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堿地蒲公英及其同屬植物的幹燥帶根全草。

蒲公英
菊科植物種類繁多,許多種類富于經濟價值,如莴苣、莴筍、茼蒿、菊芋等作蔬菜;向日葵、小葵子、蒼耳的種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橡膠草和銀膠菊可提取橡膠;艾納香可蒸餾制取冰片;紅花和白花除蟲菊為著名的殺蟲劑;澤蘭、紫菀、旋複花、天名精、菌陳蒿、艾、白術、蒼術、牛蒡、紅花、蒲公英等為重要的藥用植物;此外,菊、翠菊、大麗菊、金光菊、金雞菊以及許多種類,花美麗鮮豔供觀賞,全世界各地庭園均有栽培。
蒲公英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去雜質,洗淨,切斷,曬幹。以葉多、色灰綠、根完整者為佳。鮮用或生用。
蒲公英又名蒲公丁、婆婆丁、黃花地丁,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為清熱藥之清熱解毒藥。
本品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是治療外瘍及内癰等多種熱毒證的常用藥,兼能疏郁通乳,尤為治乳癰之要藥。(1)治乳癰初起,紅腫疼痛,可單用蒲公英濃煎内服;或以鮮品搗汁内服,渣敷患處;或與瓜蒌、青皮、忍冬藤煎服。(2)治癰腫瘡瘍疔毒,常配伍紫花地丁、金銀花、野菊花等清熱解毒藥,如五味消毒飲。(3)因敗醬草為治腸癰的要藥,是以蒲公英治腸癰時常與敗醬草、大黃、牡丹皮等同用。(4)又因魚腥草是治療肺癰的要藥,故本品治肺癰時常與魚腥草、桔梗等配伍。(5)蒲公英還能清肝明目,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可單用取汁點眼,或濃煎内服,亦可與菊花、夏枯草、黃芩等藥同用。
此外,蒲公英還有清利濕熱、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療濕熱黃疸及小便淋瀝澀痛。治黃疸,常與茵陳、栀子、大黃等同用;治熱淋澀痛,常與金錢草、白茅根、車前子等配伍。
蒲公英,煎服,10~30克。鮮品可酌加。外用适量,常以鮮品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本品苦寒易傷脾胃,若用量過大,則可緻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