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沒有抱太多期許,但我确實接受了将此事件搬上大熒幕的挑戰,并且用這種方式代替我的11個不能言語的兄弟發聲。我們需要如實講述這個故事。如果有一個家庭成員由于自身的是非觀反對這項工作,不是從情感上認同而是僅僅從道義上——那麼我們就失敗了。
——邁克·威廉姆斯(片中男主角原型)
《洛杉矶時報》,2016.09
電影《深海浩劫》根據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改編。當地時間2010年4月20日晚10點左右,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個石油鑽井平台起火爆炸,7人重傷、至少11人失蹤。除去人員傷亡,該事故還造成該區域漏油量高達每日1000桶左右,成為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世界最大鑽井平台
“深海浩劫”的真實事件表明,鑽井平台位于距海岸52英裡路易斯安那州的威尼斯市。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鑽井平台,并且開鑿出史上最深的油井,該油井位于墨西哥灣距海平面5000英尺深度的海底區域。
從業人員已經着手處理位于水下超過18000英尺深度頗具勘探性的馬貢多油井,該油井處于關閉的最後階段。根據已有發現,該油井每年潛在的收益為高達2億多加侖的石油。正如本片強調的一樣,“深水地平線”并不開采石油。它的目的是為了鑽孔找油,然後循環往複。它本質上是一艘浮在水面上的巨大船隻,與那些依靠在海底打樁支撐的石油鑽井平台是截然不同的。
可怕的爆炸
“我聽到可怕的嘶嘶聲,”邁克·威廉姆斯本人在在《60分鐘》的采訪中說道,“在頂處傳來嘶嘶聲,随後便是巨大的爆炸。你懂的,事實就是這樣,我将會死在這裡。”
邁克·威廉姆斯(左)與片中的邁克·威廉姆斯(右)
據目擊者的描述和影片《火焰吞沒“深水地平線”》的記錄,真實的爆炸場面和電影中表現出的一樣可怕。也許最佳的目擊者是在鑽井平台下面釣魚的大學生們。聞到甲烷氣體後飛速逃離至安全距離後,他們直面了災難的發生。
“我先看到一個藍色的火花然後整個平台就陷入了火海中,”學生韋斯特利布爾格如此說道。巨大的火球吞噬了整個鑽井平台。“我們感受到了沖擊波。我們感覺到了熱量。我們聽到了巨響,” 布爾格的朋友達斯汀金說。“這是我生命中聽到的最響亮的聲音。”布爾格鑽井平台爆炸了有“六次或者七次”。記錄爆炸的可怕場面的視訊是由附近一搜試圖駛來幫忙的船隻上的從業人員拍攝的。這艘船最終成為了幸存者的避難所。
電影中可怕的爆炸
爆炸原因
關于“深水地平線”真實事件的研究證明了鑽井平台遭遇的事故被業内人士稱為“井噴”,突然劇增的石油和天然氣從鑽井平台噴湧而出。油井鑽探就像刺穿一個氣球。大量的壓力貯藏在油井中,準備釋放石油和天然氣。壓力必須時刻得到控制。為了協助控制壓力,在幽靜頂部安置了防噴器(BOP)防噴器是一個4-層,350噸的重的液壓閥門用來控制強勁的閘闆,使其在突發狀況下可以緊密關閉并完全封閉油井。如果這些閘闆和環形保護裝置不能正常工作,最後的一道防線便是全封閉防噴器閘闆,這個裝置可以清楚地切斷鑽探管道進而封閉油井,由此上面的船隻可以安全地脫離油井。
真實事故現場
在鑽井平台上的氣體燃燒的那一刻,從業人員在棄船前試圖激活防噴器,就像電影中吉米先生嘗試的那樣。然而,防噴器封堵油井失敗,最有可能因為它内部的鑽井管道由于“有效壓縮性”變得彎曲,當全封閉防噴器閘闆切斷管道時管道已經偏離了中心。由此造成的後果是,隻有部分管道被切斷并且無法封閉。之後英國石油公司試圖将事故責任歸咎于海上鑽井承包商越洋公司,指責他們未能恰當維護好油井防噴器并控制好油井。
人員喪生
“你知道有人要喪生死了,你對此卻無能為力,”大學韋斯特利布爾格說道當時他和他的朋友在鑽井平台下面釣魚。“你可以看見火焰從井架的頂部噴湧而出。
火焰從鑽井平台側面竄出,除了大火什麼都看不到。”事實證明126名從業人員中有11人在2010年4月20日的爆炸事故中喪生。海岸警衛隊花了兩天時間搜尋他們的遺體,但是由于“深水地平線”被大火燒毀倒塌沉入了墨西哥灣距海平面5000英尺以下的海底區域,是以搜尋行動被取消了。好在115名從業人員逃離了恐怖的地獄,奇迹般地生還,其中有17人受傷。
消防員滅火
控制石油洩漏
英國石油公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了此次事故的“危機小組”,他們構想出幾個計劃控制原油洩漏。一開始他們使用一個ROV(遙控潛水器)來找出洩漏部位。他們确定切斷石油洩漏的管道連接配接到頂部的防噴器(防噴器),就是自身封閉油井失敗的那個裝置。這個管道被稱為氣門,阻斷了了失去動力後漂浮的鑽井平台。每分鐘至少有150加侖的石油洩漏進墨西哥灣。以下是為了遏制原油洩漏所采取的政策的清單。大多數都失敗了。
水面油污
· 第5天:在意識到連接配接到防噴器的電線斷開連接配接後,采用了一個熱刺來關閉防噴器閥門。這涉及到将裝置插入到防噴器,迫使注入液壓油的閘闆關閉。不過閥門沒有反應。
· 計劃是鑽探兩個18000英尺深的減壓井和油井交彙,然後往主井中注入混凝土将此封閉。這将耗時幾個月的時間并且不能迅速有效控制原油噴湧。
· 将化學分散劑釋放到水中,涵蓋水面的表層和下層,包括在井口附近。分散劑使原油就像洗潔精溶解油脂一樣分解。它有助于原油分解成更容易處理的物質。,但有一些人認為化學分散劑可能會損害環境。
· 第18天:一個四層樓高的矩形鋼圓頂被放置在井口上方損壞的升流管上,試圖建構一個密封的海底,收集了多達85%的原油,并使它們被抽取到表面。氫氧化物在井口結冰破壞了密封環境,圓頂的計劃擱淺了。
· 第28天:計劃制定線程一個較小的管道進入破碎的升流管,以虹吸至少20%直接從石油管道洩漏出的油量。約有84000加侖的原油從破碎的升流管中被虹吸出,他們希望每天的吸收率能增加。
清除浮油
· 工程師決定嘗試一項名為滅頂法的計劃,該方法可以成功地阻止在陸地發生洩漏的油井,但是從來沒有在海底嘗試過。該計劃包括注入“泥漿”流入井底,然後灌注水泥進而封閉油井。50000桶的泥漿(包括水、粘土和其他礦物質的混合物)被運來,一個3000馬力的泵發動機被連接配接在建立的通往海灣底面的管子上。然而,滅頂計劃在災難發生的第38天停滞了,因為他們在迫使泥漿進入管道對抗原油噴湧的壓力方面遇到了問題。兩天後該項計劃也被終止。
· 接下來的工程師嘗試垃圾填埋法,包括發射廢棄物到防噴器(BOP)堵塞破損的封閉閘闆。這些碎片或是“垃圾”包括高爾夫球、輪胎塊以及打結的繩子。所有三個垃圾彈都發射失敗。距離減壓井的修建完成仍有數月時間。
· 第44天:和先前失敗的圓頂罩計劃類似,在切斷升流管後,一個低位的水管包(LMRP)罩放置在下方,確定其牢牢安置後,石油可以引流到到水面的船隻上。在罩子底部注入甲烷使其在鑽井内彌漫以防止氫氧化物結冰,這項工作是預防早前圓頂帽結冰的問題。LMRP通過連接配接升流管,并一系列的閥門控制流量,就像一個迷你防噴器(BOP)一樣運作。LMRP的成功放置對石油噴湧入海洋中起到了很大幫助。
· 第83天:除去舊的罩子,準備兩天後在LMRP上安裝新的罩子。新的控油罩包含三個閘闆的封頂管道。
· 第88天:2010年7月15日淩晨2點,英國石油公司(BP)确定40噸密封裝置密封罩已經阻止所有石油流入墨西哥灣。
成功封住漏油
“當技術超越了已有的應急計劃的應變能力時,我們将在完美風暴中消亡,這就是今天我們所得到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漁業經理人羅斯提Gaude在災難中如是說道。
水面下深度示意圖
清潔海洋
在平台爆炸并沉沒之後的日子裡,一開始認為原油是以42000加侖的速度/天的速度洩漏。然而,在爆炸發生後的第37天,這一數字被修正為798000加侖/天。此次事件成為史上最嚴重的海上石油洩漏事故,是1989年埃克森·瓦爾迪茲号災難事件的規模的18倍,當時事故洩漏的石油量為1100萬加侖。
16000英裡長的海岸線受到影響,包括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和佛羅裡達的海岸均受到影響。最終統計,約有2.1億加侖的石油洩漏進墨西哥灣。
為了幫助應對我們國家面臨的最嚴重的生态災難,在當地漁民的幫助下建成了數百萬英尺的攔油栅。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栅欄裡被塞滿了寵物和人類的毛發,這對原油吸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爆炸發生後的一個月,大約750艘船隻和17000人參與協助處理事故導緻的後果。
巨大的經濟損失
除了洩漏帶來的沉重的環境代價之外,包括清理工作、罰款和善後工作,此次事件的造成了英國石油公司約538億美元的損失。公司承認犯下了造成11死亡的重罪(包括失蹤的從業人員),一項欺騙國會的重罪和兩項輕罪。
附近生物受到嚴重侵害
影片細節Q&A
Q:邁克威廉姆斯在災難發生前一直和他的妻子在通話嗎?
A:是的,但不是災難開始時。當首席電子技術員邁克威廉姆斯聽到發動機加速運轉時,燈光閃爍,警報聲響起,立刻結束了和的妻子的通話 (在電影中,他的妻子從視訊通話中看到他的房間變亮,但實際上他已經結束與她的通話)。在電影《深海浩劫》中,他的燈和電腦顯示器爆炸了。他第一反應是由發動機故障導緻的,是以立刻逃命。盡管如此,他知道将會有一個對于事件發生原因的大規模調查行動。鑽井平台突然失去動力,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他打算前行至發動機控制室幫助工程師診斷哪裡出了問題。在第一次爆炸發生時他沒能逃出商店。
Q:在鑽井平台爆炸之前是否有大學生在井下釣魚?
A:是的,雖然片中并沒有表現出來,确實有幾位學生靜距離目睹了這一場大災難。在鑽井平台下面釣魚的時候,他們注意到一股強烈的甲烷氣體,然後燒毀了他們的眼睛。“那就像一列疾馳的貨運列車點燃了船上的汽油,我們試圖盡可能快地擺脫它。”大學生艾伯特安德利如此描述道。他們逃離到距離鑽井平台100碼處,直面即将爆發的大災難。
Q:麥克威廉姆斯真的将一顆恐龍的牙齒帶回家給他的女兒嗎?
A:不。在事實核查“深水地平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并沒有證據表明鑽井平台上的鑽機找到了一顆恐龍的牙齒,然後麥克威廉姆斯把這顆牙齒帶回家給女兒西尼。在電影中,西尼(Stella Allen)在完成一項學校安排的關于爸爸的作業,解釋他爸爸如何通過開采石油“馴服恐龍”,石油本質上是植物和動物(包括恐龍)經過數百萬年演化形成的。恐龍的“馴服”是一種比喻,意味着對油井的控制(或開采)行為如同一頭看似正常卻充滿壓力并可能爆炸的野獸。這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有助于解釋這門科學,同時也增強了故事的人類因素,但這純粹隻是小說。
是以恐龍牙齒是虛構的哦
Q:邁克·威廉姆斯在深水地平線爆炸中是否傷情嚴重?
A:是的。“爆炸的沖擊力将使門和鉸鍊完全脫離,擊中我後把我沖到了商店的另一邊,”威廉姆斯在《60分鐘》的采訪中說道。“我開始在地闆上匍匐前行。當我到達另一扇門時,它爆炸了。在那一刻我真的生氣了,我因為這些門而抓狂,這些防火門本應是保護我的,現在卻成了傷害我的兇手。“鮮血從頭上的傷口流淌入他的眼睛。他幾乎不能呼吸,并且飽受因腳踝和肘部受傷帶來的疼痛。由此導緻的結果是在他試圖幫助其他從業人員逃離船隻時,他的左臂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現實中的邁克同樣受傷慘重
Q:由庫爾特·拉塞爾飾演的從業人員的頭兒吉米•哈勒爾在此次災難中是否傷得很重?
A:是的。吉米哈勒爾的綽号是“吉米先生”,麥克威廉姆斯回想起當時的情形,爆炸發生後他到達船橋後看到了吉米哈勒爾(威廉姆斯并沒有像電影中馬克·沃爾伯格扮演的角色那樣營救當時位于特等艙的哈勒爾)。“他在不停地咳嗽和嘔吐,”威廉姆斯說。“他的情況很糟。”哈勒爾是鑽井平台的海上裝置經理(OIM)。
Q:救生艇真的沒有帶上邁克·威廉姆斯和剩下的從業人員駛離了嗎?
A:是的。兩艘救生艇都幾名從業人員幾個船員。當時大概有八個人在船橋上,他們離救生艇甲闆大約有20碼的距離,剛好在一段樓梯下面。“當我們八個人走到最後一步時,另一艘救生艇開始下沉,”威廉姆斯說。“他們沒有帶着頭兒離開并且不知道船上還有多少幸存者。”再将一個救生筏扔到水裡後,也沒有帶上他們。年輕技術人員安德莉亞Fleytas(吉娜·羅德裡格斯飾演)和另一個年輕人與威廉姆斯與同伴被困。
Q:邁克威廉姆斯為了逃離燃燒的鑽井平台,真的從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度跳下來了嗎?
A:是的,深水地平線的首席電子技術員,邁克·威廉姆斯(片中由馬克·沃爾伯格飾演),他為了逃離被大火吞噬的鑽井平台從十層樓的高度跳進墨西哥灣。“我記得閉上眼睛後開始祈禱,祈求上帝告訴我妻子和小女孩他的父親已經盡力了,如果我活了下來,這是冥冥中注定的。在完成這三個步驟後,我離開了鑽井平台的底部,那一刻感覺就像定格一樣直到永遠,”他向《60分鐘》通訊記者斯科特·佩利這樣描述道。
片中的驚險一跳
當在水中時,威廉姆斯述說他努力遠離周圍燃燒的石油。“我感覺如此恐怖的大面積燃燒在我周圍環繞,我在想‘我被燒着了嗎’?你懂的,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夠告訴你的就是我當時就浮在油面上,是以我遊啊遊。我努力蹬腿遊泳前行,我竭盡全力蹬腿遊泳前行,直到我感覺不到疼痛。我什麼也沒聽到。我在想‘我肯定被燒殘了’因為什麼感覺都沒有了。我也聽不到任何聲音,因為我感覺不到任何東西,我一定已經死了。”和電影中描繪的一樣,威廉姆斯在爆炸中嚴重受傷,最終被吊到一艘船上,這艘船同樣吊走了吉娜·羅德裡格斯,然後向鑽井平台的安全地帶投放了一隻救生筏。
Q:在電影中麥克威廉姆斯的英雄主義行為有沒有被誇大?
A:是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回顧這部電影,《芝加哥太陽時報》強調,片中邁克威廉姆斯近乎超級英雄式的表現是電影特效的視覺誇張手法。然而,這并不能弱化現實中的威廉姆斯幫助拯救其他從業人員逃離鑽井平台的這一事實,同樣還有從10層樓高度跳下這一壯舉。
Q:英國石油公司的官員在爆炸當天真的給鑽井平台的從業人員頒發了安全獎?
A:是的,盡管時機讓人難以置信,這的确是事實。當對電影英國石油公司和的越洋公司的官員的确到來給鑽井平台的從業人員頒發安全獎,以此嘉獎連續七年沒有發生過損失工時的事故。2009年,從業人員甚至錄制了一段嘻哈風格的音樂視訊,以此來提升手工操作的安全性。
Q:幸存者迦勒哈洛威将這句“你真偉大” 的贊美詩寫在他的安全帽内側嗎?
A:是的。雖然電影中沒有表現出來,迦勒哈洛威,由迪倫奧布萊恩飾演,将基督教贊美詩寫在他的安全帽内側。他說,每當聽到這首贊美詩就會激發對這次浩劫的慘痛回憶。
安全帽暗藏玄機
災難之後,他在同僚的追悼會上聽到到這首贊美詩的吟唱。哈洛威是為數不多的在此次爆炸事故中生還的鑽井從業人員,他上了一艘救生艇逃離了“深水地平線”。在其生活的船隻之一。“我覺得我能逃離鑽井平台全是拜上帝公正的右手所賜”。
Q:英國石油公司的高管唐納德維德林真的對安全隐患問題不予理會嗎?
A:是的。在電影中由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前來參觀的英國石油公司高管和代理平台主管的唐納德維德林在裝置故障報錯和檢查為完成的情況下,堅持要求繼續鑽井作業。現實中的唐納德維德林曾面臨因造成11名鑽井勞工的死亡的過失殺人罪的指控,但最終該項指控被法庭撤消了。
檢察官最後改成控訴因操作不當造成環境污染的輕罪,韋德林是以獲得10個月的緩刑。檢察官認為,韋德林和鑽井平台主管羅伯特卡魯紮對臨界壓力測試(“負面測試”)結果不予理會,并不知道這昭示着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悄悄逼近。正如電影中解釋的那樣,負面測試是為了确定固井作業是否需要封閉油井。記住這點,“深水地平線”隻是尋找石油但并不開采石油,這是第二個鑽井平台将要做的工作。
Q:由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的英國石油公司高管唐納德維德林真的如電影中描述那樣是此次災難的罪魁禍首嗎?
A:不是。這部電影中将責任主要歸咎于唐納德維德林,但現實中的故事有點不同。首先,電影的中的維德林(約翰·馬爾科維奇)負面測試的不良結果歸結于他所堅稱的“膀胱效應”。在現實調查中得出的結論是,一名在災難中喪生的越洋公司員工才是“膀胱效應”假說的發起者,而不是維德林。此外,由英國石油公司提供的一份名為《布萊報告》報告表明,在放棄繼續油井作業的程序中,韋德林曾緻電休斯敦的英國石油公司工程師,内容是關于有問題的負面測試。而電影中設定英國石油公司的唐納德維德林為事故元兇,官方調查得出結論是,,這是由于身處休斯頓的英國石油公司高管再三要求從業人員完成井上作業,因為工期已經落後了43天。唐納德維德林身體原因從未在聯邦聽證會作證,他的律師聲稱是由打爆炸造成的。最終,大量的責任問題接踵而至,都是指向英國石油公司、越洋公司和哈裡伯頓公司的一系列疏忽行為和不當操作。
Q:逃離燃燒的鑽井平台後,幸存者真的聚集在Bankston的甲闆上念主禱文?
A:是的,但這發生在事故第二天的早上,而不是災難發生當天的夜晚。一位名為帕特裡克·摩根助理鑽員首先開口念到,“我們的父親,”他起的頭。其他人都和他一起念起主禱文,懷着對逝者的無限尊重。達蒙B Bankston是一艘用來固定《深水地平線》的高達262英尺的工作船。
Q:本片是在海洋中真實的油井中拍攝的嗎?
A:不。在電影裡看到鑽井平台是一個85%還原度,根據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搭建的攝影棚。整個鑽井平台,采用320萬磅鋼構造,建立在一個容量250萬加侖的巨大水箱中。“這是有史以來電影中采用的最龐大的攝影裝置,”明星馬克·沃爾伯格說道,片中他飾演首席電子技術員邁克威廉姆斯。
85%還原度的鑽井平台
主甲闆位于53英尺的高空中,石油鑽井平台中真實的儀器螢幕被用來重建船橋,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真實的設施被用于鑽井平台的重建。現實中的邁克威廉姆斯表示電影細節還原一直精确到“廚房的鹽和胡椒瓶。”除了精心重建鑽機,現任和前任石油勞工和海岸警衛隊成員也也被安排在片中出演角色,增強了電影的真實感。最終,鑽井平台重建完成用來重制當時大爆炸時的人間地獄景象。
Q:幸存者對電影滿意嗎?
A:是的。在“深水地平線”真實時間的相關研究中,我們了解到最初的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擔心拍攝電影的構想。“我隻是不希望看到太多政治導向性和政府無責的垃圾們在片中出現,”帕特裡克·摩根說,他是一名在“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工作的助理鑽員。最終,這部電影的主旨設定為關注悲劇性的爆炸事故本身并且以此緬懷事故中喪生的11名從業人員。導演彼得·博格強調,他想關注的隻是那些做他們本職工作的人,他們中的一些人為了防止石油洩漏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認為他成功了,”真實的邁克·威廉姆斯對導演博格如此評價道。“我不知道他竟然可以做得如此好”。威廉姆斯在片中由演員馬克·沃爾伯格飾演。
轉眼間,這場驚天的災難已過去7年,除了安全上的考慮,也許更應該被關注的是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