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這裡,曆史的風吹拂千年

這裡,黃河的水奔騰萬裡

這裡,烏蘭布和的沙生機勃勃

這裡,華萊士的香浸人心脾

這裡,就是磴口

視訊加載中...

(攝像 | 沐光潤色攝影工作室)

磴口有多大?

總面積4167平方公裡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李春平)

磴口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東依黃河,北靠陰山,西鄰烏蘭布和沙漠,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稱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磴口住着多少人?

11.3萬人,有蒙、漢、回、滿等十七個民族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孔利霞)

黃河流經磴口多長?

52公裡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宮蔭梧)

這裡有陰山岩畫、雞鹿塞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馬愛梅)

石器時代

磴口境内就有了人類的活動

陰山岩畫記錄下了他們的點點滴滴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目前

磴口已發現陰山岩畫1萬餘幅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秦漢時期

磴口作為屯墾戍邊的軍事要塞

“人民熾盛,牛馬布野”

漢武帝設立朔方郡

下轄的窳渾、臨戎、三封三縣便在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而貫通陰山南北的著名軍事要塞

——雞鹿塞

更是河套大地曆史變遷

以及昭君出塞動人傳說的見證者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邢皓)

這裡曾是盟府所在地

臨河之前

磴口是巴彥淖爾的盟府所在地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那時,巴彥淖爾盟委行署及所有機構都在磴口

這是當年報社的一張珍貴合影

1956年,巴彥淖爾盟成立

1958年,盟府設于磴口縣巴彥高勒鎮

1971年,盟府遷駐臨河

雖然作為盟府隻有短短13年

但磴口在巴彥淖爾草創時期

做出了重要貢獻

很多經濟、民生決策在這裡誕生

為巴彥淖爾發展打下了基礎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現在的磴口縣城區(攝影 | 邢皓)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這裡與黃河緊密相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磴口和黃河密不可分

你可知道

“磴口”的名稱就來源于黃河

"磴",石之階

黃河沖淘 形成一級級台階

又是以處是黃河重要渡口

“磴口”故而得名

磴口和黃河的故事講也講不完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李慶光)

有它

著名的三盛公水利樞紐

雄宏挺拔 巍然壯麗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二黃河”(總幹渠)源頭

承載了河套人民戰天鬥地精神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還有它

黃河故道

幾經改變留下碧波萬頃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納林湖下,有其中的一條黃河故道

這裡烏蘭布和沙漠

占全縣總面積的68.3%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包群力)

烏蘭布和沙漠

蒙語意為“紅色公牛”

它在磴口縣境内面積達2846平方公裡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受此影響

以前磴口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

磴口向“公牛”宣戰

一場戰鬥就此打響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最終經過多年努力

如今近230萬畝的烏蘭布和沙漠

披上了“綠裝”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磴口全縣的森林覆寫率

也從五十年代初的0.04%,擴大到20.56%

磴口在治沙方面

貫徹了“生态治沙,産業緻富”理念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沙産業蓬勃發展

肉苁蓉、鎖陽、釀酒葡萄、山藥、甘草……

品種齊全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肉苁蓉 (攝影 | 李慶光)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甘草 (攝影 | 邢皓)

奶牛、肉羊、生豬、肉牛……

随處可見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草場、牧場、光伏區……

規模龐大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還有沙漠水稻

令人稱奇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沙海變為“沙金”

綠水青山會不斷帶來金山銀山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李慶先)

這裡有黃河與沙漠唯一“握手”的地方

劉拐沙頭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裡觸龍門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

當黃河遇到沙漠

會引發怎樣的故事?

這一奇景

在磴口的劉拐沙頭實作了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劉拐沙頭位于磴口縣城西二十裡柳子

處烏蘭布和沙漠東緣

這裡是沙漠與黃河唯一“握手”的地方

左手沙漠,金色沙丘連綿起伏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右手黃河,蘆葦蕩漾,濕地縱橫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此情此景

全國獨一份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王淑華)

這裡是“百湖之鄉”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納林湖 (攝影 | 張臨芳)

曆史上

黃河幾易其道

在磴口形成星羅棋布的湖泊

其中百畝以上的達146個

千畝以上的有65個

磴口因而有了“百湖之鄉”的美譽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奈倫湖 (攝影 | 張燕)

納林湖、奈倫湖、金馬湖、

萬泉湖、冬青湖……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金馬湖 (攝影 | 張儉)

鳥兒飛舞

魚兒戲水

湖面清澈

植被茵茵

好一幅如夢如幻的水鄉圖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攝影 | 李海濤)

這裡有“天下第一瓜”華萊士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華萊士

被稱為“天下第一瓜”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據說

1944年時任美國農業部部長的華萊士訪華

從新疆入境來到蘭州

贈送了美國甜瓜瓜籽

在蘭州培植成功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1956年

巴彥淖爾盟上司去蘭州開會

帶回此瓜籽交磴口農民種植

并說此瓜名字叫“華萊士”

華萊士瓜由此得名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而1988年

磴口也被國務院特産辦命名為

“中國華萊士蜜瓜之鄉”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磴口華萊士

單瓜重0.5~1.5公斤

成熟後呈金黃色、圓形,黃綠瓤

清香四溢,芬芳撲鼻

其肉厚汁甜

集香蕉、蘋果、仙桃、鴨梨、

玫瑰、芒果等數種香味于一體

食之醇香甜脆

讓人欲罷不能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這裡有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紅教廟宇

阿貴廟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位于磴口沙金套海蘇木巴音布日格嘎查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其建于公元1798年

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紅教廟宇

也是内蒙古紅教喇嘛唯一的活動場所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阿貴廟藏名為“西布仁 · 嘎定林阿貴”

“阿貴”為山洞之意

清朝理藩院曾賜“宗乘寺”大匾一塊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阿貴廟占地100多公頃

海拔1500米

廟宇依山而建,不同凡響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這裡,是磴口

曆史悠久

文化深厚

風景宜人

瓜果飄香

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磴口

*微信封面圖 攝影:邢皓

—— 創作團隊  ——

策劃:韋嘉

文案:高傑 王瑞

圖檔提供:巴彥淖爾日報社簽約攝影師團隊

視訊:沐光潤色攝影工作室

排版:楊岚凱