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卻又不喜枯燥的科普說教,不如看看這部寓教于樂的日本動畫——《工作細胞》。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作為一部科普動畫,《工作細胞》采用細胞拟人的方式,将一個人的身體想象為一個巨大的職場,講述了一群“打勞工”細胞,為了維持這具身體的正常運轉,無休止地奔走和戰鬥的故事。

裡面有冒失又慌張的新人紅血球小姐,還有可愛的血小闆妹妹,以及木讷而沉穩的白細胞小哥......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極富趣味性的拟人化元素,将原本複雜晦澀的人體免疫系統講得有趣又生動。

雖說動畫科普知識不那麼嚴謹,但我們仍能從中了解到不少與自己身體有關的知識。

上周,該動畫的劇場版電影上映,小編看過後自覺不錯。

或許通過這個動畫,我們能直覺地明白那些看不見的細胞,是如何捍衛人類健康的。

電影伊始,一般細胞遇上了4個可可愛愛的小細菌,出于善良收留了他們。

四個小細菌體型基本相同,但顔色不同,分别是黑色、紅色、熊貓(即顔色黑、白兩種如熊貓一般)、斑點(即黃顔色身體有藍色斑點)。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躲躲藏藏後,仍被以清除外部入侵細菌和病毒為職責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抓了個現行。

白細胞準備處理掉細菌幼體的時候,遭遇幽門螺杆菌的襲擊。由于周圍環境都是胃酸,是以白血球拿幽門螺杆菌也有點沒轍。

胃内環境是強酸性的,大多數細菌無法存活,那為什麼幽門螺旋杆菌可以?

因為幽門螺杆菌結構較為特殊,它的鞭毛能幫助它穿過胃酸形成的粘液層,并破壞胃粘膜,進入胃粘膜下方相對中性的環境中繁殖。

胃粘膜本身是作為一種屏障,保護下方組織不被胃酸腐蝕的。但當幽門螺杆菌感染後,胃粘膜遭到破壞,胃酸得以接觸胃組織,就會造成潰瘍。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結果細菌其中的一個幼體跳到了胃酸中,不但沒受到傷害并且還急速的成長了起來,并對幽門螺杆菌造成了傷害并趕跑了它。

白細胞才認識到,原來這幾個細菌是乳酸菌!乳酸菌對人體是有益的。

何為乳酸菌

乳酸菌是許多種細菌的總稱。這些細菌為了獲得生長所需的能量會分解糖分,産生大量的乳酸。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真的被感染了幽門螺杆菌,還是建議大家去正規醫院的消化科規範治療,光靠乳酸菌還是不夠滴。

熊貓乳酸菌在胃裡和自己的同伴相聚,白細胞決定和一般細胞一起将剩下的乳酸菌護送到同伴身邊。

在途徑小腸的時候,由于小腸細胞的失誤操作,吸收了許多的嘌呤,這對人體大有害處啊。

嘌呤是人體内細胞的核酸分解代謝的産物,可以通過進食海鮮、動物内髒、豆制品等食物獲得。正常情況下,嘌呤在進入人體後,會在肝髒、小腸中被分解為尿酸,随後經過腎髒或是腸道排出體外。

可是,人體攝入大量的嘌呤後,分解出的尿酸進入血液卻來不及被排洩出去,就會在關節處堆積形成尿酸結晶,引起關節發炎,造成疼痛甚至關節僵硬、畸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痛風”,而尿酸在關節處的結晶又被稱為”痛風石“。

就在大家犯愁時,細胞君懷裡的另一隻乳酸菌跳到了嘌呤上,開始吃起了嘌呤。接着這隻乳酸菌的同伴也來了,這一堆嘌呤也被徹底吃完,最終這個乳酸菌也加入了自己同伴的隊伍之中。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身體裡的乳酸菌,命運何去何從?

原來這是pa-3乳酸菌,它能夠分解并吸收嘌呤,使其難以被人體直接吸收。痛風人士是不是心動了?

後面的路程中,有害細菌大量入侵大腸,在乳酸菌等有益菌的幫助下,免疫細胞成功擊敗了有害菌。

意料之中的故事結局,卻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原來益生菌對我們的身體有這麼多好處。不僅可以抑制腸道的有害菌,還起到消炎、抑制有害菌生長,保護胃腸黏膜的作用。

是以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

圖源網絡 侵删

關注公衆号【益珍方】擷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