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釋出會,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副部長高曉兵、副部長王愛文、副部長詹成付介紹紮實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以下為文字實錄:

攝影:中國網 董甯
封面新聞記者:
兒童福利事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央層面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兒童福利工作的政策措施,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關愛保障工作作出部署。請問,民政部在推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在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還将采取哪些措施?
民政部副部長 高曉兵:
謝謝你關心兒童福利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兒童特别是孤兒和殘疾兒童,全社會都要有仁愛之心、關愛之情的重要訓示精神,大力推進兒童福利事業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孤兒保障方面,2019年對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費,中央财政補助地方标準提高了50%。剛才,李部長把集中供養孤兒和散居孤兒生活補貼的标準告訴了大家,這個資料遠遠高于其他被保障人群,展現了黨和國家對兒童特别是對孤兒的關愛。面對孤兒當中殘疾孩子比較多的現象,我們啟動了“明天計劃”,對這些孩子進行康複治療,共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17億元,惠及22萬多人次的孤兒,使得這些孤兒最大限度地得到康複、能夠自立、能夠融入社會。同時,針對孤兒考上中專、大專、大學、研究所學生的情況,我們還啟動了“孤兒助學工程”,每年拿出2.7億元資金資助孤兒上學,支援他們繼續讀書。
對于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這是特别特殊的群體,名義上他們有父母,但實際上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某種程度來說,他們不是孤兒,卻似“孤兒”。2019年,民政部會同12個部門出台了政策,讓這些事實無人撫養的孩子能夠比照孤兒的生活保障标準,享受到同等待遇,使得這些孩子能得到及時撫養。這項政策的出台,可以說填補了兒童福利制度上的一個空白,是一項非常得人心的制度,也是一項解決現實問題、針對性很強的制度。
在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方面,目前有5.6萬名兒童督導員、67.5萬名兒童主任,服務在留守兒童身邊。我們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來關愛和幫助這些孩子,還推進留守兒童相關政策講解進工地、進村(居)進行宣講,惠及留守兒童和他們的父母。目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一道,共同邁進了全面小康社會。
大家都知道, 國務院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設在民政部。下一步,民政部要發揮好協調督促作用,推動出台跨部門、跨領域相關規劃、制度、辦法,進一步滿足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需要。針對孤兒中殘疾或者重度殘疾的比例上升的狀況,推進兒童福利機構高品質發展,把它打造成養育、治療、康複、教育、社會工作為一體的兒童福利機構。同時,推動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生活補貼按照經濟發展水準動态增長,對留守兒童我們也會繼續關愛,建立市、縣、鄉、村四級關愛保護網絡,把這些工作做得更為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