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作者:紅星新聞

協奏曲《梁祝》在音樂界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堪稱中華民族交響樂之靈魂。在西方,人們給中國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起了一個浪漫的名字——《蝴蝶情侶》。蝴蝶,從此成了《梁祝》的标志,成了愛情和自由的象征。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陳鋼在音樂方面的天賦,繼承自他的父親陳歌辛。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陳歌辛是上海最著名的音樂人,沒有之一,可以說,這個年代是屬于陳歌辛的時代。《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恭喜恭喜》、《夢中人》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上海老歌,都是陳歌辛的手筆。在當時的上海,陳歌辛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外号,叫做“歌仙”。

可以說,不隻是姚莉、龔秋霞、李麗華、李香蘭、陳娟娟、白光這些舊上海的明星演繹過陳歌辛的歌曲,連鄧麗君、蔡琴、梅豔芳、張惠妹、羅大佑這些新時代的巨星,也都曾翻唱過陳歌辛的作品。據統計,陳歌辛生平總共創作了二百多首作品,其中,還有若幹首被改編成英文歌,在世界範圍廣為流傳。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年輕的陳歌辛,真可謂是風流倜傥、英俊潇灑。雖然陳歌辛崇尚簡樸,生活上力求節儉,但他身上散發出的優雅氣質仍為他增色添彩。在上海擔任教職員的過程中,陳歌辛的一名學生金嬌麗走進了才子的感情世界。金嬌麗是一名富家千金,亦是學校中的校花。

原本以為這是一段才子佳人互相傾慕的完美愛情,沒想到竟遭到金嬌麗家人的強烈反對。原本,這樣一樁類似梁祝的愛情故事将會以悲劇收尾,所幸金嬌麗是一名思想先進且頗有膽識的女性,她敢于沖破時代的桎梏,終究與心上人喜結良緣。

從此,陳歌辛與金嬌麗開始了他們的音樂人生。

“......音樂發源于勞動,田歌、山歌、勞動号子等,便是最樸實真誠的音樂。我的作曲便是師法勞動号子與民歌,是以不能‘數典忘祖’,我們必須為辛苦的大衆而歌......”

——陳歌辛課堂語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1941年,陳歌辛遭到日本方面的關押,雖然在獄中蒙受了諸多折磨與酷刑,但陳歌辛不忘初衷,不肯屈從于軍國主義。這次的遭遇非但沒有讓他消沉,反倒激發了他的愛國情緒。後來,陳歌辛創作的《薔薇處處開》、《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不變的心》,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都是歌頌風花雪月的作品,但每一首的背後都有内涵。

在這些歌詞的背後,處處充斥着陳歌辛渴望抗戰勝利,以及對新社會的期盼。抗日勝利之後,陳家搬到香港居住,陳歌辛一如既往地進行創作。1950年,陳歌辛做出的一個決定,改變了陳氏父子的人生。陳歌辛認為自己理想中的新中國已然到來,是以應好友之邀傳回祖國。沒想到,等待着陳歌辛的命運,是被打成右派并送往安徽勞改農場。

因為生活艱苦缺乏營養,陳歌辛瘦得皮包骨,承受着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父親被打成右派,陳鋼亦受牽連,被扣上“右派孝子賢孫”的罵名。一家人過着凄苦且沒有希望的生活,前路黯淡無光。就是在這種極端的背景下,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安排陳鋼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創作一部曲子。我們根本無法想象,陳鋼是懷着怎樣沉重的心情完成創作。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或許,正是因為感受過最黑暗的曆程,忍受過最痛徹心扉的折磨,才能創作出如泣如慕的音律。依舊在改造的陳歌辛聽到兒子創作的旋律後,熱淚盈眶,寫信給陳鋼讓他盡快将譜子郵寄過來。作為兒子,作為音樂領域的學生,陳鋼多希望能将譜子郵寄給父親。然而,在那個特殊的環境下,這一切都是不切實際的。1961年,陳歌辛因長期營養不良,死于勞改農場。

這位對上海無比向往的“歌仙”,死在了他所眷戀的土地上。正如一句古詩:“憐君身似江南燕,又逐秋風望北飛!”陳歌辛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陳氏的創作仍未停止。

陳鋼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發誓要傳承陳歌辛創作的衣缽。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相比于父親陳歌辛,陳鋼雖未吃太多的苦,但他的感情生活卻更加不幸。他心心念念的女孩,始終無法與他長相厮守。夫妻的家庭傳統且保守,他們無法接受女兒嫁給一個右派分子的兒子。是以,盡管姑娘對陳鋼濃情蜜意,可兩人終究無法突破那一層藩籬。

在一個沉寂的夜晚,陳鋼在北海公園與最愛的姑娘訣别。就在兩人分手之後,廣播喇叭中竟傳出《梁祝》的前奏。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千年後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依舊沒能越過世俗的枷鎖在一起。

時至今日,那個困頓的年代早已一曲而不複返,陳鋼在創作之路上走得比父親更加長遠。随着新時代的到來,像陳氏父子一般的音樂天才,再也不會受到時代的拘束。

如此唯美的《梁祝》,竟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飛吧,載着對人類的愛,飛向人間,飛向太空,飛向無限!”

——陳鋼

參考資料:

【《陳歌辛與陳鋼:從“玫瑰”到“蝴蝶”的海派傳承》、《梁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