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個世界上沒有笨孩子
隻有不會教育的家長
其實,家長要做的應該是
了解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并創造适合其成長的環境
能發現千裡馬的人是伯樂
能了解孩子特點的家長就是稱職的家長
但很多家長缺乏對孩子正确的了解和認識
隻會用社會上統一“标準”去要求孩子
這樣結果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還可能埋沒原本聰明的孩子

孩子發呆就是笨
很多家長對孩子發呆都有一個固定的思維
那就是孩子在盯着某個東西
或者望着天空眼神呆滞的時候
就會覺得孩子這樣看起來就很呆,很傻
認為孩子這樣會對孩子未來産生不好的影響
強迫孩子改變這種性格
其實孩子發呆也是一種學習
當集中精神去思考某件事情
或者是被某樣東西所吸引
會比那些活潑愛動的孩子
更有精神專注力
一個從小就能對一件事情保持專注的孩子
将來在學習上也是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的
孩子記東西慢就是笨
很多時候
孩子學東西慢
做事情速度慢
甚至對于一個新環境的适應時間也很長
這并不能說明孩子“笨”
隻能說明這些孩子适應性低
而他們的能力并不代表不行
雖然這些孩子适應性低
但是他們往往會記得很牢,比較久
而且
這種孩子也是有一些優勢的
那就是在遇到挫折、打擊
甚至是一些不良誘惑時
相對于接受事物快的孩子來說
他們不容易沉迷其中
孩子愛動,注意力不集中也是笨
每一個孩子小時候好奇心都是很強的
會經常性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
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喜歡提出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盲目組織
而是要去鼓勵孩子
孩子再問問題時
孩子的好奇心是可以不斷增強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
讓孩子的好奇心保持下去
這會成為孩子一直有學習的動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而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若在這個關鍵時間段
給予孩子足夠的刺激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