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劉沖
9月12日,由湖北美術學院、湯湖美術館聯合舉辦的“七月流火……羅實、張嵩焘、曹丹/三個展”在湯湖美術館中庭舉行線上開幕式,展覽共展出油畫、版畫、雕塑作品51件。

羅實作品展廳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各具特色:羅實的《紅樓》《紅色記憶》《松》《長江大橋》等作品,用一個一個填色的格子來重新解構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像;曹丹既展出了他的版畫,也展出了他的布面油畫《人物寫生》系列,還有他2020年創作的反映疫情與生命的作品;張嵩焘既展出了他20多年前上大學時的作品,也展出了他的新作《異域》。
《異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異域》展廳現場,站立着一隻由金屬制作而成的“巨大的眼球”,“瞳孔”在不停地旋轉,并發射出變幻莫測的光線,而展廳地面上,是一些類似于洪荒時代的物質,它們有的還在發熱燃燒。“有一種外星世界的感覺,很有科幻感,很好玩。”不少觀衆紛紛來到展廳圍觀拍照。
張嵩焘在他的作品《異域》展廳
張嵩焘告訴記者,這隻“巨大的眼球”是最新的創作,通過程式設計來控制“瞳孔”的動作,營造出一種類似于外星生命的感覺。而地面上類似于洪荒時代的物質,用了電阻絲發熱等手段,營造出一種能量場的感覺,整個創作前後差不多持續了10年時間。
曹丹作品展廳
江漢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湯湖美術館館長王心耀在開幕式緻辭中說:“羅實、張嵩焘、曹丹三位藝術家均為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專業系部掌門人,他們充分利用多元的媒介,展現了自我的藝術思量。展廳裡的油畫、雕塑、版畫,在共同的空間中進行時代叙事,藝術碰撞,向觀者傳遞深邃哲思的同時,還傳遞着豐富的審美内涵。”
開幕式合影
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劉茂平在緻辭中特别提到了一點,三位藝術家在進行“藝術遊戲”時,都是以長期專業訓練而形成的紮實藝術功底為基礎的。他說:“作為準70後藝術家,他們的教育經曆,嚴格的造型訓練,使他們成為最後一批特别能畫的藝術家。他們有對經過長期艱苦訓練掌握了一門複雜技藝而不願舍棄的普遍心理。他們喜歡甚至迷戀傳統造型語言基于高超技藝創造帶來的優美、精緻、和諧的美感,最後一個原因無疑還有學院體制的機制性限制。是以,造型手段、繪畫技藝是他們藝術遊戲的基礎。”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