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您是想跟孩子一起看這部影片,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還是依然葆有童趣的可愛成年人,這部影片都值得您花時間去看。

這是一部斬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第42屆動畫安妮獎,與此同時,本影片導演、編劇、配樂、剪輯、藝術指導、角色設定同時獲得動畫安妮獎相應領域最佳提名,簡直就是神級大作。
影片改編自愛爾蘭民間故事,在愛爾蘭傳說海豹是溺海者變成的精靈,是通人性的精靈,作為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加上藝術創作與愛爾蘭風俗文化創作風格的融合,呈現給觀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影片講述了海豹精靈布羅娜與漁夫相愛,生下一個普通的人類小男孩本,一家人幸福美滿地生活在海邊小島上,不久之後懷了二胎的布羅娜在孩子臨盆前的大雨夜回到海洋生下妹妹西爾莎便消失了,西爾莎是和媽媽一樣的海豹精靈從小就不會說話,六歲生日那天她偶然穿上媽媽留下來的精靈外套,吹起媽媽留下來的貝笛,跟着小光斑的方向西爾莎投身大海,變成一隻白色的小海豹與海豹一起玩耍,奇迹般的她也能發出聲音了。海豹精靈的貝笛聲引來了瑪查女巫和逃難的其他精靈,隻有海豹精靈的歌聲才能拯救衆多被瑪查迫害的精靈西爾莎被瑪查抓走後哥哥本勇敢闖入瑪查的秘密基地救出西爾莎,并為她找到精靈外套,西爾莎的歌聲拯救了衆精靈,女巫瑪查也褪去邪惡的故事
故事主線簡單,思路清晰,畫面具有獨特的愛爾蘭風格,清新又不失大片莊重感,每一幀都是難得的桌面,畫面就好像清水裡滴入的墨水,緩緩蔓延開,深入人心,觀感俱佳。配樂富有愛爾蘭民族特色,樂觀勇敢又浪漫。
接下來我們在了解故事主線的基礎上介紹本片的閃光情節設定,人物設定。
首先故事的背景是偉大巨人麥克﹒利爾遭遇不幸傷心欲絕,他的眼淚變成汪洋使海面升高,快要把人淹沒,他的母親瑪查不忍他如此痛苦,便施法将他身上所有壞情緒收集到玻璃瓶中免于神傷,失去痛苦的巨人變成了石頭矗立在海中央,瑪查極端地認為她收集使人痛苦的記憶的記憶是在幫助别人,于是他将大部分精靈都變成了石頭,為精靈一族帶來了災難。
這個情節應該能讓成年人産生共鳴,活着在享受人間美好日出日落等自然界的美好之外,也有親情友情愛情給我們帶來的正面精神方面的放松,但是在得到美好的同時也無時無刻不再承受痛苦情緒,這或許就是生命之重。
解決方法從來都不是放棄七情六欲,将情緒與人分離開做個沒有感覺得“石頭人”,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影片中的精靈變成石頭人渴望被海豹精靈拯救,畢竟石化不是擺脫煩惱,而是另一種死亡。
做個樂觀的人,承受得了生命之重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一面。
這部影片也是非常适合兒童教育的,影片中西爾莎的哥哥本從小怨恨西爾莎,對西爾莎态度并不好,還故意吓唬妹妹,因為生西爾莎的他才失去了母親,這是關鍵。哥哥本也是個膽小的小男孩,害怕水,當西爾莎遇到危險時奮不顧生踏上營救妹妹的道路,其實他是愛妹妹的,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斷成長,獨闖女巫瑪查的秘密基地營救妹妹、縱身跳入他最害怕的大海為西爾莎找到精靈外套來挽救西爾莎,兄妹兩的感情在故事情節的推動下慢慢表達出來,哥哥變成了勇敢的大男孩保護妹妹,并且在母親被救後,他飽含愛意又冷靜,了解母親作為精靈要回到海洋生活的無奈之舉,也沒有任何怨恨,隻是提出能不能把妹妹留下來,西爾莎是有一半人類血統的海洋精靈,可以留在陸地上與爸爸哥哥生活在一起。
影片在講述這樣一個複雜的家庭情感時極為缜密,看似輕描淡寫,但人物情感刻畫得極為細膩,失去心愛妻子的康奈積極樂觀,家庭氛圍并沒有是以沉重,他時時刻刻想念妻子是以堅持住在臨海小島年複一年等待,隻在每年西爾莎生日當天晚上,也就是妻子離開的紀念日一個人去小酒館喝一喝悶酒抒發想念。
在二胎放開的當代社會環境下,生二胎對于頭胎孩子的影響極大,如果家長沒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不管是個人性格養成方面還是孩子之間的相處,因為老大通常會覺得是老二搶走了爸媽的寵愛,從小就應該糾正。
這部影片并不長,一個小時多,巧妙的将愛爾蘭音樂演奏融入其中,就好像一個音樂劇一樣輕松,明明是一個将家庭與打敗瑪查、拯救精靈這樣一個大環境相融合起來情節豐滿的劇,從頭至尾,觀衆都沉浸在享受之中,巨人麥克的傷心眼淚、瑪查的無奈、康奈對妻子布羅娜的思念、西爾莎受哥哥的擠兌、布羅娜的離開,每一個事件展開來講都能觸及負面情緒,然而影片處理地恰到好處,這些我們生活中遇見的負面情緒與生活的美好相比完全不值一提,痛苦在美好的稀釋下變成促進我們成長的動力,演變成正能量,這才是應該有的生活态度。
有時間的朋友一定去看看,絕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