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好萊塢愛情電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會提及68年前上映的《羅馬假日》,這部由格裡高利.派克和奧黛麗.赫本主演的愛情電影,給許多影迷留下了難忘的銀幕印象。特别是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女主角,以其天使下凡的氣質,在沒有美顔的時代,讓觀衆們單單看到她純真的面龐就會如癡如醉。然而殊不知這部時長長達2個小時的經典電影,劇情簡單的一塌糊塗,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部作品就像是一場公主和窮記者的24小時羅馬旅行真人秀。

縱觀《羅馬假日》全片,整部影片既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動用豪華的特技和史詩般的大場面,整部影片給觀衆的感覺,輕松的就像是男女主角在羅馬進行了一場愛情冒險遊戲。影片中最具戲曲沖突的地方在于赫本飾演的女主角是一位高貴的公主,而派克飾演的男主角是一位窮記者。兩個身份迥異的人,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羅馬街頭誤打誤撞地相遇了,這種劇情的設定,其實并不是什麼重大的創新。畢竟在我國的經典愛情故事中,早有了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卻被派克和赫本演繹得清新脫俗。在這裡我們不得不首先肯定一下赫本和派克對于《羅馬假日》這部影片成功的貢獻。有些好的電影成就了演員,而有些好的演員成就了電影,周遊認為,《羅馬假日》恰恰就是一部被赫本成就的經典作品。如果沒有派克和赫本的演繹,以這部影片的劇情,最多也就是一部及格的爛俗愛情片。但是憑借着這兩位天然氣質的演員,這部影片竟然成為了電影史上屈指可數的佳作。
顯然其實當時這部影片最初的計劃是要請兩位名氣更高的明星進行主演,但是由于整部電影的預算隻有100萬美元,是以電影的制作方在确定男主角是派克之後,隻好選用名氣不高的女演員擔任女一号。不料這個決定吸引來可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奧黛麗.赫本,在參演這部影片時赫本隻有23歲,由于名氣不高,是以最初的電影海報赫本的名字被排版在了一個角落裡。後來在男主角派克的糾正下,赫本的名字才被放到了和派克一樣顯眼的位置。
讓人料想不到的是《羅馬假日》這部影片徹底成就了赫本,她純真的眼神,毫不做作的演技,天使般的容顔,賦予了影片中公主這個角色以飽滿的靈魂。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劇情單調的影片,被演繹成了影史經典。縱觀《羅馬假日》全片,其實整部影片就像是一個以觀衆為視角的真人秀節目。整個故事劇情的設定和切入點,滿足了觀衆透過銀幕窺探公主生活和戀愛狀态的好奇心。
派克在影片中主演的男主角,是一位生活潦倒的窮記者,他急需一個轟動性的采訪,以解決自己目前生活的窘境。在這個時候他糊裡糊塗地和離家出走的公主在羅馬街頭相遇,然後在他和上司為了遲到的問題争執時,他發現自己深夜留宿的女孩竟然是自己要采訪的對象。這個情況讓他很快意識到自己有了改變目前生活境遇的機會,為此他想盡辦法和公主來了一次“羅馬一日遊”。
但是這個時候有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派克飾演的這位窮記者雖然生活潦倒,但是他的做派卻非常的紳士和正直,這一點也是整部影片成為經典的關鍵。有的電影是童話,有的電影是神話,有的電影是夢境,有的電影是夢靥。而《羅馬假日》這部影片,就是一場童話般的愛情。雖然影片中有深吻的鏡頭,但是影片的大部分主題,都聚焦于一場神聖而純潔的愛情故事。
這樣的故事設定,也是《羅馬假日》這部影片能夠成為經典的關鍵。很多人說電影就是銀幕上的“圓夢之旅”,而《羅馬假日》帶給觀衆的,就是一個公主和紳士童話般的愛情故事。衆所周知格裡高利派克是好萊塢曆史上少有的紳士明星,在他漫長的從影生涯裡,幾乎沒有傳出任何绯聞,即便是當年在拍攝《羅馬假日》時派克的第一段婚姻已經瀕臨離婚,但是他和赫本之間卻依然單純地保持了工作關系。
而赫本更是以清水出芙蓉般的容顔,以及單純小女孩的個性,在銀幕上征服了全世界一代代的觀衆。《羅馬假日》這樣一部劇情單一的作品,是删繁就簡的電影藝術的典範。這部影片中雖然有幾個略具戲劇沖突的場景,但是其實作也完全是依靠着演員的精緻表演,如“真話石”的那個橋段,其精髓全在于格裡高利派克的精巧表演,以及赫本的緊張表情裡。
而即便是赫本坐在欄杆上吃冰淇淋的那個場景,都成為了全世界影迷的畢生夢想之一,隻是可惜的是如今羅馬市政府已經明令禁止坐在那個欄杆上吃東西了。而且在《羅馬假日》風靡全球之後,影片中的那個踏闆小摩托也随即在全球流行,諸如此類的流行文化,《羅馬假日》影響世界至今。而這一切,又都源于影片中兩位主角的天然魅力和性格質地。
《羅馬假日》用最單純的演員,最單一的故事主線,演繹了最純潔、簡單的愛情故事。我想,這部影片應該真的找到了愛情最純潔美麗的一面,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影片賦予了和影片中有關的景和物以獨特的内在含義。而影片的主創們能夠找到派克和赫本,更是讓這部影片找到了靈魂。這部類似于真人秀劇情的電影,需要的就是這種性格中具有如此純潔質感的演員。
這一天的愛情故事,雖然不長,結局也不盡完美,但是卻絲毫的不讓銀幕前的觀衆有絲毫的遺憾。因為透過銀幕,觀衆們已經領略了愛情最美好的,應該有的樣子。就是赫本單純的吃着冰激淩,就是他們縱情在羅馬街頭騎着心愛的小摩托,就是赫本那個驚恐失措的表情,就是派克最後走向銀幕的那個長鏡頭。
一部如此簡單的電影,在穿越了68年的時光之後,依然能夠讓觀衆相信,依然能夠給觀衆感動,依然能夠讓我們的心靈為之一震。這裡面離不開的是赫本和派克的傾情演繹,雖然後來兩個人的故事和《羅馬假日》中的劇情一樣不盡完美,但是他們至少讓我們領略到了童話愛情應該有的樣子。我想這已經足夠了,盡管隻有24小時,盡管最終他們還是分開了。但是美好的愛情,就像銀幕上赫本不會衰老的容顔,這一切隻存在于某個光影雕刻的瞬間,而這個瞬間成就了永恒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