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沙兩女孩密室逃脫被電擊
事件引發市民讨論
近年來,密室逃脫作為真人體驗遊戲在年輕人圈子裡風靡。但伴随該行業火爆起來,不少密室逃脫開始脫離解謎本質,變了味兒,衍生出過度恐怖、電擊懲罰等遊戲亂象。那麼,長沙地區密室逃脫市場如何?是否存在相關安全隐患呢?

一周前,長沙兩名女孩體驗密室逃脫竟遭電擊懲罰,最終警方介入,沒收電擊裝置,事件一經報道,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目前長沙地區密室逃脫體驗是否安全,成為大部分市民的關注重點。為此,記者決定展開體驗式調查。
- 2 -
密室多主打恐怖類型
電擊等遊戲懲罰仍存在
年輕人為主流消費群體
“刺激”成為評價标準之一
記者走訪的第一家名為長藤密室,位于長沙市天心區解放西路,主打恐怖主題。與店員交談獲知,原有電棒懲罰經玩家投訴而被取消。
那麼,此類現象是否銷聲匿迹呢?記者在另一家發現了端倪。
該店名為“有點方”真人恐怖密室,與“長藤密室”相隔不到100米,位于城市經典商場地下一樓。
該店員表示,店内多款主題均設定有電擊懲罰,其中“鬼胡同”模式憑借狂暴npc噱頭,最受玩家歡迎。
臨近午夜,與街頭人流稀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密室大廳等候入場的人群卻愈發密集,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不少玩家表示,刺激是他們評價密室逃脫好玩與否的重要标準。
- 3 -
遊戲前簽訂免責協定
佩戴護具入場
NPC手持電鋸、電棒追逐
20V電壓被電有刺痛感
全黑走廊玩家頻頻相撞受傷
為了解密室内具體情況,記者選擇該密室“鬼胡同”主題進行親身體驗。遊戲環節中,記者發現密室裡扮演狂暴角色的從業人員手持電鋸、電棒等工具,對玩家瘋狂追逐,極易造成人員碰撞踩踏。
在體驗前,該密室要求所有玩家必須填寫一份免責聲明。其中列出,玩家如隐瞞心髒病、高血壓等病史造成意外,由玩家自行承擔責任;此外,針對玩家遊戲過程中因碰撞造成的人身傷害也由本人自行擔責。
與其他密室逃脫不同,該店明确要求玩家佩戴護肘、護膝等護具才能入場。之後全體玩家帶上眼罩,由從業人員帶入密室内部。
随後詭異音樂響起,記者與所有玩家都身處黑暗之中。突然一名扮演狂暴角色的從業人員手持類似電鋸工具開始快速追逐玩家。
此次體驗共有9名玩家,在npc追逐下完成解謎任務。而密室内通道縱橫交錯、但都較為狹窄,加上手電燈光微弱,遊戲後期NPC手持電棒追趕,加速了玩家奔跑速度,黑暗中極易造成碰撞踩踏。
結合玩家與記者的親身體驗,密室中的确在使用電擊懲罰,電棒觸及人體瞬間刺痛,之後會産生一陣麻感。由于追逐過程過于激烈,部分玩家在體驗初始就因受傷退出。
經過全程體驗,即便帶有護具,仍有不少玩家傷痕累累,其中臉、腳踝、膝蓋等部位最容易受傷。
- 4 -
密室逃脫最初定位解謎益智
結合恐怖元素衍生新品
心理專家建議合理選擇
過度刺激導緻身心俱傷
密室逃脫最初是一款益智冒險類遊戲,創意多源于電影、網絡等場景,近些年伴随各類密室逃脫綜藝登上熒幕,逐漸被年輕人所追捧。但随之而來衍生出諸多與鬼屋、人體懲罰等元素相結合的密室主題,讓益智解謎為精神刺激讓了路。
心理專家提醒,适當新奇、刺激體驗可以調解都市年輕人疲勞、焦慮的心情,但過度恐怖、刺激類密室逃脫,有可能造成身心俱傷。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周旭輝:過分刺激會引起心髒疾病發作,心肌梗塞或者血壓上升,會讓人會過度緊張,導緻驚恐發作,這樣的話會對玩家造成精神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
- 5 -
密室逃脫屬新興事物
相關部門将會完善管理
此外,在密室體驗全程,記者注意到電鋸散發的汽油味無法散去,密室内部空氣渾濁不堪;室内走廊無法看到緊急通道标志、消防栓也被海綿緊密包裹,消防安全能否保障始終存疑。
長沙市天心區文體局表示,密室逃脫屬于新興産物,對于具體遊玩環節設定暫無相關法律政策規範,限制存在難點。目前正聯合公安、消防等其他部門商讨具體管理之策。
律師指出,民法典對密室逃脫此類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規定,個人一旦選擇參與,密室本身若未發生故意或重大過失,則屬于參與者“自甘風險”。密室逃脫作為營業場所,必須保證消防、防護等環境安全,為消費者提供有效保護措施。此外,提倡市民選擇放松方式時,多參與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保障身心健康。記者也将會對後續檢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