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池魚
9月27日上午,有網友舉報,江蘇南通市有一輛車身塗着“必勝 日本總軍區731部隊”字樣的私家車在大街上招搖過市,引發市民和網友憤怒,後被當地公安機關迅速處理。

為什麼車主寥寥幾個字的貼紙,會引發人們如此的反感和憎惡?
7,3,1,對所有中國人而言,對所有反對法西斯主義、愛好和平的人類而言,這不是三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它是中華民族的傷痛記憶,更是人類的至暗時刻,記錄的是一段充滿着血腥、罪惡、反人類的滔天罪行。
731部隊,全名為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這個名義上從事醫學研究的機構,從組建伊始,就是一支名副其實的細菌特種戰邪惡部隊。
當一個人進入了731部隊的監牢,在那些冷血惡魔的眼裡,就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隻是一個個被編好号的、具有生命體征的“馬路大”(日語まるた意為“被剝皮的圓木”,被侵華日軍用來蔑稱中國人,引申意為“試驗品”)。
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以無辜的中國平民為試驗品做過許多滅絕人性的實驗。
在凍傷實驗中,“研究人員”把試驗者的手置于零下20至30攝氏度的環境下,用小木棍敲打手指,直到聽到敲打聲變得清脆,再用不同溫度的熱水澆在實驗對象的手上,直至骨肉分離,以此來測試如何解凍最好。
為檢驗細菌武器的效能,731部隊還在野外設定了多處特殊“靶場”,将無辜的中國平民綁在用冰凍住的木樁上,彼此相隔五米排成圓圈,然後從空中投擲或者近距離引爆細菌陶瓷炸彈,炸彈裡裹挾着炭疽杆菌、鼠疫、霍亂、痢疾等病菌,被害者不是當場死亡,就是感染幾天後,死于病菌的折磨。
▲這是七三一部隊遺址出土的解剖實驗用的人體内髒挂架和剃刀,殘暴的日軍“研究人員”将人活殺解剖,甚至連麻藥也不打。
毒氣實驗、滅壓實驗、活體解剖……成千上萬的“馬路大”被用來觀察在注射細菌、病毒之後,身體一步步被吞噬的過程。直到痛苦死去,他們的屍體最終會被焚燒,絲毫不剩。
據統計,有3000至10000人死于731部隊的活體實驗。他們之中,有投身抗日被俘虜的戰士,有無辜平民,還有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兒童。
而這裡實驗的“成果”也被應用于法西斯戰争中。抗戰期間,被日軍投放的細菌、病毒武器感染的中國群眾以千萬計數,而被奪去生命的人,早已無法統計。
讀到這裡,想必不明真相的人們能夠了解網友的憤怒——貼在車身上的看似簡單的數字,實則是曆史深處遭受苦難的同胞無聲的悲泣,是民族孱弱時被狠狠劃下難以愈合的一道傷口,每每審視,痛徹骨髓。那個罪惡的名字,不會因為時光流轉而漸漸淡化;那些罄竹難書的罪行,不會因為否認抵賴而消失。
更為過分的是,直至今日,給亞洲以及世界群眾帶來了深重災難的日本軍國主義在某些西方勢力的包庇下,不僅沒有被根除,反而還在日本政壇活躍。那些罪惡滔天的軍國主義者不僅沒有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居然被當做神明和精神圖騰,至今仍被供奉在用從中國搶奪來的材料搭建的靖國神社裡,無聲宣揚着“侵略有理”。
▲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政客
仇雠未除,國恥未雪。而國内一些人竟然還在為軍國主義思想張目,給法西斯主義“助威”。以“無知”為借口,大搖大擺地把殺人魔窟的代号粘貼在中國的私家車上,為軍國主義思想“招魂”。
“必勝 日本總軍區731部隊”這短短一行字,是無聲的警示:若有空子可鑽,死灰就會複燃。
在私家車上貼紙被處理并不是小題大做,梳理近年的新聞報道就不難發現,漠視曆史、戲谑苦難的事件時有發生。有年輕人身着侵華日軍軍裝出現在漫展現場、有頭部網紅穿着“洛麗塔”在記錄屠殺曆史的紀念館前跳宅舞、還有人在烈士陵園與烈士陵墓合影時動作輕佻……本應被每一個中國人銘記的血淚史卻以“戲谑”的方式被展現,本應嚴肅對待的莊重場所被娛樂化對待。究其原因,有些是因為對曆史的無知,尋求刺激彰顯自己的特立獨行;有些卻是有意為之,企圖解構價值伺機翻轉曆史。在這片熱土上,曾有過一段偉大而悲壯的曆史,由無數革命先輩抛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書寫,若容許這種言論存在,我們便無顔面對逝去的英魂。誠然,現代人追求個性,但在自由的空氣中,有些底線應該堅守——絕不能以任何形式亵渎曆史、傷害民族感情、挑戰社會底線;有些共識應該形塑——對曆史充分尊重、對先烈應有敬畏、對戰争高度警惕。
▲德國總理的華沙之跪
不僅是在我國,在任何一個遭受過法西斯戕害的國家,對待類似行為的态度都是無比嚴肅和堅決。在德國,行納粹禮和畫納粹标志之類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在俄奧法等國,均有立法規定,對二戰期間納粹分子的罪行公開否認、贊同或進行辯解等,将被追究刑事責任。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已經出台并且完善,嘩衆不一定能取寵,任何人想要明目張膽颠倒黑白,美化反人類罪行,為法西斯主義“招魂”,這樣的違法行為必須受到懲罰。
“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抛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曆史悲劇。”
此次警方的迅速處理,大快人心,受到網民的一緻稱贊。這次的判罰讓更多人知道,有些情感不容挑釁、有些底線不容突破。
自由擁有邊界,底線不容逾越。我們銘記屈辱,曆史的傷痛終将化作不屈的衛國熱血;我們尊崇公義,在前行的道路上以史為鑒,明辨是非,捍衛和平!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