭條件不錯,都會送孩子出去留學。因為這邊的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會把30%的名額留給本地的馬來族孩子,留給華人和印度人的名額隻有剩下的70%,馬來西亞本地的top級大學本來就不多,剩下隻有私立大學,選擇的餘地不太多。

很多人都在尋找其他辦法。很早以前我就有接觸過一個朋友,他家孩子不上私立學校,也不上國立學校,就在家上美國的home school,隻要家裡有網,在全世界各地都能上,從小就選擇了跟其他人不一樣的道路,不學馬來西亞語,也能直接出國留學。

聽說最近幾年還出現了一種“雙聯學校”,和海外的一些國家聯合辦學(美、英、澳等名校),課程可以互轉,收費大概是一年2-4萬元(人民币),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也會選擇這樣的地方,考上哈佛、牛津等名校的幾率就變得更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尖尖的話:</h1>

和Gwen聊完,我好像對于音樂啟蒙這事不那麼茫然了。考級不是學音樂的最終目的,有個輕松欣賞音樂的環境,才能讓之後的“啟蒙”成為可能。

臨分别的時候,Gwen笑着告訴我,她們的創意工坊很快就要再舉行,帶着不同國籍的親子家庭一起去了解、認識藝術。“我還不算老,也還有自己的追求”,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